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博
摘?要:幼兒園的教育對幼兒的成長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對幼兒的品德和性格產生奠基作用。因此教師要加強幼兒園的教育質量,培養幼兒的能力,讓幼兒對外界環境產生新鮮感,有利于幼兒保持上進積極的心態,茁壯成長。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幼兒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基礎,教師要意識到語言教學活動的重要性,利用好語言這個溝通工具,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鍛煉幼兒的表達能力。本文提出增強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性,提出增強幼兒語言能力的有效方法,指揮教師開展教學工作。
關鍵詞:幼兒語言能力;教學策略;幼兒教學
一、增強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性
語言能力對幼兒未來的生活產生重要的影響,幼兒無法避免接觸社會,與他人進行交流。鍛煉幼兒的語言能力,能滿足幼兒的生活需求。語言能力對幼兒正確地認知自己起到很大的幫助,幼兒可以通過表達自己明確自己的性格特點,幫助幼兒調整心態。幼兒時期是幼兒掌握語言能力的關鍵時期,也是幼兒探索新事物的關鍵階段,教師要安排恰當的教學策略,為幼兒提供語言能力的展示機會,發揮語言能力在幼兒體驗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增強幼兒語言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培養傾聽習慣
《指南》中提出幼兒擁有傾聽的習慣,能為幼兒更好地表達自己打好基礎。幼兒的家長和幼兒教師是幼兒主要的學習對象,幼兒會模仿說話的方式、說話的習慣等,幼兒教師要規范自己的行為,給幼兒正確的指導。教師先要為幼兒演示正確的發音,鍛煉幼兒的聽覺,帶領幼兒進行朗讀,朗讀的過程也是幼兒傾聽的過程。教師在幼兒園開展教學工作時,可以讓幼兒以游戲的形式鍛煉自己的聽力。教師可以每天讓一位小朋友講故事,其他小朋友認真傾聽故事,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教師要為家長進行簡單的指導,讓家長在家中尊重幼兒,認真傾聽幼兒的每次表達,不打斷幼兒的說話,能從控制家庭和幼兒園兩個環境入手,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
(二)培養表達能力
《指南》中提出幼兒期是幼兒口語發展的關鍵時期,教師要抓住機會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鍛煉幼兒的思維。教師在平時與幼兒的交流中,就要鼓勵幼兒多說話。教師能從幼兒的只言片語中判斷幼兒的性格特點,判斷幼兒是否有表達不暢的心理障礙,幫助教師對教學工作進行安排。部分幼兒在語言表達上會存在錯誤,教師要及時對幼兒進行糾正,拉近幼兒與教師間的距離,能增強幼兒對教師的信任程度,促進幼兒的語言表達。教師要以提問的方式促進幼兒的表達,比如詢問幼兒回家干了什么,詢問幼兒的興趣愛好等。教師也不能一味地提問幼兒,實現師幼的互動能培養幼兒的思考能力和提問能力,給幼兒提供更多表達的機會。
(三)培養思考能力
《指南》中提出培養幼兒的思考能力,能實現幼兒的主動思考,提升幼兒的表達水平。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要通過情境的創設,讓幼兒對某個事物展開思考。教師鼓勵幼兒發表自己的觀點,結合語言和肢體表現自己的情緒。因為幼兒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教師要讓幼兒發揮善于模仿的優勢,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教師講述龜兔賽跑的故事,講出故事的起因、經過兩部分。教師要引導幼兒思考該故事的結果,并應用自己的話闡述故事的結果。因為是童話故事,幼兒都能對這個故事產生興趣。在傾聽后,幼兒能經過思考,判斷故事的結果,給幼兒提供鍛煉表達能力的機會。
(四)鍛煉幼兒的膽量
《指南》中提出要讓幼兒大膽地展現自己,支持幼兒進行創作和表達。部分幼兒不敢表達自己,可能是由于幼兒怯懦的性格。教師要根據幼兒的性格特點,對幼兒的語言能力進行針對性的培養。幼兒的膽量不高可能是幼兒的家庭環境不好,家庭對幼兒進行打壓式教育,導致幼兒不敢提出要求,也不敢大方地表達自己。教育這種情況的幼兒,教師要鼓勵幼兒多說話,讓幼兒體會到溫暖,有利于幼兒克服心中的自卑。幼兒的膽量不高可能是家長對幼兒的保護過度,幼兒沒有獨立完成時間的體驗,會對自我表達產生恐懼心理。教育這種情況的幼兒,教師要讓幼兒從最基礎的能力開始訓練,體驗發音、傾聽、表達的樂趣,循序漸進地讓幼兒掌握語言能力。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幼兒多進行嘗試,讓幼兒體驗嘗試新事物的美好。
三、結束語
對幼兒的語言能力進行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要將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與幼兒的各個方面結合在一起,教師通過采取多樣化的策略,為幼兒創設輕松的學習氛圍。幼兒語言能力的養成,離不開幼兒園與家庭兩個方面的共同努力。教師在幼兒園對幼兒進行教學時,要耐心地指導幼兒,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給幼兒提供展現自己語言能力的機會。教師還要加強與幼兒家長間的溝通,向家長匯報幼兒的語言表達情況,給家長一些教育建議,為幼兒創造最佳的成長環境。
參考文獻:
[1]董小杰.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增強幼兒語言能力的有效方法[J].學周刊,2020(04):183.
[2]張淑.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如何提升幼兒語言能力[J].中國新通信,2019,21(17):212.
[3]顧瑩瑩.淺談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如何發展幼兒語言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