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幼兒教育要“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其語言理解能力”。通過不斷的實踐研究,筆者發現,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幼兒園一日活動可以培養幼兒的良好傾聽習慣,具體策略如下:
一、通過組織游戲活動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 多樣的游戲活動是幼兒十分喜愛的,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設計或組織一些游戲活動,有意識地促進幼兒傾聽習慣的養成。如“點名”游戲,教師點名幼兒答,也可以幼兒點名幼兒答,等等。在游戲中,教師要求幼兒仔細聽,比比誰的耳朵靈,能一次聽清自己的姓名。教師可以有規律地點名,也可以打亂順序點名,還可以無規則地點名,從易到難、從慢到快。一般來說,幼兒對這種點名方式很感興趣,每次都會安靜地聽是否點到自己的名字,這樣堅持下來,他們就會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餐前、睡前故事也是培養幼兒傾聽習慣的好方法。一方面,在故事的選擇上,教師可以通過調查問卷、集體教研、個別訪談等方式,深入了解各年齡段幼兒的傾聽能力,分組搜集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故事,并將之進行分類整理,做到不同班級的故事月月有主題。教師在選擇故事時,要有針對性,讓幼兒每天都有新鮮感,愿意傾聽。比如,小班的孩子年齡小,容易分散注意力,教師可以選擇他們喜歡的動物故事,如《咕咕雞捉小蟲》《狐貍和小兔》等;中班的孩子聽起情節連貫的故事來非常起勁,教師可以選擇《我的幸運一天》《老鷹和小鳥》等故事;大班的孩子對神話故事中人物的神奇技能非常感興趣,但對歷史故事缺乏興趣,教師可以把歷史故事與神話故事結合起來講。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來講故事。如小班的孩子保持專注的時間短,教師可以給他們播放視頻故事;中班孩子同伴間的交往不足,但崇拜老師,教師可以自己給孩子們講故事;大班的孩子擅于自我表現,教師可以讓幼兒自己來講故事,并評選“每周之星”“故事大王”等。
二、通過堅持強化促進幼兒傾聽習慣的養成 教師要在一日活動中持之以恒,讓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得到不斷強化并逐步形成自覺的行為。為此,教師要堅持做到以下幾點:(1)創造幼兒傾聽的環境。幼兒的模仿能力強,語言發展快,教師要抓住機會,多與幼兒交流。(2)關注幼兒感興趣的話題。教師要善于捕捉幼兒關心的話題,因為他們關心的話題往往是他們感興趣的。(3)學會傾聽。教師要做幼兒的聽眾,耐心、認真地傾聽幼兒的述說,并對他們所說的內容表現出興趣,這也是在潛移默化之中給幼兒樹立傾聽的榜樣。(4)及時評價和鼓勵幼兒的傾聽行為。幼兒喜歡得到表揚,教師的鼓勵可以激發孩子傾聽的積極性。
三、在家園合作中持續培養幼兒良好傾聽習慣 培養幼兒良好傾聽習慣,需要家庭和幼兒園的密切配合。幼兒園可以通過“家長學校”、班級QQ群、微信等方式,積極向家長宣傳培養幼兒良好傾聽習慣的重要性,介紹傾聽習慣培養的要求、內容、方法等,并及時與家長溝通和交流,做到家園共育。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家長每天在餐前、睡前為孩子講一些小故事,或者讓孩子講一講自己在幼兒園中的表現。在孩子講述的過程中,家長要認真傾聽,并及時給予回應。這樣,孩子就能夠進行模仿,從而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當然,教師還要引導家長注意為孩子營造寬松和睦的家庭氛圍,為孩子創造更多與家人、同伴等相處和學習交流的機會,使之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王敏,黃岡市黃梅縣幼兒園,湖北 黃岡 438000)
(實習編輯:祝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