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梅
摘要:對于高職教育而言,傳統的課程已經無法滿足對于學生的教育,高職專業實踐課程需要合理有效的建設機制,在學習者專業實踐的效果中表明態度,對于綜合實踐課程機制而言,需要以學習者的真正掌握知識作為目的。對于整個綜合實踐課程,需要反映出多元組合的導向。本文通過學習者的各項評價來對于高職教育專業綜合實踐課程機制建設進行探討,為追求多方位、全面的課程機制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高等職業教育質量的基礎是實踐課程機制建設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都集中體現在對于高職學生的人才培養質量。而實踐課程機制的建設,能夠對于學習者一方面是技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對于整個技術技能職業素養的水平提高。只有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能夠通過職業教育課程師生展開職業活動建構學習共同體,從職業教育思想轉化成現實教育的核心,才能夠在人才培養上提高整個學習質量。
(一)高職教育實踐課程評價
對于高職教育課程的理論,在高職教育專業對于整個課程評價實現了完整的一套課程機制建設。主要從課程設置的標準上,能夠顯現出基于工作過程的導向特征,第二能夠從教學內容的標準上,看出對于整個實踐課程的針對性和適用性等特征,第三能夠通過教學手法的標準顯現出工學交替行動導向以及多樣化教學的目的,第四,能夠通過教學隊伍的標準顯現出教師參與項目的研究能力,以及整體的學校老師結構特征,第五在實踐條件標準的要求下能夠通過多種實訓進行真實能力的測評。
(二)高等職業教育實踐課程機制建設現狀
當前的高職實踐課程機制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果,第一是在職業能力上進行了改善,認真的分析綜合實踐課程是為了激發學習者的主觀能力和個體潛力,并且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習者的個體人格。為了能夠達到這一目的,在整個高職教育的課程開發上進行了相當一部分的補充更新。從課程上對于整個高職教育專業進行全面化的普及和技術類的學習。在整個綜合實踐課程上,對于兩個維度分別進行技能培訓。在學習課程上主要教學再生性技能,能夠在技能活動中有較大的重復性,在各種情境上能夠進行運用,并且能夠熟練掌握其中的理論以及策略。第二是在素質導向想正確界定了職業能力的內涵,對于學習者的整體能力和素質導向這兩方面高職教育注重素質課程。高職教育的職業技能主要目的是能夠讓學習者順利的完成某一項職業活動的行為模式或者程序的總和,而職業技能主要可以分為新質性的職業技能和操作性的職業技能,其中包含著心智和操作兩種因素。在綜合實踐課程的機制中,對于這二者都有詳盡的教學標準與體系要求。第三,一些高等職業教育,對于整個人才培養與各行各業都共同簽訂了方案,實現了專業與企業的崗位對接。
二、高職教育實踐課程問題
(一)觀念認識相對落后
一直以來,人們對高職教育實踐課程機制的認識并未發生質的變化,高職實踐課程是為了對學生的創意和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對創意、創新、創業能力持有一種基礎觀和一般能力觀,高職學生創意、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多由專任教師承擔、融入日常教育教學活動, 高職實踐課程機制教育以一種并不顯著的形式而存在。這種脫離了具體任務的觀念制約了高職實踐課程機制教育活動的變革突破,嚴重影響了高職實踐課程機制教育活動形式的拓展。認識上的變革需要結合課程理念 更新來實現。
(二)實施載體有待創新
實施載體包括一般載體和特殊載體,后者又包括課程形式和項目形式。運用一般載體的思路是構建實施高職實踐課程機制教育的教育教學環境和平臺,其突出特征是倡導高職實踐課程機制教育理念,而實踐體系較為松散;運用特殊載體的思路是直接瞄準素質形成,理念通過實踐展現,實踐借助理念指導,做中學的特征比較鮮明,學習結果即成果,素質養成寓于行動結果中。課程設計、項目創新和平臺搭建,是實踐活動走向個性化、品牌化的關鍵路徑,目前這方面的研究較少、成果不足,實施高職實踐課程機制教育在行動理念上還比較滯后,實施體系大多還處于架構階段。
(三)制度設計不健全
分析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結合調查資料,研究表明制度體系基本建立,但是存在嚴重的缺陷,具體表現為體系銜接脫節、操作性不強等問題。如對課程或項目開發缺乏明確的標準要求,課程或項目審議缺乏科學的流程,在課程方案中地位不明確,實施環節銜接性不強,評價體系不完善,實施過程的標準性、目標達成度難以得到有效評估。實施過程缺乏有效的創新和激勵,學生及指導教師參與的積極性不強,活動內容及范圍不斷縮減,創新程度、自由度不斷降低。
(四)活動成效不足
目前,對高職實踐課程機制教育實踐尚缺乏完整的評價體系,關于活動成效的研究甚少。高職實踐課程機制教育依舊采用一般課程評價、教學評價模式。從《中國職業技術教育》所刊載的文獻來看,對實踐教育成果的推介較少,代表性成果不足,經驗做法不夠成熟。從微觀意義上來看,高職實踐課程機制教育理念的實踐程度決定了活動成效,然而以課程或項目作為主要實施抓手的行動策略極易忽視整個教育環節的配合和參與,導致活動成效不足,在師生視野中逐漸演變成另一種通識教育而飽受詬病。
三、總結
要制定完善的高職實踐課程教育實施方案。將高職實踐課程教育融入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融入教學設計過程中;強化“教改項目科研化”“教改 實踐成果化”、依托項目實施高職實踐課程教育的指導思想和工作方式;要重視政策支持和對接,鼓勵開展高職實踐課程教育,為活動開展提供大力支持,提供經費保障,評選、表彰優秀項目、團隊。組建從事高職實踐課程教育的師資隊伍。打造一支由創業講師、專業教師、企業導師組成的結構優良的“三師” 結構師資隊伍。要營造良好的高職實踐課程教育的校園環境和必要的設施設備條件。大力弘揚“開放包容 、迸發活力、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校園“三創”文化 ,積極開展課外科技活動競賽、創新論壇、創業沙龍、創業規劃大賽等系列活動,形成全校師生關注創新、支持創業、投身創業的良好氛圍。要建設實踐機制教育訓練實踐平臺,進一步完善“學思結合、知行統一”、 融實踐課程理論教育、實踐環節、創業實踐環節為一體的高職實踐課程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