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屠楊華
【摘 要】幼兒園具有對學齡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的職責,為了讓幼兒領會語言文學的魅力,開發他們的潛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并為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奠定良好基礎,教師應當引導他們接觸簡單的文學作品。但幼兒本身并不具備成熟的閱讀能力,也很難自行從書中汲取知識,領會精神,因此需要老師的幫助與引導。在閱讀活動中,師幼互動環節必不可少。本文分析并研究了幼兒園大班學生的特點,提出幼兒園大班早期閱讀活動中的師幼互動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大班;早期閱讀活動;師幼互動;研究
一、前言
早期閱讀活動對于幼兒的成長而言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幼兒能夠從中獲取語言能力,積累生字、生詞與常用句式,提升他們的聽說讀水平,另一方面,早期閱讀活動直接影響著幼兒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技能的學習,對未來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教師應當意識到早期閱讀的重要作用,積極促進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起到引導和輔助作用,為他們提供寬松和諧的閱讀氛圍,并培養他們的交流和閱讀能力。
二、師幼互動的定義、重要性與影響
(一)定義
所謂互動,并不僅僅是言語上的交流,而是一個教師與學生在相處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方式而互相影響的過程,是言語、心理、情感上的相互感染和交流,它包括區域活動過程中二者間的互動,也包括早期閱讀活動中的互相作用。教師已經是性格、品質等定型的成年人,這種相互作用對于他們的影響有限,然而幼兒懵懂無知,思想不成熟,甚至語言能力還未完全開拓,觀念、性格、品德等也未能完全形成,教師是他們除了家人之外相處時間最長的人,因此師幼互動對于孩童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二)重要性
在幼兒園的人際關系中,只有和教師互動與和同學互動兩種,而幼兒園的孩子不具備成熟的交流技巧,孩童互動往往不具備有效性,因此他們最主要的交流便是與教師,這也是幼兒園人際關系的核心要素。
(三)影響
1、促進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許多幼兒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到位,在語言表達能力上存在一定缺陷,即使是大班的孩子,也常??邶X不清,這將會嚴重影響他們未來的發展。在與教師的有效互動過程中,如施加正確的刺激,幼兒便會想要表達自己的觀點,因此必須學著組織語言,用上一些基本句式,從而能夠鍛煉口語交際能力。當他們無法清楚地表達訴求時,教師可以耐心引導,教給他們正確的說話方式,并且只有在孩子能夠清晰地表達時,才予以滿足,時間一久,幼兒就會發現規律,努力讓自己說話更加清晰、爭取老師的回應。
2、幫助孩子矯正行為習慣
提起幼兒,很多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的詞匯是“熊孩子”,所謂“熊”,便是缺乏良好行為習慣的表現,是缺乏教養的體現,具體表現為:在衛生情況上,有些孩子飯前便后不洗手,亂丟垃圾,吃水果前不清洗;在飲食習慣方面,很多孩子存在挑食的問題,會在吃飯時提出許多無理要求,還有一些不懂得珍惜糧食,隨意浪費;獨立生活習慣方面的問題則是有些孩子過于依賴家長,對社交懷有一定的恐懼心理。另外,道德行為習慣方面問題更多:有些孩子試圖以調皮搗亂的方式引起大家的注意,將和老師爭吵作為勇敢的表現;有些孩子見到別人有了新鮮玩意就想據為己有,甚至付諸行動;有些孩子對長輩缺乏尊重,明顯受到溺愛……
