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華
摘 要:現階段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微課在語文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借助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可以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從而達到全面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微課;小學語文教學;應用
引言
與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同,微課主要是依托于計算機系統和互聯網絡,本身具有高效、快捷、直觀、生動的特點。在語文課堂中引入微課教學,不僅能夠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夠在這段時間來完成復雜枯燥的語文知識講解,全面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印象記憶。另外,教師也可以充分的結合教學進度,為學生安排一系列的交流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深入的進行思考和探究。這樣有利于全面的培養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語文應用能力。
1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微課是一種基于信息技術、依靠學科知識體系建立起來的一種微型課堂,表現形式有微課程、微視頻、微文章等,內容短小精悍、主題明確。它通過網絡媒體實施教學,旨在構建微型化、動態化、網絡化的教學場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教學質量。微課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微課教學載體是網絡媒體,集聲、畫、樂、視等于一體,形式新穎、多樣、生動,氛圍寬松、活躍,提高了教學趣味性,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第二,微課內容短小精悍,一般圍繞一兩個知識點安排內容,有較強的針對性,能夠提高語文教學的實效性;第三,微課可以系統性地歸納、展示各類語文知識要點,便于學生理解掌握,把所有知識點串聯起來,建構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第四,微課是一種不同于傳統課程模式的微型課程,小學語文教學采用微課教學,可以拓展教學內容,革新教學模式。
2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2.1豐富內容,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教師的教學任務較重,為了趕進度,不少教師往往在教學設計上一路往前推進,卻忽視了學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從外表上看,教學活動進行得很順利,實際上學生由于缺少獨立消化課堂知識的時間,不能將新知識很好地補充融合到現有認知系統中,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小學語文知識比較碎片化、繁多復雜,內容博大精深。如果教師一味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不但聽起來沒有新鮮感,而且理解起來難度也比較大。”微課對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歸納整理,運用其具有的豐富性、直觀性,將較為瑣碎的知識點生動地呈現給學生,使得抽象的課文內容形象化,降低語文學習的難度,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如在人教版六年級課文《少年閏土》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深刻把握文章的主旨是教師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小學生生活經驗少,如果教師不去細致分析課文中閏土的形象塑造手法,就不能深入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這個時候運用微課視頻,將課文中對閏土看瓜刺猹的描寫展示出來:“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讓學生從微課展示的情境中去體會海邊瓜田的優美景致和勇敢機智的少年閏土形象,使其在獲得審美享受的同時,提升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2科學合理進行微課設計
在開展微課教學之前,教師必需要系統的對教材內容進行梳理,結合教學目標來進行教學內容的篩選,發掘其中具有趣味性和多樣性的教學元素。然后,教師在充分的借助先進的互聯網絡,搜集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且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多樣化教學素材,如,與課文有關的動畫、音樂、文字、色彩、圖片等的素材,將其和教學內容進行有機整合之后,利用計算機設備和相關的軟件將其制作成微視頻。需要注意的是,制作的微視頻必須將時間控制在10-15分鐘左右,視頻當中必須要全面的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且不存在任何的錯誤或問題。
2.3師生之間良好互動
小學的語文不同于其他的學科,它的內容過于的復雜,繁瑣,但又博大精深,讓人有著想去探索的想法。因此,對于不同方面的知識,要采用不同類型的教學方法。教師應該抓住學生對于漢字的求知欲來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為了更好地向同學們展示教學內容,利用有趣的漢字圖片來吸引學生注意,也在無形中將漢字的筆順,結構等知識傳授給學生。微課的應用就是為了可以更好的滲透教學,也是為了讓學生與教師之間更加親密,促進教學的開展。例如教師在講解如“屋”這樣結構的字時,就可以結合房屋的圖片,將漢字形象化,也可以通過其他的互動形式進行教學,使得學生的思維、情感都可以得到提高。微課的學習模式,也可以讓師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的密切,交流也更加的暢通。
2.4利用微課滿足學生閱讀需求
“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已經被時代所淘汰,如今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學習需求以及課堂要求。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豐富教學手段,利用微課來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對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具有促進作用,也是教師經常使用的教學方式。由于教材里面的閱讀內容相對較少并不能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而利用微課就可以豐富學生的閱讀素材,進一步拓寬閱讀教學的范圍以及學生的知識面。此外,通過微課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促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的去翻閱教材和相關資料。當然還可以利用微課隨時隨地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從而大幅度提高閱讀教學質量和水平。
結語
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就是將教育技術引入學科教學過程中,使其與學科課程的內容、設計以及實施等有效融合,進而實現預定的課程教學目標。隨著教育技術的快速發展,微課被越來越多的小學語文教師應用,已被充分證明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建生動有趣的教學氛圍、提升教師自我反思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以教學內容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運用微課學習語文知識,讓加入微課的小學語文課堂充滿活力,進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宋娟娟.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勢及對教改的啟示淺析[J].名師在線,2019(16):77-78.
[2]裔琳.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微課[J].文教資料,2019(11):65-66.
[3]施年榮,金劍飛.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索[J].新課程研究,2019(8):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