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淑
摘 ?要: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更是一種教學藝術。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優化課堂提問的方法、過程、內容、途徑、角度,通過科學的課堂提問,多角度、多層次地調動學生學習的內動力,加強教與學的和諧互動,充分發揮提問的有效價值,從而極大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真正激發學生的思維。
關鍵詞: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提問;技巧
英語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習慣和能力。課堂提問是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師生雙邊活動最基本形式之一。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提問的技巧對啟迪學生思維,主動地掌握知識,培養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優化教學課程,提高教學質量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英語課堂提問的有效策略
有效教學是在學生“想學”的基礎上展開的,教師要十分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為了切實提高提問教學的有效性,使教師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務必在課堂教學中明確提問的目標性,注重提問的藝術性,突出提問的主體性。
1.提問應富有啟發性。教師要善于提一些學生在所學內容中找不到現成答案,而又與所學內容關系十分密切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思考和求知欲,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引起學生的探索活動,并在探索活動中培養創造力。為此,教師必須從教材和學生心理特點出發,引人入勝地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用科學、藝術、生動的語言,吸引學生去積極思維。
2.提問應有針對性,注意對象的選擇。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認真備教材.更要備學生選對象根據提問內容的難易程度,選擇確定不同的對象,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參與課堂并獲取所需信息。因此教師每堂課要精心設計所提問題的角度和深度,面向全體學生。
3.提問應有靈活性,及時調整對象。教師在提問對象的選擇上須做到“點面結合”,不能只顧及舉手積極的同學,也要兼顧相對“安靜”的同學。“教師在課堂提問時要察言觀色,機動靈活地調整提問對象.決不能言詞粗暴、冷嘲熱諷,甚至埋怨學生課后沒復習、上節課沒注意聽講等,否則將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使其產生反感和抵觸的情緒。
4.提問應充分利用評價,以鼓勵為主。評價不僅是對學生回答正確與否的反饋,更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營造和諧課堂氛圍的重要手段。在英語教學課堂上應減少抱怨,多些寬容,多給學生鼓勵,及時給予恰當的表揚。教師可以用一些表揚性的語言如“wonderful”“well done”“very good”“a good job”等單詞來激發學生回答問題的欲望,以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5.提問應注意速度。要提高課堂的效率和質量.教師就要注意培養學生快速地回答問題的習慣。在一般情況下,難度不大的問題一人答不出來.不要等待,應立即叫另一個學生。等第二個學生答過后,再讓第一個學生重答一遍。要抓緊每分每秒,讓學生反復多練。只有這樣才能保持緊張、積極的課堂學習氣氛,集中學習的注意力,培養學生流利的口語能力,發揮課堂提問的優越性。
二、英語課堂提問要注意的問題
1.提問方式應有藝術。教師提問時要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可以提問單個學生、分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形式都能使學生活躍在各種問題之中,促進課堂教學。教師提問時要結合語言背景,建立真實語境,運用幻燈片、投影儀或簡筆畫等輔助教具進行提問,讓學生聯系實際,發揮聯想,開展真實的語言交際。
2.要做好班級常規的管理。英語教師要掌控好整個課堂,管理好整堂課學生的紀律。對于提出的問題,要善于觀察全班學生是否都在積極地思考問題和主動地回答問題。如果有開小差或打瞌睡的現象,教師應有隨機應變的能力,要及時管理學習積極性較差的同學,讓他們更有效的參與課堂活動,提高學習效果。
3.提問要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盡量讓全體學生都能參與課堂,這樣能增強學生回答問題的信心,也為下一步提問更難的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提問的問題一定要依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來設問。如果問題太容易,學生不動腦筋就能輕易回答,這當然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智力的開發。相反,如果問題過難,超出學生的實際承受能力,學生望而生畏,也會挫傷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提問內容上要處理好難與易的關系,從而達到課堂提問的目的。
三、培養學生自身提問能力
1.訓練學生敢于提問的膽識。學生天生好奇,對任何事物都會產生興趣和許多問題,英語也不例外。可是我們學生為什么提不出問題呢?很大程度上是我們的學生不敢提問。因此,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要致力于創設一種和諧的問題環境,使學生有提問的膽識和勇氣。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根據自信心的形成特點,打破學生自卑心理和疑問狀態,激發“我能行,我提的問題真棒”等自信心的意識,從而樹立學生提問的自信心。
2.讓學生養成樂于提問的習慣。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征,抓住英語思維問題的特殊性進行有效教學,促使學生養成提問的習慣。在英語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對教材靈活應用,使學生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促使下,激發問題興趣,從而養成提問的習慣;增強質疑意識,促習慣提問。良好的提問習慣是在日積月累的不斷質疑中形成的。在英語教學時要抓住學生好奇好問的心理,鼓勵學生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增強學生質疑意識,從而形成提問習慣。
3.培養學生善于提問的技巧。英語教學過程中,滲透提問的方法與技巧的培養尤為必要,這樣才能“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漫”。比如可以觀察提問,借助觀察學生能從英語學習中發現問題。其次,學生可以聯想提問。學生善于想象與聯想,卻不會運用去發現、提出問題。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設一種情景,讓學生在思考中就某一事物而聯想到與其有關的其他事物。最后可以歸納提問。
總之,課堂提問不僅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更是一門教學藝術。英語教師一定要善于靈活運用這一有效手段,在課堂教學中適時、適度、適量、有序地進行提問。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興趣,調節教學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提高和收獲,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促進師生有效互動,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趙鈴俐《課堂提問藝術》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2]周斌《課堂教學管理》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