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兆伍
摘要:興趣是學生進行學科學習的第一驅動力,支撐著學生學習活動的進行。教師應當在開展課程教學時充分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趣促教”,才能夠引導學生配合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文章將以小學語文學科為例,探析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興趣;培養對策
語文學科綜合性較強,是學生進行課程學習的基礎,其中包括天文地理、歷史典故、詩詞散文,內容豐富。但很多學生反應語文課堂內容繁多、相對枯燥,加之教師沒有合適的教學方法,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不高,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也逐漸成為小學語文教師開展語文教學實踐的工作重點。
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實現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有效培養呢?我也將結合教學實踐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一、建構和諧師生關系,弱化距離,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的興趣發展正處于“激動”期,也就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容易養成。但一些學生由于對教師存在懼怕心理、對學科存在抵觸情緒,而喪失了對學科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當在新課改下建構新型師生關系,在弱化師生距離中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堅持以生為本,關注學生體驗
教師應當堅持“以生為本”,在教學課堂的各個環節都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
且教師的教學活動應當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從教學導入、問題設置、教學互動等多個環節都應該從學生出發。拉近師生關系的最有效方法是給學生關愛,教師除了日常的授課活動也應當做學生的朋友,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呵護學生的脆弱心靈,這樣學生才能夠親近教師、信賴教師,教師的教學活動才能夠更順利且有效的實施。
2.完善課堂評價,激發學生自信
教師要注意完善課堂教學評價,學生都需要教師的認可和尊重,尤其是小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贊美。因此教師要通過書面評價以及語言評價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活動表示肯定,給學生以鼓勵,讓學生對語文學習充滿自信,學生自然而然會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語文學習活動中。
如在開展語文寫作教學時,班級內的某些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充滿想象力、極具創造力。教師可以將學生們的作文張貼到班級“展示欄”里,學生們之間相互學習、相互欣賞,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熱情,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提高語文教學藝術,創新教法,構建趣味課堂
語文本身是一門藝術,教學也是一門藝術。語文教師在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實踐活動中就要將兩個藝術相結合,讓語文教學開出藝術之花,學生才會在藝術的熏陶下感受語文教學課堂的魅力,進而被吸引。
1.運用語言藝術
教師采用何種語言、何種語調來進行教學會直接影響一節課的氛圍。倘若教師運用相對僵硬的語言進行教學,學生會感到課堂枯燥無味、死氣沉沉;倘若教師運用活力四射、幽默滿分的語言進行教學,學生則會感到教學趣味橫生、喜氣洋洋。因此教師應當注意在語文教學課堂的語言藝術,在教學中采用幽默語言、規范語言實施語文教學活動。
幽默語言的內涵有很多,如諧音雙關法、比擬法等。當我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某些學生寫的漢字不夠公正、七倒八歪。這時我就會運用比擬的方法說“某些同學的字雖然都正確,但卻太‘囂張了,大家一定要讓字變得‘安靜才行”。學生們忙看自己的字,有的學生“對號入座”,樂得不可開支,也開始改正自己寫的字,這便是語文課堂的語言藝術。
2.運用教法藝術
新課改強調教師在開展課程教學時應當應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落實教學活動,這為教師教改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已經將小組合作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入語文課堂,在多元教學模式下語文課堂別開生面,學生的語文學習趣味滿滿。
如在進行《觀潮》時,我會采用情景模擬教學法為學生展示“潮來前的江面”、“潮來時的江面”、“潮來后的江面”,在對比視頻下同學們仿若自己也是“觀潮者”。學生能夠看到潮來前的平靜,潮來時的山崩地裂、橫貫江面,潮來后的風號浪吼、水漲船高。在這樣的視覺沖擊與聽覺刺激下學生們與作者在心靈上產生了共鳴,對文章的理解也更深入。這樣的學習活動不僅有趣,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再如進行《蝴蝶的家》課文教學時,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在進行課程學習中憐惜蝴蝶,從而激發學生關愛弱小生命的情感。教師就可利用“分享會”的方式來展小組合作,讓學生們談一談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并且描述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學生們在小組合作中積極發言、互相分享,課堂氣氛十分活躍,也達到了該課文的教學目的。
3.運用問題藝術
問題銜接語文課堂的每一個教學環節,能夠引學生深思、引學生探索。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適當的提出問題不僅能夠達到教學互動的目的,也能夠幫助學生盡快地集中注意力,回歸課文學習。且有趣的提問能夠讓學生們的思維轉得更快,能夠讓語文課堂更活絡。
如在開展《爬山虎的腳》時,教師可在教學導入階段提出十分有趣的思考,引出后續的教學內容,“同學們都知道葡萄和絲瓜要依靠架子往高處攀緣,那么有沒有什么植物是不需要架子就可以向上攀巖的呢?為什么呢?”這樣的問題十分趣味,和生活相關,引發學生思考的同時能夠“啟下”,做好教學鋪點,達到激趣的目的。
三、開展多項語文活動,關注體驗,促進素養提升
為豐富、延伸語文教學課堂,提高學生的語文課堂參與度。教師可以在語文教學中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語文教學活動,實現語文課堂的教學拓展。趣味的語文活動能夠在關注學生主體地位中給學生參與與學習的機會,學生在活動各種相互比拼、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分享中能夠體驗語文學習的快樂,進而感受語文的趣味性,加深語文學習興趣。
在小學階段教師可以開展語文相關的比賽活動,如朗誦比賽、書法比賽、詩詞大賽;也可以開展討論會、分享會等,如“我最愛看的一本書”、“我最喜歡的一首詩”等等。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要想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雞啊哦是就必須出新意、出奇招。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語文教師只有從學生興趣出發,引導學生將語文學習變成愛好,語文學習才會披上華美的外衣,教學效率才會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肖勝坤.淺談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4(04)
[2]郭志福.淺談如何激發和培養初中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J].語文學刊,2015(01)
[3]王紅紅.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習興趣的激發之研究[J].學周刊,2018(09)
[4]道吉才讓.核心素養下農村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