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梅
摘 要:著名的科爾曼報告指出:除家庭背景外,同伴對學生成績的影響最大。 在眾多關系中,同伴關系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化因素,在青少年發展中具有成人無法替代的獨特作用和重要價值。作為青少年的他們最需要結成同伴群體活動,也最在乎同伴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有的同學為了取悅同伴,明知錯誤也要去做,就是要融入同伴。我們把這一現象叫做同伴效應。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進行班級管理。文章將從四個方面闡述如何把同伴效應和班級分組結合起來進行班級管理。
關鍵詞:同伴效應;分組管理;同伴評價
1.人性化分組,組成適合自己的同伴
拿我所帶的高二四班為例:我把每一個同學一個學期4次月考的平均成績算出來從高到低排列,班級前7剛好是班級里成績和組織能力也相對較強的同學,指定為組長,把其余學生按成績分段,組長和組員自愿雙向選擇,最后4名同學讓他們抽簽決定自己屬于哪一個小組。這樣就把我們班上的46個同學分成了7組,有四個組是7個人,有三個組是6個人。
小組長是一個小組的核心,由班主任確定,保證小組"大梁"是正的,有一定號召力,小組風氣不會跑偏。組長和組員雙向選擇,并且第一輪選擇由成績排在第七的組長先選,然后第六名選,第五名……第二輪又由成績排在第一名的組長先選,第二名,第三名……以此類推,為的是各個小組之間成績相對均衡,而且組成志趣相投、和諧相處、共同奮斗的同伴。
2.師生共同制定班級制度,讓班級管理有法可依
分好小組后,先由班委會成員(含課代表和小組長)把作業收交、作業完成質量、課堂表現、衛生、自習紀律、三操出勤、宿舍考核等平時管理中會遇到的問題羅列出來,再經過全班討論投票表決制定出詳細的加扣分的細則和相應的獎懲措施。把每次考試的成績也適當賦分,在個人和小組量化中有一定占比。
班級量化獎懲的細化,個人量化和小組量化相結合,對于個人量化前幾名給予適當的獎勵,小組量化按順序由小組挑選自己組的座位,個人量化最后的幾名同學和小組量化最后的一個小組承擔班級的部分勞動。
3.職務分工的精細化,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我們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務和職責,除了班委成員外,我們同時按小組再進行了第二次班級管理機構的整合,雙層管理機制。在每個小組中都有學生自愿承擔相應的科代表,負責該科的作業收繳和學習任務的檢查。再由組長根據該組成員的特長及特征分配班級其他事物,比如衛生,紀律,生活等各方面。
抓大放小,實行包干機制,組長全權負責組,安排好所有學習及班級事物,對本小組有最高領導權,班長的工作主要抓組長,班主任找班長,具體工作落實由組長實施,減輕了班主任及班委的事務性工作壓力,又能讓每個人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4.自評、互評,起底班級自主管理
充分利用同伴心理,每兩周開展小組內自評,在小組長的組織下根據小組量化得分對組內各方面的表現進行反思,對每一個小組成員的表現給出客觀評價。量化排名后幾名的學生由班主任進行批評教育,小組內后兩名由組長給班委上交上月情況匯報和整改方案。每月開展小組間互評,肯定優點,指出不足,分享經驗。同學在各自小組長的帶領下相互學習,相互約束,你追我趕,彼此成就。學期末對個人量化和小組量化成績進行計算,評選優秀個人、優秀小組和優秀小組長,在家長會上進行表彰,頒發獎狀和獎品
正因為同伴評價非常重要,班主任要讓同學們認同被公平公正對待才是對自己人格的尊重,公平公正對待他人才是對他人的尊重,以免學生之間發生爭執。要引導好學生在相互評價時公平公正,就事論事,語言要有人情味,有溫度;也要引導學生虛心接受他人指出的自己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正。
另外,同伴心理是學生思維活動的催化劑,同伴合作學習可顯著提高學生思維活動的效率。當學生單獨學習時,有的學生比較膽小,碰到問題不敢大膽探索,害怕發言,害怕教師檢査提問;有的同學自制、自律的能力比較差,在學習和娛樂之間無法收放自如。而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我們看到另一種情景,在合作學習活動中,許多學生變得比較有激情,比較大膽,積極思維且不斷提出新問題,不斷提出自己的新見解。學生們心理、認知、思維等內部機制往往會得到充分啟動,團隊合作能力和集體榮譽感也得到了培養。
高中生處于身體、心理發展比較特殊的時期,對父母、對教師的依賴開始減少,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同齡人的認可和理解,極力追求同伴之間那種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鳴的關系。因此,當他們身處一個自己認同的集體中就會不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言行,不做有損同伴利益的事情,積極努力為集體奪得榮譽。總之,同伴效應的合理利用對班級管理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但對于如何正面激勵同伴效應,仍需要繼續研究。
學術經歷:
1. 參與“昆明市第三十四中學翻轉課堂實驗”,并在三十四中第十二屆“2631”暨“翻轉課堂”教師教學大獎賽中榮獲優質課二等獎;
2.論文《昆明市石林縣旅游需求預測》一文在“教育前沿理論與實踐”評選活動中榮獲三等獎;
3.參與課題“對數學試卷講評課的教學策略研究”,已順利結題。
參考文獻:
[1]楊歡.淺析不良同伴關系對青少年發展的負面影響[J].教育心理,2018.08.
[2]王雅春,曹華.青少年同伴關系的作用及影響因素分析[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