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宇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是要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學生進一步提高正確理解與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學文化素養,以適應就業和創業的需要。但是,學生進入社會就業、創業與要人們打交道,就需要具備最基本的社交禮儀。而中職語文課是對學生進行基本的人文素養培養的一門基礎課程。在中職語文教學工作中,對中職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提高中職學生的求職能力和人文素養,對于提高學生進入社會的競爭力,順利的就業、創業有很大幫助。
一、讓學生懂得知禮儀、明禮節的意義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在儒家思想的長期的教育與熏陶之下,古代的人們把生活中的禮儀變成了一種生活習慣。禮儀是一個人的交際能力、文化素養、道德修養的表現,它在規范人們的行為、提升道德境界、維護社會秩序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素養、國家的臉面。所以,我們作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就更應該用文明的行為舉止,用合理的禮儀來待人接客。這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二、中職語文教學與禮儀教育的融合必要性
素質教育是語文教學的核心目標,是實現中職語文人文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徑。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禮儀教育的滲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求職、創業能力。學生在求職、創業時,除了自身的專業素質外,其談吐、舉止、外表等個人素養也必須符合當前社會對人才的要求?,F代社會是合作發展的社會,中職學生畢業進入社會,只有知文識禮才能更好的與人交往。由于當前中職教育是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主,長期以來不注重人文教育,中職語文作為人文學科,有責任在教學中融入禮儀教育,禮儀教育豐富了語文內容,使語文教學的內涵得到擴充,改變了語文教育單一的教學功能,讓語文教學資料得到積極應用,無疑讓語文教育更加充實,從而達到了教書育人的目的。
三、將中職語文教學與禮儀教育有效融合
充分利用課程內容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在中職語文教材中,有著很多的禮儀教育課程章節。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內容進行禮儀教育。通過利用語文課的禮儀教育教會學生如何尊重他人,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成為一個講文明、知禮節、有素養的人,所以梳理語文教材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禮儀,然后有選擇性的滲透到日常的語文課教學中意義重大。如古代的待客之禮有很多講究,排座位就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在課文《鴻門宴》中作為武將的項羽不知是不諳此道,還是目中無人,反正他在《鴻門宴》中接待劉邦的時候,安排的位子順序給自己扣上了一個傲慢自大的帽子。“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惫糯谧坏呐帕猩嫌泻芏嘀v究??蛷d的朝向如果是東西方向,那么方位以西為最貴,北次之,南次次之,東最下。而在當時場合下,項羽把最尊貴與次尊貴的座位都安排成自己的人,而客人全坐在其他次要的位子上。態度傲慢、瞧不起人的味道自然而然的表現出來。比如古代的人善用詞語,表達敬謙。尊敬別人、在別人面前放低自己的態度,不僅表現在稱謂上,還表現在詞語的運用上。不經意的一個詞,將人物的精神面貌生動展現。古代的人很善于說“請”,有時表“請求”,有時是“請您”,有時又是“請允許我”。但不論是何種意思,都能表現古人說話時彬彬有禮的態度。此外,在語文教學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來展現古今中外的禮儀知識,如學習《弟子規》傳統禮儀的精髓,選讀《周禮》禮儀文化經典等,以補足中職學生對基本禮儀知識的缺失。
四、積極學習掌握使用文明用語,做一個有文明禮儀的好學生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人與人之間難免磕磕碰碰,有時甚至失禮失態,一句"對不起"就能使怨氣煙消云散,反之,可能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釀成人間悲劇。在人際交往中,學會道歉,是我們從小學做人的很重要的一項道德修養,我們要學會說"對不起",力爭做個文明青年。當然,生活中的文明禮貌用語還有很多,要注意各種場合使用的禮貌用語。其次,學習"禮儀",要以提高本人自尊心為基礎。自尊,即自我尊重,是希望被別人尊重、不向別人卑躬屈節,也不容別人侮辱、歧視的一種心理狀態,是人的自我意識的表現,并以特定的方式指導人的行動,是一種積極的行為動機。正確的自尊心應具有待人謙遜、不驕不躁的品格。學生在學會尊重他人時,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尊心在提高的同時,其內心的道德要求也在提高。所以,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格,養成自尊、自愛、自律的良好品德顯得尤為重要。禮儀教育可以作為動力和導向,在學生的個體發展上發揮重要作用。再次,學習"禮儀"要重在實踐,一個人的禮儀只能在言行中才能反映出來,不說不動就不能說某個人有沒有"禮儀",每個人都要在理解禮儀要求的基礎上,敢于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時的待人接物中展現自己文明有禮的形象。一些學生平時也知道要講文明、懂禮貌,但在公共場合或遭遇到不很熟悉的人時,其"禮儀"規范就無法發揮,這是他們缺乏自信的表現。要教育學生樹立信心,懂得在應用得體的禮儀言行的同時,也是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要敢于展示一個有禮、自信、文明的自我,并且充分利用各種場合、機會去表現這一點。
總之,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融合禮儀教育對學生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僅豐富充實了語文教育自身內涵,同時還擴充了教育的功能。文明禮儀教育不僅僅是禮貌教育,而是一種道德修養,健全人格的教育。積極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學習“規范”,學會做人,教育學生在家庭做孝順孩子,在學校做文明學生,在社會做文明公民。加強對學生的行為指導和文明禮儀教育工作,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將禮儀教育工作滲透到語文教學的每個環節之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