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春燕?楊海祥


【摘 要】目的:探討年輕宮頸癌患者的臨床特征及其預后影響因素。方法:選擇2015年2月-2018年10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55例年輕宮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本組的155例患者中,24例為非鱗癌、131例為鱗癌,并且在FIGO早期患者中,與鱗癌患者相比,非鱗癌患者的生存率較低,組間比較差異明顯(P<0.05);同時,經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患者預后與淋巴結轉移和病理類型有關(P<0.05),但是與分化程度、臨床分期、治療方案、脈管浸潤以及間質進入深度等因素無關(P>0.05)。結論:在年輕宮頸癌患者中,非鱗癌病理分型的淋巴結轉移風險較高,并且影響患者預后。
【關鍵詞】臨床特征;年輕患者;宮頸癌;預后
【中圖分類號】R979.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2-0-02
宮頸癌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以陰道不規則流液、出血以及月經異常等癥狀為主要表現,其中浸潤癌的高發年齡為45-55歲,而原位癌為30-35歲,但是近年來,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其發病人群趨于年輕化,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1]。因此,本文對年輕宮頸癌患者的臨床特征和影響預后因素進行了研究,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2月-2018年10月期間收治的年輕宮頸癌患者155例為研究對象,年齡22-35歲,平均(28.5±10.3)歲,FIGO分期:48例為晚期、107例為早期。入選標準:①符合臨床診斷標準,且經病理檢查確診;②臨床資料完善;③患者及家屬知情,且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臨床資料缺失者;②合并肺栓塞、心肌梗死以及腦卒中等疾病者;③合并其他惡性腫瘤如肺癌、乳腺癌等;④嚴重精神異?;蛞庾R障礙者。
1.2方法
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患者的基本資料,包括脈管浸潤、間質浸潤深度、宮旁及斷端浸潤、淋巴結轉移、治療方案、分化程度以及臨床分期等。
1.3統計學分析
本次數據由SPSS20.0軟件分析,其中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行x2檢驗,以P<0.05表示有差異。
2 結果
2.1年輕宮頸癌患者的臨床特征
本組的155例患者中,24例為非鱗癌,占15.48%,131例為鱗癌,占84.52%,并且鱗癌患者的淋巴結轉移和中高分化所占比例均低于非鱗癌患者(P<0.05),見表1。
2.2分析影響患者預后的相關因素
非鱗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時間為(46.3±5.1)個月,明顯低于鱗癌患者的(59.7±6.4)個月,比較有統計意義(P<0.05)。同時,經Logistic多因素分析,發現病理類型和淋巴結轉移是影響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2。
3 討論
宮頸癌是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近年來,年輕宮頸癌患者的人數明顯增加,其原因可能與吸煙、HPV易感性以及過早性生活等因素有關[2]。有研究發現,HPV感染在宮頸癌患者中占有較高的比例,一般>90%,其中比較常見的是高危型HPV53、18、16,再加上年輕女性宮頸鱗柱上皮交界區暴露,性生活過早會使HPV的感染風險增加,并且吸煙也會損傷DNA,從而誘發癌變[3]。本次研究發現,在FIGO早期患者中,鱗癌患者的生存率較高,但是有文獻報道,年輕女性中的宮頸腺癌發病率較高,預后較差,并且在非鱗癌患者中,具有較高的淋巴結轉移陽性率,也可能也是患者預后較差的一個因素[4]。李青梅[5]等在文獻中報道,影響宮頸癌預后的高危因素包括盆腔淋巴結轉移、脈管浸潤以及間質深浸潤等,但是本次研究發現,在年輕宮頸癌患者中,上述因素與患者的預后無明顯相關性(P>0.05)。
綜上所述,在年輕宮頸癌患者中,鱗癌占有較高的比例,但是非鱗癌的淋巴結轉移率高,且預后較差,所以要充分考慮患者的危險因素,加強輔助治療和隨訪,從而改善患者預后。
參考文獻
[1] 張英,鄧麗娜,徐傳彬,付清梅. 35歲以下宮頸癌患者術后復發的危險因素及其分子病理特征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2018,33(13):2896-2899.
[2] 駱惠萍,李畢華,駱秀春. 宮頸癌年輕患者臨床特征及其預后影響因素分析[J]. 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8,14(04):464-469.
[3] 楊凌云,王紅靜,賈西彪,王平,何躍東,郄明蓉,李寧蔚. 35歲以下年輕宮頸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分析[J]. 廣東醫學,2012,33(18):2802-2804.
[4] 李建紅,王培蘭,肖鵬,王宇. 老年宮頸癌的臨床病理特征分析及預后影響因素探討[J]. 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7,36(07):2775-2780.
[5] 李青梅,魏芳. 年輕宮頸癌患者臨床特征及預后Meta分析[J]. 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4,8(02):24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