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述瓊
摘?要:眾所周知,數學一直都是小學課程之中的重要科目,通過數學教學可以培養兒童的基礎能力,并為兒童后續學習以及發展奠定有效基礎。本文以西師版“小數的初步認識”內容為例,對新時期數學教學的策略展開探究,希望能對實際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數的初步認識;生活;過程;發展
引言:如今新課標已指出,數學課程除了要考慮自身特征之外,同時還需遵循兒童具有的心理規律,并且強調要把兒童具有的生活經驗當作出發點,促使兒童親身經歷把實際問題逐漸抽象成相應的數學模型的過程,促使兒童可以借助所學知識對實際問題加以解決。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期間需要對生活、過程以及發展加以關注,有效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促使其能力不斷提升。
一、關注生活
眾所周知,數學知識源自現實生活,同時在實際生活當中有著重要應用。盡管兒童年齡比較小,然而并非對數學知識一無所知,兒童只是對多數知識非常熟悉,然而無法透徹理解。所以要求數學教師在課堂之上結合具體教學內容,把兒童具有的生活經驗、實際認知能力以及已學知識當作依據,對教材當中隱含的一些生活元素進行充分挖掘,設置趣味性的生活情境,借此來對新知識進行導入。這樣可以促使兒童非常自然的走進數學,并且主動對數學知識進行學習以及探究,在知識探究當中產生興趣以及積極情感。
比如,進行“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期間,數學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唱歌比賽,借助這個生活情境來對新課內容進行導入。如課堂之上,教師可進行如下導入:同學們在電視上都看到過一些歌唱比賽[1]。比賽期間,很多評委會按照參賽者實際水平進行打分。現在小紅在參加一次歌唱比賽期間,5位評委分別打分是:9.7、10、9.45、9、9.2,同學們是否見過這些數呢?大家能否對這五個數進行分類?這時,一些兒童會將9.7、9.45、9、9.2這四個數分成一類,把10分成一類;還有一些兒童會把9.7、9.45、9.2三個數分成一類,把9、10分成一類。之后,教師可繼續提問:同學們是否可以說一下具體分類理由?這樣一來,可以順利導入“小數”這個概念。其實,在兒童生活當中,經常可以看到歌唱比賽或者其他一些評分比賽。在這些情境當中,兒童可以對小數產生感性認識,了解小數具體表現形式、特征以及構成部分,同時可以進行小數讀寫。課堂之上,數學教師通過生活情境對新課進行導入,可以讓兒童在熟悉情境之中漸漸走進小數世界,并且聯想到體溫、身高以及體重測量期間都會用到小數。這樣一來,除了能夠培養兒童用數學的目光觀察現實生活,培養其問題分析能力之外,同時還能讓兒童對數學學習的價值加以深刻體會。
二、關注過程
當前,新課標已指出,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期間,需要讓兒童親身經歷知識形成過程,促使兒童對數學知識進行主動探究。這樣才可讓兒童對數學知識進行有效理解以及扎實掌握。所以,教學期間,數學教師需激發兒童探究生活的欲望,促使其歷經知識具體形成過程。比如,進行“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期間,數學教師可讓兒童在動腦、動手以及動口當中對小數進行認識以及理解,并且經歷小數概念具體構建過程。課堂之上,教師可提出以下問題:同學們,剛才我們對平時家中一些和小數有關的信息進行了了解,在信息當中,涉及到40W的燈泡和桌面適宜距離為0.5米,按照大家的經驗,知道0.5米是多長嗎?針對這個問題,有些兒童會說0.5米就是1米一半,有些兒童會說0.5米是5分米。這時,數學教師可以對兒童回答進行肯定,之后拿出事先準備好的1米長的紙條,讓兒童想辦法對0.5米這個長度進行表示。在此期間,數學教師可以讓兒童進行交流討論。之后,教師可讓一名兒童回答問題,把這根紙條對折,所得長度就是0.5米。在此之后,教師可以讓兒童思考0.1米是多長。有了之前的經驗,兒童很快就會想到:把0.5米平均分成5份,那么每一份表示的就是0.1米,其實就是把1米長的紙條平均分成10份,其中一份為0.1米。此時,教師可順勢提出問題:這樣一來,大家是否可以把0.1米轉化為分數呢?針對這個問題,兒童可以快速回答出米。在此期間,數學教師對教學資源以及兒童認知經驗加以充分利用,通過折紙條這個活動,可以讓兒童在折疊、討論、觀察以及交流當中對0.5米和0.1米進行認識,建立起分數和小數間的聯系,促使兒童對小數意義加以理解。兒童在經歷知識形成過程當中可以感悟數學,進而對數學知識進行掌握[2]。
三、關注發展
實際上,數學教學具有的根本目的就是學以致用。當兒童對所學知識進行掌握以后,要求其可以借助所學知識對一些實際問題加以解決。對實際問題加以解決期間,多數兒童思維十分活躍,可以深切感受現實生活當中隨處都可看到數學知識,從而對數學魅力加以體會。例如,進行“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期間,數學教師可以設計一個超市招聘收銀員的活動,給出一些商品價格,讓兒童進行換算。如鋼筆價格為5元5角=( )元,鉛筆5角=( )元。同時,教師還可給出一些商品價格,讓兒童準確讀出是幾元幾角,如格尺0.5元,書包20.6元,橡皮0.9元。這樣一來,可以讓兒童對所學知識進行靈活運用,同時對其問題解決能力加以有效培養[3]。
結束語:綜上可知,在實際教學期間,數學教師需對現實生活、教學過程以及兒童發展加以關注,讓兒童在不同生活情境當中對數學知識進行理解以及掌握,讓兒童經歷數學化的具體過程,對數學奧秘加以體會,有效發展兒童的數學能力,這對兒童后續學習以及未來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華燕.精選一課,精設一刻——以“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為例[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4):93.
[2]楊足清.基于學生的教學設計,促進兒童的數感發展——以“小數的初步認識”為例[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0):120.
[3]周仁科.推理,讓學習觸及數學本質——以“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為例[J].小學數學教育,2019(09):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