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貞賢
摘 要:SEL是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的縮寫,意思是社會情感學習。目的在于培養孩子積極地認識自我,形成良好的溝通能力,敢于面對困難并知道如何尋求幫助以解決問題。近年來,高校頻頻發生命案,而作案者正是我們的高才生。例如馬加爵事件,復旦投毒案等等。源于沒有更好的認知自我和不懂得處理人際關系而導致。可見SEL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必要性。本文將從導入環節,新授環節,鞏固環節,總結這四大環節闡述如何將SEL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之中。
關鍵詞:SEL;小學數學
一、SEL的意義
SEL是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的縮寫,意思是社會情感學習。學習項目有六個維度:自我認知、自我管理、他人認知、他人管理、集體認知、集體管理。
(一)自我認知
自我認知是指對自己的情感、興趣、價值觀和優勢的識別與評價;認同自我發展的積極品質并保持充分自信。表現為自知、自信、自尊。
(二)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是指調試自我情緒和行為,調節自我壓力,激勵自我意識,形成和維持良好情感體驗與行為表現。表現為調試能力、反省能力、堅韌性、進取心。
(三)他人認知
他人認知是指能夠識別他人的態度、情感、興趣和行為;能夠站在他人立場上看待問題;有主動與他人交流的意愿。表現為移情、尊重、親和。
(四)他人管理
他人管理是指能夠理解他人的想法、情感和行為,尊重差異,學會包容,化解沖突,建立并維持友善的人際關系。表現為理解與包容能力的能力;優化沖突的能力;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
(五)集體認知
集體認知是指形成集體與親感社會意識,認同集體價值觀與集體行為規范,形成集體歸屬、榮譽感、正確理解集體與個人的關系。
(六)集體管理
集體管理是指遵守集體規范,調適個體與集體的關系,明確個人在集體中的權利與責任,培養親社會的行為。表現為:認同集體目標的能力;融入集體活動的能力;維護集體榮譽的能力;遵守集體規則的能力;有效協調合作能力;參與集體決策能力;主動引導示范能力;養成親社會能力。
二、將SEL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當中的目的
課標中數學課程性質說道: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是培養公民素質的基礎課程,具有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數學課程能使學生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義務教育的數學課程能為學生未來生活、工作和學習奠定重要的基礎。可見SEL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性。
課標中的總目標中還提到:1.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增強應用意識,提高實踐能力。2.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發展創新意識。3.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4.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5. 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6.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7.體會數學的特點,了解數學的價值。8.養成認真勤奮、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質疑等學習習慣,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可見SEL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性。
近年來,高校頻頻發生命案,而作案者正是我們的高才生。例如馬加爵事件,復旦投毒案等等。原本是一件小的事情,只因和舍友之前的小矛盾卻弄成了命案,對于高校的高材生來說,問題出在了哪呢?他們學到了知識,卻缺少了SEL,導致了悲劇。如今的小學生更是玻璃心,批評不得,動不動就要死要活,再不學習SEL,后果不堪設想。但是學校課程緊張,唯有將SEL融入到課程當中這個法子行得通。上訴種種,可見SEL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必要性。
三.如何將SEL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當中
在數學的教學內容中,每一節課都分為:導入環節,新授環節,鞏固環節,總結。那如何將SEL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當中去的,下面我將圍繞四個環節一一舉例說明:
(一)導入環節
創設情境貼近學生,讓學生可以有一個自我認知,自我管理的過程。例如二年級下冊《數據收集整理》導入中:教師談話:同學們,新的學期已經開始了幾天,我們的學習生活正逐漸步入正軌,今天,老師要請你們幫忙,為老師評選一名數學科代表。教師出示評選條件:數學成績優秀;數學成績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數學成績;愿意為大家服務,樂意為數學老師服務。(讓學生對照條件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自我認知)師:你想推薦誰當數學科代表?(學生對他人也有一個清晰的他人認知)如果選不上的時候,自我管理的鍛煉就在這里了,如何調試自己,反省自己。
學習目標要明確,除了可以提升學習效果,還可以讓學生進一步認知集體管理。例如六年級下冊《綜合與實踐》中教師談話導入直接說明今天一起復習綜合與實踐。這樣開門見山的導入可以培養學生認同集體目標的能力。
(二)新授環節
根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自我學習—與他人共同學習—集體學習并集體分享,這樣的環節可以讓學生先自我認知,自我管理;接著他人認知,他人管理:最后是集體認知,集體管理。
自我學習當然就是自學,學生獨立看課本學習,標出不會的或者有疑問的,以便請教他人。這樣學生可以有一個自知過程,正確地認識自己正確把握自己的情緒狀態、興趣愛好、價值觀念。學生還可以有一個自信的過程。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項任務、解決某個問題的一個信念。
與他人共同學習也就是組內合作,可以是2人組同桌,也可以是四人小組,六人小組,八人小組等等,還可以隨機組合。在這個環節學生可以移情,尊重,親和他人,鍛煉自身的理解與包容能力,化解沖突的能力和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
集體學習并集體分享時,學生向全班同學展示自己或者組內的學習成果,可以讓學生清楚地知道集體意識和集體管理。
(三)鞏固環節
師出題,生搶答;生出題,生互答;生提疑,其他學生解答或師解答。這樣一個鞏固環節再次培養學生有自我認知,自我管理,他人認知,他人管理,集體認知和集體管理能力。
(四)總結
寫簡單數學課堂日志。讓學生自行評價自我或他人。比如本節課自己哪些表現好,哪些表現不好;誰的哪個表現讓我很佩服;學到了什么知識,還有什么疑惑。這樣的總結學生自我認知本節課的好壞,自我管理的調適和反省,以及對他人認知的尊重。
SEL要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當中說簡單也不簡單,還需要更多的實踐探討,分析歸納總結才能更好的,更自然地將SEL融入到小學數學當中,未來的路還很長,繼續研究努力,讓每一個學生在收獲知識的同時也收獲一個更好的自己。
參考文獻:
[1]《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
[2]《SEL校本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