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強體魄,德育塑靈魂。小學生的主體意識、價值意識剛剛萌芽,需要對他們施以德育,更好地促進他們的發展。教師將德育融入小學體育課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提高認識
德育是學生需要終身進行的心靈成長與價值養成課。包括體育在內的每門課程、每項活動都有進行學生德育的目標任務,都應著重培養學生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習慣,教育學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心中有祖國。體育是開展德育的重要途徑。體育教學中含有德育的時機、內容。比如武術課程,既是文化發展起源課,也是愛國主義教育課,還是技術動作規范課。小學體育教師要將德育融入體育教學工作的點滴中去,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
二、增強本領
學習本源。體育教師要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學習,并努力將之轉化為開展德育的資源。同時,教師還要善于發現生活中的德育素材,讓德育貼近生活實際,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德育更深入人心。學習方法。體育教師要向前輩學習,向其他任課教師學習,學習他們開展德育工作的有效經驗和做法,并在實踐中總結和形成個性化的教學方法。研究學情。體育教師應該注重研究學情,尊重學生道德意志發展的一般規律,研究年級學生群體所處的成長階段、學習環境、外部環境等,從中掌握學生成長發展的規律、個體特性需求、外部環境變化趨勢和學校教育實際,以便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意志觀念。
三、抓好融入
將德育融入課程設計。體育教師把要德育目標作為每次體育課設計的重要內容,在備課時精心策劃;要結合學情備課,根據授課對象和學情進行教學設計,將該水平階段學生能夠理解的德育內容加入教學設計中,使教學更豐富;要在傳統體育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挖掘素材,結合國家和社會對當代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要求和學校德育規范,創新教學設計,使德育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說教,而是通過體驗來使學生獲得感悟。
將德育融入教學管理。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把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文明禮貌規范等落實到具體的教學情景中。首先,要把德育融入課堂常規。課堂常規是體育教學的基本內容,學生每節課必練。課堂常規的教學內容豐富,包括思想品德、組織紀律、行為習慣、文明禮儀、安全規范等一系列內容,它是德育融入體育課堂的載體。體育教師在上課伊始,就要將課堂常規進行講解示范,通過不斷地循環教學,使課堂常規的內容在學生腦海中形成印記,提高學生的認識,促進其習慣的養成。其次,要把德育融入教學環節。體育課的教學內容豐富,既有趣味活動,也有競技比賽,每一個教學環節中都要有德育的滲透。在趣味活動中,教師可鼓勵學生團結合作、互幫互助;在競技比賽中,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紀律意識、競爭意識、團隊意識,培養學生頑強拼搏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意志。
將德育融入學生考核。教師要把學生的品德培育、習慣養成等作為體育教學考核的重要內容,細化操行評定,引導學生爭做品學兼優好少年。如每次課前課后點名報數,培養學生守時誠信、不遲到早退的良好習慣;對積極參與、樂于助人、堅強勇敢、團結協作等表現突出的學生進行表揚,并鼓勵其他學生向其學習;邀請課堂表現良好的學生擔任班級管理員,協助教師管理班級事務等。
(呂彩宏,深圳市龍崗區平湖實驗學校,廣東 深圳 518000)
(實習編輯:祝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