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詩雨
摘要:醫患關系是醫生與患者在就醫看病過程中形成的一種關系。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種關系也發生了變化。當前不良的醫患關系引發的醫療事件糾紛,成為一個社會熱點。醫生與患者之間的關系牽扯到醫療發展的現狀、當前醫療行業的政策等諸多因素。1多種因素交叉的屬性,說明了目前醫患關系的復雜性。因此,構建與傳播良好的醫患關系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醫患關系;存在問題;出現原因;解決方法
一、醫患關系存在的問題分析
1.1患者較高的醫學期望與醫學水平的局限存在矛盾
由于一些患者對于醫學知識的了解比較缺乏,對醫生這份工作的局限與風險不能充分理解,認為現代的醫學技術無所不能,能夠解決所有問題,不應該出現并發癥或意外等情況, 然而實際上,當前的醫學水平并不能治愈所有疾病。這之間的矛盾影響了正常的醫患關系, 造成一種緊張的醫患關系。
1.2醫生和患者之間相互不信任
當今社會,人們非常重視自身的狀況,,部分患者不愿處于被動的求醫角色,在關系到自身身體的問題時,他們想全程參與到治療過程中。大部分醫療單位提供的服務并不能夠滿足患者的要求,治療過程中用藥缺乏透明度、 醫院的價格公示欄有時形同虛設,這就會引起病人的不滿與猜忌。
1.3醫德方面因素影響
在一些利益的誘惑下, 部分醫護人員收紅包、禮品等現象并不罕見。無論患者或其家屬是出于感激還是無奈,醫務人員收取或索取好處的做法都是違背職業操守的,這種行為會使醫患之間形成不正當的關系。與此同時,部分患者不注重自身的尋醫道德,也會直接導致醫護人員犯下這種錯誤。
1.4醫生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不夠
醫護人員與患者在治療之前不進行溝通,治療時會產生沖突。兩者之間有時候溝通困難,與醫生的行業特點有關。醫護人員對治療方面有充足的經驗,使公眾對其產生了敬畏心理。另外,病人對醫生的信任度下降,這樣以來,更無法形成良好的關系。
1.5醫生醫德與醫術下降
一些醫生利用自己的職權,趁治病的機會搞行業不正之風。除此之外,醫療技術不全面也是重要原因, 部分醫生學術不精,給病人帶來生命危險。當病人付出很多卻沒有獲得滿意的治療結果時,一定會影響到醫患良性關系的發展。
1.6解決醫患沖突的法制環境不良
當今社會,依靠法律是解決沖突最規范而有效的途徑。然而,我國目前解決醫患沖突的法制體系并不完善。我國先后制定了一部分法律,然而在醫療特權的范圍、免責等問題方面相關的法律都沒有完整的解釋。
二、建立良好醫患關系的策略
2.1醫院應提高自身的醫療服務質量。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會和群眾對醫院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醫院應提高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更新醫院的醫療設備, 用新知識、新技術解決患者的病癥。除此之外, 醫院應增強透明度,對服務項目以及藥品價格明碼標價。現在患者由求醫變為選醫, 醫院作為經營一方應當保障消費者獲悉真情權,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這也是醫院良好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撐點。
2.2加強對群眾的正確引導
社會服務中衛生服務尤為重要,它具有自身的特點和規律,醫學本身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診治所有的疾病,這一點需要全社會的理解。輿論監督尤其重要,正確的輿論導向可以幫助群眾更好地理解醫學的特點。開展全方位的衛生知識宣傳活動,有助于發展良好的醫患關系。
2.3醫生與患者之間多換位思考
醫生與患者都有著雙重身份,醫生不僅是救死扶傷的職業,也是一個經營者; 患者不僅是病人的身份,也是一個消費者。雙方應該互相理解,相互尊重。比如在確定治療方案之前,醫生首先向患者提出專業的治療意見供患者參考,之后共同協商一個可行且雙方認可的診療方法,確定最終的治療方案。站在彼此的角度和立場去思考事情,才能形成良性的醫患關系。
結語
因此,探索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對于化解醫患矛盾、構建社會和諧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實現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也具著重要意義。我國應及時調整醫療衛生改革的思路,進一步完善醫療保障的體系,使醫患關系法律化、規范化從而扭轉醫患關系惡化的局面,促進社會秩序的穩定發展。1最終使醫患之間形成一種理想的關系—負責任的和氣醫生與對醫療系統充滿信任的患者。
參考文獻
[1]葉欣,基于人際關系傳播的醫患關系建構過程研究 J 2015
[2]陳淑鄂,我國醫患關系沖突的成因分析 J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