這些行為習慣問題都能夠通過引導來矯正,而想要有效地引導孩子,必須依靠師生之間的互動,必須用恰當的方式讓孩子對教師信服,并且能夠聽從他們的意見,改正自己目前存在的問題。
3、教會孩子禮貌用語
幼兒園時期正是孩子學習和使用語言的關鍵時期,在這時他們所學到的語言往往會在內心當中扎根,這些幾歲的孩子就如同一張白紙,教師則是拿著畫筆的人,不懂禮貌、出口成臟的孩子的誕生必定是因為教師沒有采取正確的教育和溝通方式。幼師是孩子的啟蒙教育者,對于初步培養他們的行為習慣和意識都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在幼兒園期間,老師通過與孩子們的溝通交流教會他們使用禮貌用語,就能夠是他們成長為懂禮貌的好孩子;若教師平時不注意自身行為和語言,未能做到以身作則,甚至爆粗口,孩子就可能有樣學樣。
(四)合理互動的作用
1、約束孩子的行為和紀律
玩鬧乃是幼兒的天性,哪怕在進行閱讀活動教育時,他們交頭接耳、悄悄聊天的情況也時有發生,為此,教師有效的互動可以約束孩子的行為,鼓勵或者制止他們做某件事,使他們遵守紀律。例如,當閱讀活動課上某片區域傳來越來越大的嬉笑打鬧聲,教師可以通過“讓我抓一個笑得最大聲的小朋友來問我們講課文”等玩笑方式促使他們保持安靜。
2、為孩子提供指導
有些時候,幼兒在閱讀時缺乏正確方法,往往會出現問題,例如他們閱讀時不能按照正確順序,出現遺漏或者錯亂,此時教師可以進行指導,慢慢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和技巧,使得他們能夠順利地進行閱讀。
3、安撫作用
幼兒在閱讀和其它學習過程中都可能產生不良情緒,例如因讀不懂稍有難度的課文而產生焦慮,或者和其他小朋友起沖突等,教師可以通過師幼互動來探究負面情緒出現的原因,并起到安撫作用。
4、了解學習情況
在教師教授完知識后,可以采取提問的互動方式來對孩子的掌握程度進行檢測,并讓他們復述閱讀課上所講的故事,來確定孩子們是否有認真聽講、是否能夠接受這種速度的授課。
三、目前我國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中師幼互動的不足
(一)教師理念落后,未能引起重視
有部分教師,尤其是偏遠落后地區的教師,其自身執教能力不高,專業素養較差,甚至在某些缺少專業教師的幼兒園會由一些臨時工來為孩子們代課,他們的教學觀念較為傳統,對于師幼互動缺乏足夠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甚至會跳過與孩子們的交流環節,這種現象普遍存在。另外有不少通過考試的幼師在工作中也未能貫徹落實所學到的原則,不重視與孩子們的互動,而是將幼兒當成了小學生,在閱讀課上只注重知識的傳授,進行超出他們接受范圍的教學活動。
(二)教學情境與生活脫節
交流互動需要逼真的情境,才能讓幼兒體會真實環境中的氛圍,從而學會正確規范的用語。但目前很多教師只根據書籍中的情境進行教學,常常與現實脫節,讓學生缺乏參與感,因而缺乏高漲的學習熱情,無法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完整兒童》教材中一些擬人化的小動物故事時,有許多他們從未見過的動物出現,幼兒缺乏生物常識,也對一些動物所代表的含義缺乏認知,因此對于他們而言,這個情境與他們的生活完全無關,這只是一個故事,而且不具備很強的吸引力,若教師強行將學生代入,學生就會表現得興趣缺缺,無法積極主動配合老師的互動。而若是老師能夠采用貼近真實環境的情境來進行教學,并借機與幼兒互動,效果就會大大提升,例如模擬“親朋好友來到家中探望”“爺爺生病了需要你來照顧”等情境,能夠讓孩子感同身受,增加他們的參與感,讓他們愿意發言。
(三)互動不合理
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都沒能對師幼互動提起重視,未能給他們創造好的發言機會,這導致了學生缺乏參與感,無法積極響應教師。例如有些老師在進行閱讀活動教學時僅限于讓學生朗讀課文中的對話,沒有給學生留下自由發揮的空間,學生沒有代入感和參與感,也沒有有效活躍的互動過程。例如教師在講解書中的故事時,雖然點名讓孩子來讀文章或者演繹故事,但只是簡單地讓他們復述事件過程,沒有提出開放性問題,例如“你覺得故事會如何發展”“你對故事中的小豬有什么看法”等,這種互動起不到多少效果。。
