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是企業內部最為核心的部門,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促進業財融合是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發展趨勢,同時也是企業適應市場環境變化的客觀要求。財務部門管理工作與其他部門的工作都有直接或者間接的關系,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企業要提升內部管理水平,實現長遠發展,必須使財務管理部門參與企業經營管理活動,加強財務部門與其他部門的聯系,有效發揮財務管理部門在會計監督、風險管控等方面的作用。本文簡要闡述了企業推進業財融合的作用,分析了實現業財融合的基本思路,并具體探討了如何推進企業業財融合。
關鍵詞:業財融合;財務管理;基本思路;策略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
2096-3157(2020)02-0104-02
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與業務工作有著直接聯系,財務工作的準確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前端業務是否合規。在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下,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配合,業務部門對財務工作的規定以及相關政策缺乏了解,而財務部門無法實際參與業務部門的各項活動,因此,極有可能給企業帶來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必須使財務部門的視角向企業前端業務延伸,促進業財融合,進而提升企業財務工作的準確性,最大限度地規避可能出現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使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獲得更大的發展。
一、企業推進業財融合的作用
當前,經濟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同時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完善,這雖然給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但是同時也使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的生存壓力變大。推進業財融合可以有效提升企業內部管理水平,實現財務活動與前端業務活動有機融合,進而使企業各項經營管理活動順利開展,從長遠來看,這對于實現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也具有現實意義。
1.推進業財融合有助于提升企業經濟效益
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經濟組織,謀求效益最大化是企業永恒的主題。企業財務管理在本質上是價值管理,財務管理部門通過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價值進行分析和管控達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1]。推進業財融合可以使財務部門及時有效地掌握企業在生產經營各個環節中所需生產要素、生產成本以及可能存在風險因素等信息,進而根據當前的市場動態實現對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充分發揮財務部門價值分析與價值管理的作用,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2.推進業財融合有助于為業務活動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財務管理工作的基本理念是以良好的態度以及正確的方法為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提供優質的服務,從而實現保生產、促發展的目的。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前提就是企業財務部門需要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對于財務工作的要求,這就需要財務部門加強對前端業務活動的了解。通過推進業財融合,可以使財務部門加深對前端業務活動的了解,從而為其提供必要的服務。
3.推進業財融合有助于落實財務監督以及風險管控
伴隨企業經營規模的發展壯大,企業面臨的傳統和新型風險將不斷增長并最終體現在財務上,因此,加強控制監督與防范風險是財務工作的重要職能。財務要對企業生產經營主要環節實施完整、閉合、嚴格、有效的控制監督,找出關系到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的薄弱環節并予以改進,就應該延伸到業務活動的全過程,特別是資金、采購、銷售、營銷等業務環節中[2]。這必然要求財務管理與業務經營協同運作,實現其控制監督與防范風險的目標。
4.推進業財融合有助于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
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以及為企業決策所提供財務信息的準確性都與前端業務活動有著直接關系,財務部門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前端業務活動信息以及市場信息,從而為企業決策者提供真實的、具有參考意義的財務信息。推進業財融合可以使財務部門及時接收到業務部門的信息反饋,加強二者之間的聯系,從而提升財務工作的準確性、靈活性。
二、企業推進業財融合的基本思路
1.平衡局部與整體之間的關系
企業管理是一項具有復雜性、系統性的工作,涉及到生產、營銷、采購、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等多個環節,財務管理部門作為其中的重要構成部門,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企業整體效益服務。但是財務管理部門的職責又決定了其獨立運行難以有效發揮作用,需要加強與其他部門的溝通和配合,因此,在推進業財融合的過程中,需要平衡好財務管理部門與企業其他部門之間的關系[3]。此外,財務管理部門的工作目的是追求企業整體效益的最大化,而不是生產經營的某一環節或者企業某一部門的盈利,財務管理部門要找準定位,實現局部與整體的融合。
2.正視被動與主動之間的關系
