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
摘 要:在幼兒教育活動中運用表演形式,符合幼兒愛演的天性。基于此,本文對親子劇在幼兒表演能力發展中的作用展開了分析,然后以繪本故事《小熊不刷牙》的親子劇表演活動為例,從表演內容選擇、目標設計、活動組織三方面探討了促進幼兒表演能力發展的方法,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親子劇;幼兒表演能力;繪本故事
引言
在學前階段,幼兒普遍愛模仿愛表達,是天生的小演員。為幼兒提供表演的機會和空間,不僅能夠滿足幼兒身心發展需求,也能使幼兒表演能力得到發展。而就目前來看,親子劇為多數幼兒喜歡的活動,能夠幫助幼兒自然而然的表演,有助于幼兒能力發展。
一、親子劇對幼兒表演能力發展的作用
按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幼兒園應當為幼兒創設喜歡的活動場面,以便使幼兒能夠表演感興趣的人物和情節,并結合自身想象和經驗進行創造[1]。《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提出,需要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親子劇這一活動形式能夠為幼兒表演提供良好的機會和空間,因為家長可以根據幼兒的興趣配合進行劇情演繹,為幼兒自由發揮想象力提供保障。在幼兒表演的過程中,家長可以通過適時啟發使幼兒獲得更深情感體會,并且得到表現力鍛煉,繼而取得表演能力的發展。因此在幼兒園表演活動組織中,可以聯合家長組織各種各樣的親子劇,滿足幼兒的表演欲望,促使幼兒能夠自然而然的表達,為幼兒想象力、創造力等各方能力培養奠定良好基礎。
二、在親子劇中促進幼兒表演能力發展的實踐
(一)表演內容選擇
在親子劇組織時,教師首先需要做好表演內容選擇。相較于家長,教師能夠從專業角度把握幼兒身心發育特點,結合幼兒現有水平選擇能夠理解的故事內容,確保幼兒能夠通過全身心投入完成故事表演。此外,需要考慮幼兒興趣,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內容,引發幼兒情感共鳴的同時,促使其主動參與表演,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而繪本故事往往對幼兒具有較強的吸引力,能夠幫助幼兒理解的同時,激發幼兒表演欲望。以《小熊不刷牙》繪本故事為例,將故事內容當成是親子劇表演內容,能夠從刷牙這一生活習慣展開故事,幫助幼兒結合已有經驗理解故事內容,同時也能使幼兒對“牙去哪里了?”這一問題產生強烈探究欲望。在表演過程中,幼兒可以根據想象創造與小白兔、打老虎等各種動物的對話場景,完成“尋找牙齒”的劇情設計,從而得到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繪本故事中角色鮮明,擁有較強的動作性,并且情節簡單、對話豐富,可以引導幼兒按照故事線索表演的同時,給予幼兒足夠的發揮空間[2]。在充滿童趣的故事中,幼兒可以模仿繪本中的字句,得到語言表達能力和情感表現力的培養。
(二)表演目標設計
在活動開展前,教師需要與家長積極溝通,促使家長明確表演目標,以便使家長能夠從中發揮引導作用,在保證幼兒自由表達的同時,能夠使幼兒的表演能力得到發展。在《小熊不刷牙》繪本表演中,家長自然會認為表演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幼兒認識到刷牙這一習慣的重要性。但除此以外,還應達到培養幼兒表達能力、表演能力、想象力等各方面能力的目標。結合這些目標,家長才能給予幼兒足夠表現空間,而并非是要求幼兒一味按照繪本故事情節進行表演,造成幼兒的想象力受到限制。在表演開始前,家長結合目標能夠與幼兒積極協商,而不是幼兒看完繪本故事后馬上按照繪本內容開始表演。作為家長,還應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想法進行故事改編,促使幼兒對表演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表演小熊因為丟失牙齒而沮喪的心情時,家長可以配合幼兒以唱歌、跳舞等不同方式傳遞情緒,引導幼兒觀察和表現小熊的行為和語言特征,使幼兒表演能力得到提高。在發現幼兒改編偏離故事本意時,家長也不應給出像與不像等評價,而是應當在尊重幼兒基礎上進行引導,促使幼兒體會表演的樂趣,積極理解和創造,繼而為幼兒表演能力的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三)表演活動組織
按照《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要求,應當將為幼兒后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當成是目標。在表演活動組織過程中,家長還應從形體表達、語言表達、情感表達三方面加強幼兒引導,以便使幼兒表演能力得到培養。在小熊展現牙齒的動作模仿上,家長可以鼓勵幼兒借助動作和表情表達小熊擁有潔白牙齒的驕傲心態,引導幼兒表演小熊牙齒不見了之后的驚慌表情。比較前后表情,幼兒能夠自然而然發掘其中的樂趣,對自己的肢體語言進行豐富。在表演小熊因為沒有牙遭到周圍小伙伴嘲笑的內容時,家長可以引導幼兒自由想象和發揮,即興表演不同的對話,得到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并展現幼兒充滿想象力的特征。不同于幼兒間的表演需要按照固定流程進行,親子劇中家長可以在幼兒改編對話時隨時進行配合,并通過適當語言引導使幼兒迅速進入角色,把握和認識角色的特征,做到靈活、生動的表演。在表演小熊經過沮喪、痛苦等情緒,最終因為找到牙齒而學會珍惜牙齒的情感時,家長也可以耐心引導幼兒將腦海中的情緒表達出來,使幼兒在表演中獲得幸福感的同時,逐步熟悉表達情感的方法,繼而得到表演能力發展。
結論
在親子劇表演中,幼兒能夠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并且得到足夠語言鍛煉和情感熏陶,從而得到表演能力的發展。在實踐教學中,教師還應結合幼兒身心發育特點進行表演內容選擇,并從表演能力發展角度進行目標設計,從而科學組織表演活動,繼而使幼兒表演水平得到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1]裴雙齡.引導幼兒在表演游戲中獲得發展[J].學周刊,2019(36):188.
[2]姚愉珍.以繪本表演活動促進幼兒綜合藝術能力的發展[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0):84.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