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瑩 丁寧

【摘 要】在臨床應用中長期接受血液凈化治療的患者會存在一定的焦慮和抑郁情緒,進而會嚴重該患者的治療效果和治療依從性。從2015年5月開始,筆者所在醫院在來院就診的血液凈化患者種隨機抽取的99人展開研究,來探討心理護理對改善血液凈化患者焦慮和抑郁情緒的效果。
【關鍵詞】血液透析;心理護理;焦慮;抑郁
【中圖分類號】R47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4-0170-02
【Abstract】In clinical practice,patients receiving blood purification therapy for a long time may suffer from anxiety and depression,which will reduc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s.From May 2015,we have conducted a study among 99 randomly selected blood purification patients from The First?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to discover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improving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patients with blood purification.
在危重病和急救病的臨床搶救過程中,血液凈化是極其重要的方法。該治療方法是在凈化裝置中把患者引出體外的血液進行凈化,去除有病的物質。隨著血液凈化治療的患者數量越來越多,臨床實踐表明部分長期血液透析的患者產生了明顯的負面情緒,影響臨床治療效果和患者生活質量。這些精神心理障礙源于終末期腎臟病患者對于疾病治療的恐懼與失望,對死亡的恐懼,因家庭經濟負擔加重而擔憂,不適應生活方式的改變和飲食的限制等多重因素,會降低生活質量,增加住院率及死亡風險。針對此現象,筆者所在醫院嘗試在常規護理血液透析患者的過程中實施心理干預,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說明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2015年5月開始,筆者所在醫院在來院就診的血液凈化患者種隨機抽取的99人分成常規組和干預組進行關于心理護理血液治療研究。這些患者有:2名急進性腎病伴梗阻性腎病患者,36名糖尿病腎病患者,31名高血壓腎病患者,30名腎炎所致尿毒癥患者。本次研究的常規組有45名46-62歲的患者,男女比例為1.8:1,血液凈化治療期為7.5-15.5個月;干預組有54名49-64歲的患者,男女比例為2:1,血液凈化治療期為7-15.3個月。
1.2護理方法
在血液凈化治療期間,保證對45名常規組患者的基本營養支持,給予用藥叮囑和基本的并發癥護理等。針對干預組的患者,保證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采取人性化的護理環境和心理干預護理措施。
1.2.1人性化護理環境
所謂的人性化護理環境就是在透析期間,保證患者所處的透析室環境干凈整潔,每天更換寢具,提供電視、空調和輪椅等必備設施。在室溫適宜的情況下,注意保持病區空氣暢通,光線充足,空氣清新,適宜的溫濕度。除此之外,還安排護理家屬的休息空間。
心理干預護理
①評估患者的負面情緒狀態:在日常護理過程中護士必須做到全程微笑,時刻關注患者的治療情緒和表現,并保證及時實施心理疏導,以達到負面情緒得到緩解的目的。另外,護士還應給予患者積極向上的鼓勵,使其配合治療,并樹立健康信念。
②建立好護患關系:護理人員應幫助患者克服病痛,尊重、關愛患者,耐心傾聽患者傾訴內心感受,鼓勵其宣泄,并盡可能滿足其生理、心理方面的合理要求;同時,護理人員應采取語言溝通技巧,使患者充分明確自身“恢復患者健康”的目的與責任,從而增加患者安全感。在患者的血液凈化過程中,護士必須加強看護服務,通過溝通與交流緩解患者的孤獨感,使其能夠以輕松的姿態接受治療。
③實施科普教育:
為了持續心理干預的治療效果,實施血液透析的科普教育。本院血液透析科研團隊以“文字+漫畫”的形式將病癥的起因、發展以及診治手段、診治效果等撰寫成《透析科普手冊》。在患者首次就診時贈送該科普手冊,以保證患者能夠了解疾病的基本情況,不要畏懼,要積極進行治療,并能夠學習自我康復的途徑、護理方法,進而鞏固和促進治療效果。
1.3實驗分析
在常規護理血液透析患者的過程中實施心理干預之后,本研究團隊使用漢密爾頓焦慮評估量表和漢密爾頓抑郁評估量表對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進行評估。漢密爾頓焦慮判斷標準:無焦慮,7分以下(包括7分);可能焦慮,8分到13分;存在焦慮,14分到20分;明顯焦慮,21分以上(含21分)。漢密爾頓抑郁判斷標準:>35分,嚴重抑郁;>20分,中度或輕度抑郁;<8分,無抑郁。
1.4數據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4.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所有數據均采用-x±s表示,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得分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3 討論
血液凈化是一種利用彌散、對流原理取出血液內致病因子,并清除機體內多余水分,同時補充機體所需物質的現代療法。其尿毒癥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同時也可用于心功能衰竭、中毒等病癥的治療中,效果肯定。伴隨社會的日益進步、發展,人們對于醫療服務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就患者而言,其在接受治療期間不但需要科學、適宜的醫療服務,還對心理、精神等方面的護理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常規護理的模式下,護理人員的服務重點在于輔助醫師完成各項治療,而對于軀體適應,精神愉悅等方面的護理則不堪重視,導致患者生活質量普遍偏低,精神壓力較大,影響血液凈化治療效果。對此,本研究建議血液凈化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用心理干預效果確切。首先與生活豐富多彩的健康人相比行血液凈化治療患者的生活是被束縛于一個痛苦、單調的空間內,其每周需做2~3次血液凈化治療,且每次需臥床4小時,承受內瘺穿刺可能產生的并發癥所造成的痛苦加上循環往復的治療,相同的環境可使患者處于被動狀態,產生沉重精神壓力。因此,積極地心理護理能夠提高患者對生活的信心,提高自我管理水平。通過積極的心理護理治療,配合相關自我保養的知識,可以有效指導患者自我調整生活日常狀態,把控日常生活細節,促進醫患關系,提高患者自信心。
在心理干預過程中,醫師及護士都要與患者進行各種方式的溝通,通過溝通來了解患者情況,有針對性的制定不同患者的不同治療方案和治療方式。這一過程的反復推進會使醫患管理逐步進入彼此深度的信任關系,對日后的治療方案制定和執行都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透析治療效果也在逐步的提高。在醫生和患者能夠積極制定方案和配合治療的情況下,對慢性腎病得治療和延緩發展有特別積極的影響和作用。積極的治療能夠讓患者有更長的存活期和更好的生活質量,因此在透析治療的過程中應因人制宜的配合一定的心理輔導治療能夠加強治療方案的執行,間接提高患者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對血液凈化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可有效減輕其負面情緒,并提升護理質量,間接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值得推廣應用于臨床。
參考文獻
高術亮.心理護理在血液凈化護理中的作用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36)DOI:10.19435/j.1672-1721.2017.36.053
關宏.探討優質護理理念在血液凈化中心護理中的應用效應【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7,2(37)ISSN.2096-2479.2017.37.131.02
周勇.血液凈化實施心理護理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8,3(4)ISSN.2096-2479.2018.4.14.02
左力,陳育青,程敘揚,董捷,金其莊.血液凈化手冊【M】北京:人民? 衛生出版社,2016:12-1
周英華.心理干預對血液透析患者焦慮抑郁的影響【J】系統醫學,2018,3(16)10.19368/j.cnki.2096-1782.2018.1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