財務部門應該選擇主動融合的態度,如果財務不主動融合到業務工作中去,財務管理工作就無法適應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中心地位的要求,無法通過資源的配置和使用為企業創造價值并實現價值,也無法承擔起促進企業綜合效益的提高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使命,最后財務很有可能會被逐步邊緣化,甚至喪失自我存在價值。因此,在推進業財融合的過程中,財務管理部門應認識到被動與主動之間的關系,積極與業務部門配合。
3.把握靈活性與原則性之間的關系
財務管理部門在企業內部組織當中不僅具有服務職能,同時也有內部監督職能,如何有效地履行兩項職能需要財務管理部門把握好靈活性與原則性之間的關系。服務職能要求財務管理部門的工作必須具有靈活性,這樣才能為企業經營管理活動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而監督職能則要求財務管理部門在工作中必須具有原則性,否則難以起到監督的作用[4]。這兩項職能使得財務管理部門的工作存在一定的矛盾之處,需要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把握好靈活性與原則性之間的關系。
三、推進企業業財融合的實踐策略
1.加強財務管理人才隊伍建設
一支高素質的財務管理團隊對于推進業財融合具有極大的作用,企業要推進業財融合需要加強人才管理,吸納更多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才[5]。一支高素質的、成熟的財務管理團隊需要具備熟練的財務管理技能、溝通能力、財務領導能力、信息技術操作能力、戰略思考和執行能力。企業推進業財管理可以采用兩種模式,其一是派駐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參與業務部門的各項活動;其二是財務管理部門與業務部門成立聯合工作小組。無論是哪種融合模式,財務人員都要發揮以下幾方面的作用,其一是財務管理人員要利用自身專業知識技能和風險管控意識,對業務部門的各項活動提出具有一定參考意義的建議,促進業務部門各項活動的開展;其二是財務管理人員要完成評估業務部門各項活動的成本費用、預期收益以及風險因素的工作,充分發揮價值管理的作用;其三是從內控風險和稅務風險等方面分析業務活動中潛在的問題,積極防范風險。
2.財務管理部門參與業務工作全過程
為了強化業務部門開展業務活動的全過程管控,提升業務活動的科學性,同時高效合理地配置各項資源,需要財務管理部門直接參與到業務部門的實際工作當中。這種模式的優勢在于,業務部門開展活動的過程中,財務管理人員可以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對業務部門的活動方案設計、成本預算、跟蹤執行以及收益預測等方面提供全過程管控,實現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聯動,促使業務部門的活動更加科學合理,開展得更加順利[6]。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切入:其一是事前控制。在業務部門制定活動方案的過程中財務管理人員要從財務政策、成本預算、預期收益、風險因素等方面嚴格論證活動方案的可行性。其二是執行跟蹤。財務管理人員要在活動方案執行的過程中掌握資源投入、成本使用以及資源使用是否合理等情況,加強風險防范[7]。其三是事后評估。活動結束后,財務管理人員要積極評估活動效果,并與事前的收益預測進行對比,分析活動創造的效益以及活動過程中的缺陷和不足。
3.參與構建新的盈利模式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競爭極為激烈,企業的生存發展壓力極大,因此,大部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選擇以原本業務為核心,開拓多元化經營,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或者會選擇進行產業優化升級,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但是無論選擇哪種模式,都屬于新的嘗試,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存在極大的風險,因此,就需要財務管理部門參與,加強風險管控。在此過程中需要財務管理人員深入企業業務前端,對新業務或者產業升級優化提出關于財務方面的專業意見,尤其是在風險評估、收益評估等方面,為企業決策者提供參考,從而使企業決策更加科學,規避可能存在的風險。
四、結語
綜上所述,推進業財融合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極大的積極作用,不僅可以促使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同時也能提升內部管理水平。企業在推進業財融合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把握局部與整體、被動與主動以及靈活性與原則性這三方面的關系,確定業財融合的基本思路。在具體推行過程中首先要構建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其次要使財務管理部門融入到業務活動當中,并在企業開拓新盈利點的過程中注重財務管理部門的參與。通過積極推進業財融合促使企業更加有效地適應當下的市場環境,提升企業的生存發展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漢琪.轉變財務角色,業財融合實現價值創造——推進電力服務企業業財融合措施探析[J].財會學習,2019,(07):77~78.
[2]孫世民.基于工業4.0背景下業務與財務融合工作推進中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14):301~302.
[3]李俐.業財融合,創新求變——新形勢下商業銀行的財務轉型探索與實踐[J].金融會計,2019,(01):26~31.
[4]胡娟.業財融合推進企業發展——淺析智能化生產中的業財融合[J].財經界,2019,(04):76~77.
[5]郭軍,王娟.人工智能背景下企業業財融合實施機制研究——以蒙牛乳業集團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12):279~281.
[6]王簡,王淑霞.基于“業財融合”的管理會計研究——以中國聯合網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為例[J].財會研究,2017,(8):36~44.
[7]張家瑞,趙鴻卓,許夢珊.新形勢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7,(8):99~100.
作者簡介:
張春紅,供職于鄭州高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