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機與電氣控制術學科的設立主要了滿足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該專業一直培養的是高級應用型、實用型且具備相對專業技能的技能型人才。著重強調的是技能的實用力。本文主要通過實踐教學中獲取的經驗,從機電專業目前的現狀提供改革思路,進而從教學模式、內容、方法等各方面改革進行探討,以達到電機與電氣控制術課程知識體系教學改革進行探究的目的。
關鍵詞:《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教學改革;教學質量
一、改革思路
隨著經濟全球化,社會各行各業對于專業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電機與電氣控制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因此,學校為了提高培養人才的質量,一直在不斷地調整人才培養的方案,精進課程的教學。《電機與電氣控制術》是一門集機電一體化、電氣工程、自動化等專業一起的專業性強的基礎性機電類專業課程。該學科要求機電類人才具有豐富理論知識的同時,必須具備超強的實際動手能力。但在學校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學注重理論知識積累學習,因而學生缺乏實踐經驗,導致該類型的專業實用型人才較少。為適應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改變目前存在的現狀勢在必行[1]。
二、《電機與電氣控制術》課程知識體系教學改革內容
(一)理論與實操結合,改革教學模式
《電機與電氣控制術》課程傳統教學模式中,主要以理論知識積累為主,老師過于生硬地按照教學大綱中的教學計劃行事,結合少量的實驗課程,導致學生在完成整個課程的學習之后,依然對于該門學科一知半解,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導致學生在機電專業的學習效率不高,缺乏基本的機電類實操能力。因此,改革這種教學模式非常必要,隨著各個學校教學條件的改善,機電類專業的教學設備也日趨完善,因此,要推行機電知識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知識與技能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也簡單方便,改革需以這種教學模式為主,老師在機電教學的過程中,逐步把教學場地由教師實驗訓練室、車間等各類實訓基地轉移,讓學生同步把機電專業知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實操動手能力。例如,講解“電機基本結構”時,在實訓室通過電機實物授課,組織學生們對于電機進行反復的拆裝聯系,經過“老師理論講解——老師實際操作指引——學生自主練習”這一系列的教學過程便于學生充分了解電機的結構,教學事半功倍。
(二)實踐為主,理論為輔,協助教學內容改革
《電機與電氣控制術》課程的大概由以下幾部分組成:直流電機及電力拖動、變壓器、特種電機、常用低壓電器、電動機的電氣控制線路、常用機床電氣控制線路及常見故障的排查等等。傳統的電機與電氣控制術的課程教學內容主要是理論教學,課程內容安排也是按部就班,鮮少變通。故,進行教學模式改革的同時也因適當改革教學內容。當然改革教學內容也不是盲目的,因遵循幾點:首先,遵循學生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將學校的教學培養目標與現代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的培養相結合,以便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其次,以實際操作電機技能的培養為主,輔助相應的機電專業理論知識,將原教材的部分冗長的理論適當刪減,多增加實操內容;最后,將企業崗位人才的工作內容需求,崗位技能與相關職業技能證書的考核內容相結合添加至課程內容。例如,內容“變壓器”講解,重點對于變壓器工作原理講解,弱化其余內容;“控制電路”課程講解,主要以生活生產中的實例分析為主,組織學生在實訓室對電路的拆裝、調試以及對于電路故障的檢測及維修進行實操,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2]。
(三)改革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相較于其他藝術類學科而言,《電機與電氣控制術》作為一門實操性、邏輯性強的理科類課程,本身其知識點相對乏味。作為學生而言,絕大多數學生存在動手操作能力不足,邏輯思維能力不足,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不足等特點。因此,單純的課本理論、實操的學習也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此,教師應當順應拓寬教學資源,優化教學方式,以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力以及提高學生對于電機與電氣控制術課程的學習興趣。例如,借助電機等簡易操作的實物教學,運用多媒體課件、電機等實際操作過程的工程操作視頻等資源進行教學,增加機電專業的教學手段及營造趣味課堂,幫助學生理解及記憶,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四)創新考核方式,注重過程考核
傳統《電機與電氣控制術》課程的考核方式為理論試卷的考核,以學生的成績高低作為知識理解學習程度,沒有和實際操作相結合,對于考核結果缺乏科學性。要真實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電機與電氣控制術》課程需設定科學的考核方式,注重機電類專業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課程的考核優化分析如下:(1)期末繼續保持理論試卷的考核測評;(2)增加機電類專業學生日常作業的考核,及時考評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度和學習態度;(3)增加學生實操課堂表現的考核,準確考查學生機電專業技能,及對于所遇到問題的分析、解決能力;(4)機電類職業專業技能證書的考核。總之,對于《電機與電氣控制術》的考核,應當深入至日常學習中,理論與實踐考核相結合,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核,才能更加科學地判斷學生的學習成績[3]。
結束語:綜上所述,《電機與電氣控制術》課程屬于機電類專業課程中的基礎性學科,是機電類專業學習的基石,只有學習好了此課程,基礎牢固了,才能在更深層次的機電知識學習中脫穎而出。同時,為了提高機電專業學生的學習質量,也為了滿足社會發展下,對于機電類專業人才的需求,《電機與電氣控制術》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變為注重理論實踐結合;教學內容改革,增加實訓課程,提升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提升學習效率;創新并嚴把考核關都非常關鍵。
參考文獻:
[1] 王麗. 《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J]. 山東工業技術,2017,000(002):285.
[2] 江琴.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 新課程研究旬刊,2015,000(002):73-74.
[3] 劉宇,郝敏,李海軍. 《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課程建設與改革實踐[J]. 科技創新導報,2016(13):160-161.
作者簡介:
林英輝,男(1965年7月),漢族,湖南常德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機電專業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