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向陽
摘要:近年來,我國水資源短缺的問題愈發嚴重。甘肅省地處西北內陸地區,受干旱的自然環境影響,該問題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從法律層面有效的保障農村地區居民的飲水安全已經迫在眉睫。
關鍵詞:甘肅農村;飲用水安全;法律保障;現狀;對策
隨著我國工業化的不斷發展,城市化的進程不斷推進,淡水資源成為了人們日常生產生活必備的資源。甘肅省農村集中供水率已經達到96.4%,水質的優良嚴重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由此可見,加強對農村地區飲用水源地安全的保障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甘肅省水資源概況
甘肅省深居內陸腹地,遠離海洋,降水稀少,降水形成的地表徑流很少。大部分地區氣候干燥,水資源短缺。全省多年平均降水總量約為1368 m3, 其中有64%的地區降水量小于300mm。因此,甘肅的水資源是非常貧乏和緊缺的,屬嚴重的資源型缺水,是我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省份之一。
二、甘肅省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法律制度現狀
(一)城市中心主義的立法理念
近幾年,由于出現了較多的城市飲用水水源地污染事件,地方立法較多的將盡力放在了城市飲用水安全保障立法上面,忽視了農村地區。但是由于農村地區的飲用水保障與城市有著很大的不同,這主要是由于農村特殊的地理位置與廣闊的區域面積決定的。因此,在立法理念上受傳統的城市中心主義的立法思想影響,這對于保障農村地區的飲用水安全是十分不利的。
(二)甘肅省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法律制度不完善
1、水源地保護法律體系不健全
甘肅省在農村飲用水立法上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甘肅省水資源保護條例》、《甘肅省農村飲用水管理條例》等。《甘肅省農村飲用水管理條例》在立法上過于籠統,相關的立法不夠細化。例如:該法第十七條規定了要加強對于農村飲用水的檢測,但是對于相關的檢測標準沒有明確說明,這就導致地方政府無法具體實施,無法形成有效的飲用水檢測體系。因此,在地方立法上還需借鑒其他省份的經驗,細化立法。
2、甘肅省農村飲用水保護相關制度不完善
首先,農村水源地保護區制度尚未建立。甘肅省對于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上建立了二級保護區制度,但是農村地區由于地域廣闊,周邊大多屬于居民居住地,沒有建立有效的保護區制度。其次,農村水質檢測制度沒有常態化。農村地區由于受地方財政的影響,檢測設備比較落后,檢測周期比較長,對于發生的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事件不能夠及時發現并處理。最后,尚未建立有效的農村水源地污染生態補償機制。農村地區水源地污染主要是地表水污染,而造成污染的大多數是農業生產生活,使得污染的主體無法確定,追責主體不明確,無法有效的補償,且農村地區飲用水源地生態補償的標準不確定,勢必會造成無法有效落實的狀況。
三、甘肅省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確立城鄉統籌的立法理念
在立法理念上應當放棄傳統的城市中心主義的立法理念,農村的飲用水供給有其特殊性,在立法的過程中所考慮的因素也會不一致,在立法的過程中不能一刀切。例如:農村地區廣闊,水源地的面源污染比較嚴重,這相比城市飲用水源地是不同的,故在立法的過程中應當有效的控制面源污染,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我們考慮的重點,這就要求立法者樹立“城鄉統籌”的立法理念,摒棄城市中心主義的立法理念。
(二)完善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法律制度
1、完善相關立法
對于《甘肅省農村飲用水管理條例》應當細化相關的法條。例如:對于該法的第十七條規定的飲用水監測標準,應當具體明確的規定出來,這樣便于實際的操作。完善市級關于該法的實行辦法,明確監測周期,追責主體,以及侵權補償方式。甘肅是一個少數民族集聚的地方,對于臨夏州的飲用水管理應當切合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加強對于飲用水水源地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建立完善的污染追責體制,確保飲用水安全保障有法可依。
2、完善農村飲用水保護相關制度
首先,完善農村水源地保護區制度。原來的水源保護區劃分為兩級,但是考慮到要保障農村居民的生產和生活,可以在原來的一級保護區的范圍內細化兩級保護區,將原來的一級保護區轉化為更加精細的三級,同時弱化原來的二級保護區,這樣可以使保護區范圍縮小,但是保護力度加大。其次,完善農村水源地常態化檢測制度。地方政府應當建立協同化檢測系統,設立地方水資源保護專項基金,保障水質檢測設備的更新換代。設立檢測臺賬,細化臺賬檢測的細分項目,提高標準。形成鄉鎮專門部門管理,縣級專門部門監督的體系,確保農村飲用水檢測及時、有效。再次,完善農村飲用水水源地破壞生態補償機制。對于水源地的面源污染追責主體,應當采取公平原則,即公平承擔,不足部分政府補貼,同時提高生態補償的標準。最后,建立地方水協會。由于我國農村飲用水源的特殊性,國家相關機構的管理很難適應農村飲用水源保護的需要,必須創新農村飲用水源保護管理體制,創建農村飲用水源水協會保護制度。農村飲用水源水協會保護制度就是國家通過在立法上確立農村水協會在飲用水源保護中的法律地位,通過把農村飲用水源保護方面的非行政性職能賦予農村水協會,使農村居民就像保護自家財產一樣保護飲用水源的制度??梢栽卩l鎮一級設立水協會,由當地居民擔任會員,參與到農村飲用水管理的過程中,建立起有效的公眾參與制度,確保農村飲用水水源地的安全,保障農村居民的生命健康權。
四、結束語
結合甘肅省的具體情況,基于甘肅省的水資源條件以及貧困落后的現狀,我們應當在轉變政府立法理念的基礎上,完善地方飲用水保護區制度、檢測制度、生態補償機制以及公眾參與制度,從而保障甘肅省農村地區飲用水水源地的安全,實現城鄉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 馮翠萍.農村飲用水安全與衛生[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4.
[2] 周林巖.飲用水安全法律保障基本原則淺析[J].法商,2010 ( 4 ) : 306.
[3] 馬奔.環境正義與公眾參與—協商民主理論的觀點[J].山東社會科學,2006 (10 ):132.
[4] 曾建平,袁學涌.科學發展觀視野中的環境正義[J].道德與文明,2005 (1): 9.
[5] 王延勇.我國生活飲用水安全的現狀與對策[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7,21 (1):34-36.
基金項目:甘肅省大學生科研創新項目《甘肅省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安全法律保障研究》;項目編號:Yxm20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