邢海濤
摘 要:悠久的歷史文化,給我國留下了大量的民俗文物。這些珍貴的文物,反應了過去不同時期的發展情況,也是中國人民智慧的象征。從民俗文物中,可以看到社會進步的整個過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目前,對于民俗文物的保護并不到位,而且也沒有做到更好的利用,使之在不知不覺中漸漸被忽視與流失。因此,增加民俗文物保護與利用的重任就落到了博物館這里,也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
關鍵詞:博物館;民俗文物;文物保護
社會不斷發展,民俗文化的傳承力度也越來越弱,甚至出現了流失,并逐漸被遺忘。而且一直以來,人們對民俗文物的內涵并沒有真正的了解,所以缺少保護的意識。目前,雖然博物館對于文物的收集與保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還存在著一些不足與問題,需要去反思與改進。為了緩解這些情況,保證人們精神生活的豐富,那么需要博物館想辦法更好地保護與利用民俗文物,達到傳承的目的。
一、目前博物館對民俗文物保護與利用的現狀
目前,民俗文物在博物館中,僅僅是被默默地展示。對于民俗文物保存中需要的光線與干溫度等的控制并不到位,只使用了大部分情況都可以使用的辦法,并沒有做細節化。對于破損文物的修復工作,也沒有一個特定的團隊,現有的技術的落后與人才的缺失,已經跟不上時代進步,沒有做到真正的保護。在收集文物的過程中,遇到了問題,沒有做到及時與當地政府上報并尋求幫助。對于民俗文物的宣傳力度也不足,需要國家政府的輔助,因此,收集范圍與力量薄弱,需要博物館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去改進,做到真正的保護與利用。
二、民俗文物的概念
民俗文物的消失,在一定程度是因為人們對其定義認識不足。其實,民俗文物是近幾年才衍生出來,便卻最能反應歷史中各時期不同的生活情況,有很大的探究意義。簡單的說,就是民間制造出的實物與精神文化。其包括民間的生活習慣、工藝技巧及信仰等等,比如,精美的雕花香爐、還有不同地區的文化傳統,從中可以看出進步的過程,而且也是歷史發展中強有力的證據。
三、博物館對民俗文物的保護措施
(一)做好民俗文物的收集
民俗文物的范圍是很大的,以往收集的時候,只注重于實物與工藝,并沒有注意到無形中的精神文化等,使其逐漸流失,無跡可尋。那么,博物館應當注意到這個情況,擴大收集的范圍,加快速度,做到多方尋找,保證在其消亡前取得征集。例如,對于少數民族文物的收集,先做到深入了解其習慣,對于遷徙與迥然不同的文化,進行記錄,做到詳細與完整。同時,要求收集的工作人員,不怕苦,工作態度認真,思想觀念正確,保證民俗文物的真實。在收集的時候,要抵制人為的流失情況,打擊倒賣團伙,確保民俗文物的安全。
(二)民俗文物資料的管理
民俗文物的管理具體自身的特點,尤其是對其記錄的內容需要著重保護。在收集的時候,多數記錄的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習慣或者歷史故事,有些是沒有具體的實物。要利用科技產物錄制工藝等內容的影片,對細節進行拍照等等,同時,做好日期、地區等標注。在對其進行整理的時候,進行劃分,并且轉化為電子存檔,便于查找、分享和比對,從而更好地了解民俗文物的深意。
(三)放開局限的眼光
在對民俗文物進行收集的時候,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只追求精美與稀少的內容。其實,對于正在使用中的常用物品同樣具有收集的意義,如果現在不加以保護的話,等想起去尋找的時候,已經隨著時間而消失。往往最常用的工具當中,蘊含著更多的民俗文化,也是極其容易被忽略的。所以,一定要做到思想的進步,同時注意放開眼光,無論是粗糙的,還是簡陋的,都要保持認真的態度,才能做好真正的收集,將遺留的情況減到最低。
四、博物館對民俗文物的利用
(一)民俗文物的教育功能
現在的社會,對于民俗文物的了解不多。那么博物館可以針對這個情況,也當地的學校或者單位進行溝通,免費組織專門的民俗文物的參觀與了解。在活動過程中,做好保護教育,不要損壞民俗文物,并且請專門的講解員進行解說,利用多元化的手段,比如錄像與音樂,帶領學生進入當時的情境,回答其產生和疑問,使之越來越熱愛祖國。同時,還要鼓勵捐獻或提供民俗文物線索的做法,遏制私有買賣。
(二)對民俗文物的研究
收集到民俗文物,不僅僅具有欣賞意義,更帶著大量的文化信息。博物館要請專業人員從中進行研究,發掘出更深的內涵,進行記錄與分析,更好地了解當時的民俗文化。在研究中,使工作人員不斷去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從而促進了博物館事業的發展,更好地保護與利用民俗文物。最后,不斷將這些資源整合與對比,根據時間歸類,使之內容不斷積累,最終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成果,成為更加珍貴的寶物。
(三)開發民俗文物類的商品
隨著經濟的發展,旅游業也在不斷壯大,很多國家對我國的民俗文物產生了興趣。可以在博物館附近開設一些紀念品的制作商店,做出帶有當地民俗特色的小工藝品,讓參觀者真實地的看到其制作過程,感受到我國文化的偉大,對于感興趣成品可以進行購買。
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博物館的任務也越來越重。不僅要加大民俗文物的宣傳力度,而且要對重視其進行保護與利用,使之不斷被傳承與發揚。在收集的時候,要放開眼光,認真嚴謹地去尋找與記錄,整合修復后,進行展示,使人們的精神生活變得健康而又豐富。在收集、保護與利用的過程中,促進了博物館事業的進步與發展,使民俗文物的價值得以完整的體現。
參考文獻
[1]淺談博物館與民俗文物的保護和利用[J].胡順江.北方文學.2017(24)
[2]淺談博物館民俗文物的保護和發揚[J].唐金具.大眾文藝.2016(14)
(作者單位:天津市薊州區文物保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