四、早期閱讀活動中師幼互動的有效策略
(一)重視感情交流
1、投入真情實感
幼兒在學校呆的時間、與教師相處的時間甚至超過在家的時間,很多時候,教師便應承擔起家長的責任,回應學生的孺慕之情。唯有以真心換真心,才能真正教育好幼兒,在他們的心中播撒愛,讓他們將這份愛傳遞下去。因此教師在與孩子溝通交流時,要尤其注重情感的投入和流露,幼兒雖小,卻十分敏感,教師必須投入真情實感,無論是為孩子們講述故事、朗讀課文,還是回答他們的問題,或者其它方式的交流過程中,都要滿懷愛心,感染孩子。
2、重視幼兒的感情變化
幼兒雖不具備成熟的表達能力,但不代表他們沒有感情的變化,相反,由于無法準確用言語表達,卻有著極其豐富的內心世界,幼兒的情感變化更難以捉摸和參透。教師在進行早期閱讀活動教學中,需要時刻注意幼兒的情感變化,并分析他們情感變化的原因是否出于故事內容,若不是,則可能在其它方面出現了問題,需要及時解決。例如當講到一個十分悲傷的小故事時,若講臺下的孩子突然爆發笑聲,很大概率是并未聆聽教師的話語,而是在交頭接耳,或者對于故事的理解出現問題,無論是哪一種,都需要教師及時糾正。
3、滿足幼兒感情需要
有時候幼兒迫切想要表達自己的感情,或者渴望得到教師的某種回應,若此時教師未能及時滿足他們,就會使他們獲得失落感,影響學習的積極性。相反,若教師能夠及時回應并予以鼓勵,則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當一個孩子聽到老師在學完課文后的提問,迫切地舉起手,甚至有些激動,但回答問題時卻磕磕絆絆,此時教師應當肯定和鼓勵他積極發言的態度,并安撫他激動的情緒,讓他慢慢說,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然后給予表揚,這樣就能鼓勵孩子踴躍積極發言,若是教師缺乏耐心,怕他耽誤課堂時間,讓他“想好了再說”,孩子坐下后定會產生失落感,并且在下一次發言前會瞻前顧后,失去勇氣。
(二)建立平等關系
幼兒雖小,但也有自己的看法,哪怕再不成熟,也理應得到尊重。教師在與幼兒溝通時不能將他們當做不懂事的孩子,而是應放在平等的地位,認真傾聽他們的觀點,無論正誤都不能粗暴打斷,當他們完整地表述完畢后,再從對等的基礎上進行評判,及時矯正錯誤。
(三)尊重差異,因材施教
如果說學生是一塊晶瑩剔透的璞玉,那么老師則是雕刻家。每位大師在創造作品前,都會仔細觀察原材料的紋路、形狀和顏色,按照其原有的特質加以修飾,使之既能保持最原始的自然之美,又能在意境方面更上一層樓。幼兒園老師也理應如是,在閱讀活動中應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客觀成長規律和原有的特性,并根據不同學生的性格、語言能力、表達能力等因素決定溝通方法,最大程度地尊重學生的差異性,絕不可粗暴地采取完全相同的方式。例如,對于較為活潑的孩子,教師可以適當批評,防止他們形成自滿情緒,而對于內向的孩子,則應當以鼓勵為主,避免直接批評,防止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五、結語
有效的師幼互動能夠向孩子傳遞正能量,使他們積極健康、茁壯成長,而早期閱讀活動對于孩子們的語言能力發展十分重要,且閱讀教學中不能缺少溝通交流,廣大幼兒園教師應當重視互動質量,在早期閱讀活動中與孩子充分交流,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希望本文的以上內容能夠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梅宇潔.幼兒園大班早期閱讀活動中的師幼互動研究[D].漳州:閩南師范大學,2018.
[2]奚慧敏.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中的師幼互動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7.
[3]徐芹.幼兒園繪本教學活動中師幼互動研究[D].鞍山:鞍山師范學院,2017.
[4]付麗霞.幼兒園大班體育集體教學活動中師幼互動質量的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