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亮
【摘 要】本文中筆者從個性化的角度出發開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以此來推動學生進行閱讀,激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推動學生健康的成長。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研究
語文,作為所有學科的基礎,在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是積累,只有在日常學習中不斷地去總結記憶,才能逐漸的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和語文素質。要想要進行積累進行記憶,必不可少的就是閱讀,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來通過閱讀獲取信息,實現自我與文字的溝通,從中積累知識獲取經驗,產生有別于他人的獨特的情感體驗。基于此,筆者從個性化的角度出發開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以此來推動學生進行閱讀,激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推動學生健康的成長。
一、讀者中心論
培養學生能夠自主的進行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從審美角度來說,閱讀就是在文學學習過程中讀者通過對文學作品的閱讀與思考從而具有自己獨特的審美。在初中語文學習的階段,初中生們已經具備一定的審美,這既是對以往閱讀的中積累出來的經驗,也是接下來對閱讀的對象進一步篩選的基礎。在新課標的要求下,語文學習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到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中心地位,要與每一位學生自己的審美標準相結合,從學生的認知出發,語文閱讀只能由學生自己完成,教師不能過多的進行閱讀體驗灌輸,要尊重學生的自主性、獨特性,要在學習過程中倡導一種民主、開放、包容的學習環境和課堂氛圍。莎士比亞曾經說過“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也說明閱讀的感受每個人是不一樣的,特別是對內容復雜的文章來說,解讀更是多種多樣。所以在進行語文教學中,教師不應該一味地將自己的理解灌輸給學生,當做唯一的標準答案,而是應該鼓勵學生踴躍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不能粗暴的一概而論,而是要開放包容的對待學生,針對學生的錯誤理解,要善于引導,提供具有導向性的引導意見,滿滿引導學生去學會閱讀,教會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思考,帶著問題去閱讀,循序漸進的培養學生的閱讀、思考、感知、懷疑、創新的能力。
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針對學習的人的能力和志趣的不同來進行不同的教育。從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學來說,閱讀的核心是情感。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們對客觀存在的事物與自己的需求是否相適應產生的感覺就是情感。對于初中生來說,每個學生之間已經有了很大的情感上的差異。例如每個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接受程度不同、對同一篇課文所產生的理解不同、思考方式思考角度不同等。針對個性化視角下的全體學生來說,統一的標準進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肯定是不可行的,這就需要教師要因材施教,要根據每一位學生的理解能力、個性特征的不同來有針對性的進行閱讀教育,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閱讀教學中有所收獲,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從而對閱讀產生一定的個性化的閱讀情感。例如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針對學習內容設置遞進式的問題,讓學生們帶著問題進行閱讀,遞進式問題可以確保每一位同學都可以在閱讀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自己可以感受到的、能夠產生情感共鳴的那個點,從而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三、將自主權給予學生
語文學科不同于一般學科,很多問題都是沒有固定答案的,只要確保核心的內容一樣,學生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來進行表達。在當今社會,語文越來越具有包容性,可以包含每個人對每一個問題的獨特見解。學生的個性化范疇里包含語文閱讀,所以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活動時應該將自主權還給學生,以學生為主來進行語文閱讀教學,從而能夠引導學生產生獨特的閱讀見解。眾所周知,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核心就是閱讀,新課改和個性化的要求下老師需要將自主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可以和文章、文章作者之間產生情感聯系,從而進行對話,進而對閱讀的文章產生自己獨特的見解。有句話說得好“三分文章七分讀”,這就要求教師要在語文教學中鼓勵學生多閱讀、多思考、用心感悟文章內容,從而達到潛移默化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效果。例如在對一篇文章進行閱讀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閱讀的方式,例如:品讀、默讀、誦讀等等,這樣既可以鍛煉閱讀的語感,同時還可以加強學生對文章的感受,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教師在學生閱讀的時候要適時地進行點撥,引導學生對文章的創作技巧和蘊含的情感進行分析。閱讀本無標準可言,教師鼓勵學生多閱讀、多思考、多進行自我表達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同時這也是教師對學生閱讀能力的一種認可。
當今社會是一個包容的社會,是追求個性化發展的,而作為初中語文教育基礎的閱讀來說,學生閱讀能力的好壞,對于文章情感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未來發展,所以教師應該積極關注經濟社會和科技教育的整體發展態勢,在教學過程中緊密結合社會發展,堅持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對學生開展個性化的閱讀教學,同時還要針對學生情況的不同有針對有計劃的去進行引導,教師要自覺的根據課程發展的需要將自主權還給學生,以此來保障初中生可以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得以完成語文閱讀,更好地進行思考,確保學生可以緊貼時代發展的步伐,與時俱進,做一名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初中生。
參考文獻:
[1]賈佳.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中名著閱讀教學策略創新探究[J].農家參謀,2019(17):236.
[2]張仙山.“互聯網+”背景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展對策[J].數字通信世界,2019(08):244.
[3]何江.循序漸進,厚積薄發——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19(20):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