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清榮 周雪貴
【摘??要】目的:研究產婦盆底功能恢復中行產后早期盆底肌康復治療效果。方法:選擇我院產科收治的90例產婦,按“隨機雙盲法”分觀察組(產后早期盆底肌康復)與對照組(常規康復指導)各 45例,兩組療效比較。結果: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盆底功能各指標均優;盆底肌力更優,P<0.05。結論:產后早期盆底肌康復能改善分娩產婦盆底功能、療效確切,值得推崇。
【關鍵詞】盆底功能恢復;產后早期盆底肌康復;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0274-02
近年來研究表明,女性群體妊娠、分娩時,隨著胎兒、子宮不斷增大、重力等因素,長期壓迫盆底肌肉、組織,引起不同程度損害,增加盆底功能障礙發生風險。經研究顯示,產婦較常見病癥是盆底肌功能性障礙,分娩產生巨大撕扯力、引起盆底肌肉損傷,未及時治療導致盆底肌肌力降低、尿失禁、性交痛及腹壓異常等,影響生活質量、身心健康,因此探尋經濟、有效的治療方法,受到醫學界高度重視。李杏[1]學者認為,常規康復指導的重點是:口頭宣教、常規康復訓練及定期檢查盆底現象等,忽視個體差異性、療效單一,未得到產婦青睞,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分析產婦盆底功能恢復中行產后早期盆底肌康復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基線資料
選擇2018.1-2019.11我院產科收治的90例產婦,隨機分兩組、每組45例,觀察組:年齡22-36歲,均值是(29.47±8.25)歲;孕周37-42周,均值是(39.48±8.25)周;其中陰道分娩25例,剖宮產20例;對照組:年齡23-37歲,均值是(29.51±8.42)歲;孕周38-42周,均值是(39.54±8.13)周;其中陰道分娩24例,剖宮產21例。兩組比較(P>0.05)。
①納入:均為單胎足月活產;體征平穩、意識清晰者;簽署《知情同意書》;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②排除:既往有盆腔手術、泌尿系統感染等病史;慢性感染性疾病;認知、精神障礙者;臨床資料不完整。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康復指導,行口頭宣教、膳食指導及康復指導等,定期查看產婦盆底功能,簡單指導盆底肌鍛煉等。
觀察組:產后早期盆底肌康復,①盆底肌康復訓練:產后42h指導訓練,訓練前告知訓練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項等,提高產婦依從性、配合度,訓練時選擇站立、坐立及半臥等舒適體位,指導其收縮、放松肛門及尿道口,各動作維持8-13s、每組5-12次,每日3次,指導產婦取臥位,吸氣時彎曲、環抱雙腿于胸部,每日3次,上述康復訓練時,配合以下訓練:(1)腹肌訓練 選擇仰臥位,上舉雙臂超過頭頂、回放到軀體兩側,訓練時深呼吸、緩慢呼氣;(2)轉體訓練 選擇膝跪位,將雙膝分開、伸直肘部平放在床上,向左右兩側轉體,每次持續10min,每日3次。②電刺激療法:產后24d,借助盆底肌治療儀(南京麥蘭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MLD B4Plus)予以產婦康復治療,治療前掌握是否存有禁忌證,闡明治療目的、方法及作用等,測試產婦耐受度后,以肌纖維類別差異為基點,調整刺激頻率、脈寬,Ⅰ類肌纖維選擇8-33Hz頻率、脈寬為20-320us;Ⅱ類肌纖維選擇20-80Hz頻率、脈寬為320-740us,治療時間為30min/次,3次/周。
兩組持續治療時間均為10周。
1.3觀察指標
盆底功能:測定兩組盆底收縮壓、盆底靜息壓、Ⅰ類肌纖維持續收縮壓、Ⅱ類肌纖維快速收縮壓。
盆底肌力:指導產婦收縮陰道、收縮持續時間及連續完成次數劃分分級:(1)Ⅰ級:感覺肌肉輕微收縮、未能持續;(2)Ⅱ級:肌肉感覺明顯收縮、僅持續2s、完成2次;(3)Ⅲ級:肌肉收縮,手指向上、向前運動,持續3s、完成3次;(4)Ⅳ級:肌肉有力收縮、對手指壓力有抵擋作用,持續4s、完成4次;(5)Ⅴ級:肌肉有力收縮、對抗手指壓力≥5s、完成≥5次[2]。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盆底功能)以
±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盆底肌力)以率表示,χ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盆底功能
觀察組盆底功能各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具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盆底肌力
觀察組盆底肌力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經調查研究顯示,女性盆底有支撐子宮、膀胱及直腸等氣管,維持性生活、二便等正常生理功能,但分娩時受子宮壓迫、胎兒壓迫等因素限制,影響分娩時盆底松弛激素釋放,增加女性盆底功能障礙風險,涉及陰道松弛、小便墜脹及盆腔臟器脫垂等,影響產后生活質量,因此學者認為,早期予以針對性治療方式尤為重要。
本研究示:觀察組盆底功能各指標均優于對照組;盆底肌力優于對照組,P<0.05(具統計學意義),說明本文與王運連等[5]文獻結果接近,由此可見早期行康復治療能幫助產婦恢復盆底功能,臨床應用較廣泛。
綜上所述:分娩產婦產后行產后早期盆底肌康復能改善盆底肌力、促進盆底功能恢復,療效確切,具臨床可借鑒性。
參考文獻
[1] 李杏,王玉晨,王玉杰.盆底功能康復對陰道松弛產婦盆底肌功能、陰道松弛度改善[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9,27(09):1239-1242.
[2] 董建華,王威,王會軍.不同分娩方式對產后早期盆底肌力影響及電刺激聯合生物反饋等盆底肌康復治療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9,25(03):86-87.
[3] 林麗卿,孫蓬明.產后早期盆底肌康復鍛煉對不同分娩方式產婦盆底康復效果與性功能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17):2593-2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