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宏
摘 要:刑法修正案(八)主要針對減刑假釋制度進行了修改,這不僅針對于減刑與假釋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制度準則,也為監獄工作的落實提供了新的方向,給監獄工作形成一定影響,但同時也促進監獄工作實際質量與水平的提升。為此,還需要從減刑假釋制度與監獄工作的關系中入手,探討監獄工作受到的影響,并分析監獄工作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刑法修正案;減刑假釋制度;監獄工作
刑法作為我國基本法則,在國家建設與發展中也經歷了多個修正時期,刑法修正的目的在于提高法律制度的規范性,提升法律制度在實際工作中的落實效果。所以以刑法修正案的分析,能夠形成對刑法制度修改更加深刻的理解。當前在刑法修正案(八)中,延長了重刑犯在減刑后的服刑改造期,同時限制死緩罪犯的減刑,這實際上直接給監獄管理工作與罪犯矯正工作形成了較大壓力,罪犯改造在監獄工作中處于較重要地位,減刑假釋制度的落實下,監獄工作的實際效果是否受到影響,也需要針對性探討。
一、減刑假釋制度與監獄工作的相關性
減刑假釋制度作為刑法的制度準則之一,在制度作用上給身處于監獄中的服刑人員形成了良好的制度支持,能夠使服刑人員對于接受監獄改造更加認同,形成主動參與監獄改造的積極性,所以給監獄管理工作形成了較好的便利性,能夠有助于監獄管理工作的穩定發展與秩序維護。在監獄管理中,需要對服刑人員的心理、思想等方面進行調節,減刑假釋制度在優勢上是能夠適當減少服刑人員的服刑期限,這能夠給服刑人員心理壓力的抒發與正面思想的培養提供良好基礎,在適應單一的監獄改造工作與生活上也更加具有積極性,給監獄管理工作形成更好的管理效果。另一方面,減刑假釋制度有利于激勵服刑人員,通過制度準則形成對服刑人員服刑期限的調控,激勵服刑人員主動、積極接受監獄改造,在該過程中,服刑人員對于監獄規則的遵守更加積極主動,同時,監獄工作中也能夠將這些規則轉化為實踐的工作標準,為服刑人員提供正確接受監獄改造的方向,這相較于單一的監獄改造工作更能夠給予服刑人員自我改造的動力,也更加有利于提高監獄工作的標準性,更有利于節約監獄工作中的刑罰執行資源,促進監獄工作整體水平的提升。
二、減刑假釋制度對監獄工作的影響
刑法修正案中,減刑假釋制度的修改是刑法修正史上涉及范圍較廣的一次修正,以“寬嚴相濟”的刑法思想對刑法中的減刑假釋制度形成了修改,這不僅對刑法在服刑人員的制度約束上形成的修改,也給監獄工作形成了修改。減刑假釋制度主要對死刑緩期執行罪犯的服刑時間、重刑犯的減刑限制、服刑期限、假釋考驗期限等內容進行了修正,而重刑犯、死刑緩期罪犯、無期徒刑罪犯作為監獄管理工作中的難點,在減刑假釋制度修正中更提升了監獄管理的難度。
首先,在減刑假釋制度中,對死刑緩期罪犯的減刑制度上形成了延長最低服刑期限的制度修正,在監獄管理工作的角度上來看,由于死刑緩期執行罪犯在犯罪情節上較嚴重,服刑期限較長,所以減刑制度對死刑緩期執行罪犯形成的激勵效果并不強,監獄工作中想要形成對死刑緩期執行罪犯的改造更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且在長時間的監獄改造中,死刑緩期執行罪犯的改造難以起到較好效果。其次,死緩與無期徒刑罪犯的服刑期限增長,這對于服刑人員而言也是一種心理上的改造,從刑法的懲治角度上來看,這能夠提高刑罰的強度,但對于死緩與無期徒刑罪犯而言,服刑期限的增長可能形成的是更大的心理壓力,這種心理壓力將促使罪犯在監獄改造工作中形成主動適應,或是更加不服從監獄改造工作,還需要根據罪犯的心理進行評價,但存在適得其反的情況,所以也給監獄工作形成了更多困境。
一方面,監獄工作中需要保障安全性,監獄內存在不同類型的服刑人員,在服刑人員的監獄改造中,常受到服刑人員服刑期限的影響,服刑期限較短的一般更主動接受監獄改造,爭取得到減刑,而服刑期限較長的服刑人員,在服從監獄改造上具有較多的因素影響,所以也更加容易引發安全性問題。例如部分重刑犯不服從監獄管理,不接受減刑假釋制度政策的“善意”,存在報復社會心態或對服刑期過長而積怨,可能通過傷害他人或擾亂監獄秩序等釋放自身的反抗心理,都會形成較為嚴重的監獄安全管理問題,也給監獄管理工作形成更加的安全壓力。因此在監獄工作中,還需要形成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監獄管理人員自身的綜合素質,形成對監獄工作及管理安全性的不斷改善與提升。
另一方面,在減刑假釋制度下,監獄工作在監獄改造上需要形成更具有針對的改造工作,在服刑人員的思想層面進行改造是關鍵要素。服刑期限較長的罪犯在思想改造上存在許多難點,其對于自我的否定感與對社會的否定感可能隨著服刑期限延長而增強,所以給監獄改造工作形成了較大的難題,減刑假釋更可能引起該類服刑人員的反感。所以在監獄工作中,對服刑人員進行思想教育成為了一大難點,單純以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式難以較好的起到教育效果。當前在我國監獄內教育工作上形成不斷完善,提高服刑人員思想政治意識與服刑人員掌握一定生存本領、形成正確人生觀與價值觀同等重要,所以在監獄工作中,為做好思想教育與實踐教育工作,還需要形成更加全面的教育措施。因此在監獄工作中,應對減刑假釋制度帶來的壓力,還需要形成良好的適應性,為服刑人員提供較為多樣的改造教育,從服刑人員思想及意識層面上提升其改造效果,提高監獄工作的落實質量。
結語
刑法修正案(八)在減刑假釋制度上形成了較多的調整與修改,給服刑人員提供了獲得減刑與假釋的良好契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服刑人員參與監獄改造的積極性,但同時也給監獄工作形成一定難題,所監獄工作中安全管理壓力增加,勞動改造與思想改造工作也需要有效提升,監獄工作應積極適應刑法制度的原則,將壓力轉變為動力,提高監獄工作的整體水平,形成對服刑人員的有效管理。
參考文獻
[1]徐前,周衛平,徐曉彤.監獄在減刑假釋案件庭審中的職能探析[J].中國司法,2019(10):77-82.
[2]李波陽,賈敏.我國減刑、假釋制度的現狀與完善路徑[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04):75-83.
[3]趙亮,張凱.減刑、假釋的目的探究與制度完善——兼與張亞平博士商榷[J].刑法論叢,2018,54(02):143-172.
[4]孫維鵬.我國減刑、假釋“新規”及監獄監管改造工作的應對策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8.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英山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