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海萍

【摘 要】目的:探討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本院產科收治的124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n=62),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對比兩組母嬰護理和技能掌握、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撫觸、臀部護理、肚臍護理、沐浴、母乳、營養、保暖護理和技能掌握情況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8.4%,對照組為88.7%,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產科護理中應用母嬰床旁護理模式,能使產婦有效掌握母嬰護理和技能,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母嬰床旁護理;產科護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4-0266-01
隨著二胎政策開放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產科分娩產婦越來越多,對護理工作要求也越來越高,位提高產婦生活質量,實施科學系統性的護理干預是關鍵[1]。母嬰床旁護理是產科新型的護理模式,是從健康教育和護理技能方面進行程序化和個性化的連續性護理,以提高母嬰的健康知識和新生兒的護理技能,突顯人文關懷的理念[2]。本文對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分析,現將應用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產科在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24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均為單胎;均自愿參加此次研究。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n=62):對照組年齡22~35(26.2±2.8)歲,孕周36~42(37.3±0.9)周,其中自然分娩32例,剖宮產30例;觀察組年齡23~36(27.5±3.1)歲,孕周36~43(37.1±0.7)周,其中自然分娩33例,剖宮產29例。兩組的基線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傳統護理模式,包括新生兒的接種、沐浴、撫觸,并向產婦發放健康教育資料,進行必要的產后培訓。觀察組實施母嬰床旁護理模式,選擇專業能力強、素質高、責任心強的責任護士進行,具體包括:(1)新生兒護理。新生兒從產房回到病房第二天進行沐浴,24h進行預防接種,之后進行每天沐浴和智護訓練。第三天進行疾病篩查。(2)床旁護理模式實施。與產婦建立良好的關系,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產婦講解產后和新生兒的護理知識,讓其了解重要性,以提高產婦的積極配合性。每天進行床邊健康教育,叮囑產婦注意分娩后的清潔,指導其合理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測量產婦的體溫,護理乳房、腹部和切口,觀察子宮恢復情況,根據其情況指導產婦進行體能訓練。指導產婦正確的母乳姿勢、每日吮吸次數、每次吮吸時間等。詳細介紹新生兒護理方法及技巧,對象包括產婦及其家屬,內容包括:對新生兒的撫觸、洗澡方法、保暖方法、肚臍臀部護理等,可以邊講述邊讓產婦及家屬動手操作,以及時糾正操作中的錯誤,針對其未掌握的部分進行強化訓練,直至掌握規范操作為止。(3)提高護理人員素質。作為護理人員,應具有較強的職業素養、責任心和專業知識,護理態度親切溫和。定期參加分娩護理的培訓,不斷增強專業知識,規范護理行為,使護理行為更加完善全面,以提高護理滿意度。
1.3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產婦母嬰護理和技能掌握,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統計產婦出院2周后的技能掌握情況,包括撫觸、臀部護理、肚臍護理、沐浴、母乳、營養、保暖方法。124份問卷全部回收。(2)對比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采用問卷調查,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運用SPSS20.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y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產婦的母嬰護理和技能掌握情況對比 見表1。
2.2 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對比 見表2。
3 討論
母嬰床旁護理是現代個體化、人性化的連續性產科護理模式。其將分娩后產婦和新生兒同處一室,在尊重產婦及其家屬意愿下,對新生兒及產婦進行一系列的護理照顧,包括新生兒喂養、撫觸、保暖、換尿布等[3]。
本文通過對兩組產婦進行不同的護理,結果顯示,經過母嬰床旁護理組對撫觸、臀部護理、肚臍護理、沐浴、母乳、營養、保暖護理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均顯著高于傳統護理組,且母嬰床旁護理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傳統護理組。結果說明,母嬰床旁護理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產婦對母嬰的護理措施和技能,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同時能提高護理滿意度。具體表現在:(1)改變產婦的自理認知。(2)有利于角色的轉變。(3)有利于掌握母嬰護理和技能。
綜上所述,母嬰床旁護理打破了傳統的護理模式,強調自理行為,促進了產婦對母嬰的護理及技能掌握,實現了產婦、嬰兒及家庭的各方需求,是現代化護理模式的發展趨勢,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周慧欣,林啟萍,王肇.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40):153-154.
程海燕,張麗.母嬰床旁聯合移動學習護理模式在初產婦產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27):186-187+190.
邢佳玲.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60):33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