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經濟轉型,企業(yè)間的競爭更加激烈,面臨充分競爭的行業(yè)狀況,產能嚴重過剩,融資難,人才缺等問題。企業(yè)為了生存,一方面努力拓展市場,增加收入;另一方面降低成本,減少支出。成本作為市場經濟客觀要素,加強成本管理,降低成本,對于企業(yè)自身發(fā)展,對于國民經濟的增長都是舉足輕重的。成本管控一直是企業(yè)財務管理重要內容,尤其生產型企業(yè),建立一套全面的、符合企業(yè)實際情況的成本管控體系,對于提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至關重要。開源節(jié)流是企業(yè)管理核心,成本管控屬于節(jié)流這一環(huán)節(jié)。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本文對于成本管控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改進做了說明。
關鍵詞:成本管控;問題;改進對策
中圖分類號:F426;F406?72??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
2096-3157(2020)01-0168-02
一、企業(yè)成本管控的意義
制造業(yè)企業(yè)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對于企業(yè)成本的管控一直是永恒不變的重要內容。
成本管控是指企業(yè)生產經營過程中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決策和成本控制、業(yè)績評價等管理行為的總稱。
成本核算就是成本會計對產品的成本進行歸集并分配到對應的產品上,構成產品生產成本;成本分析是根據制定的成本目標與實際成本各項目進行比較,分析各成本項目差異及原因;成本決策是指根據掌握的各種決策成本對各種備選方案進行分析比較,從中選出最佳方案,成本決策主要包括可行性研究中的成本決策和日常經營中的成本決策。
成本控制是通過分析后對實際成本差異項目進行改進,控制在目標范圍內,就是為了降低企業(yè)成本而千方百計地采取各種相應手段與方法,達到企業(yè)成本最小化;業(yè)績評價是對企業(yè)一定經營期間的經營業(yè)務和財務狀況作綜合評判。成本管控是企業(yè)實現價值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企業(yè)進行各項工作都會產生成本費用,管理成本、降低成本可以增強產品的競爭力,擴大市場占有率,提高企業(yè)盈利,增強企業(yè)實力。
二、企業(yè)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1?成本管理的意識薄弱
傳統的生產企業(yè)并不是很重視成本管理,多數停留在粗放成本核算的階段。主要表現在,一方面,成本項目分類不夠明細準確,對于主要材料及工藝沒有按照類別單獨列示。另一方面,部分企業(yè)不進行成本管理,只注重市場營銷管理。實際上從開源節(jié)流的管理策略來看,開源屬于銷售管理,節(jié)流屬于成本管控,兩者同樣重要。
2?企業(yè)成本管控方法落后,沒有充分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
成本管理人員專業(yè)水平及計算機運用能力培養(yǎng)沒有跟上時代發(fā)展,沒有吸收現代先進管理知識。一方面,表現為庫存管理人員信息化程度低,對于ERP工作原理及實務操作不理解不熟練;另一方面,會計核算分析系統信息化程度低,手工賬難以勝任規(guī)模企業(yè)的成本核算、分析,成本核算不準確。
3?不重視供應商管理,缺乏科學的采購計劃和銷售預測
原材料、產成品庫存量大。沒有科學的測算物質需求量、購貨周期、庫存量,采購物資過于隨意,不根據生產銷售周期進行采購,導致材料積壓;生產計劃未能結合實際的銷售和市場情況,盲目安排生產,導致產成品積壓等。以上兩方面引起存貨不正常增加,大量占用營運資金。原因在于企業(yè)對供應商管理不重視,對供應商資質、上游產品的行業(yè)、供需情況等沒有充分的了解。
4?成本核算不準確
生產成本核算混亂。產品生產成本中主要材料占成本的比重大,但是傳統企業(yè)不重視對主要材料進行分析?成本項目分類不科學,生產成本不夠明細。單位生產成本是個合計數,沒有具體到各個材料及成本項目,沒有可比性,找不出具體的波動環(huán)節(jié)。
5?考核責任不清
沒有根據各崗位相應的職責確定考核責任。生產耗用波動,生產人員不用負責;單位成本過高,采購價格過高,采購人員不用負責。對于這兩種決定生產成本的崗位不進行考核,等于生產成本管理失控。
三、企業(yè)成本管理問題改進對策
1?增強成本管控意識
培養(yǎng)全體職工的成本意識,建立一個人人關心成本的氛圍。全員參與成本管控觀念和手段培訓;各崗位成本管理職責,根據每個崗位的職責范圍及涉及到的成本,確定成本指標,并進行量化,作為目標。培訓工作由人力資源部組織,采購部門及生產部門負責講解。
2?改善成本管控方法
(1)提高信息化程度。成立信息化工作小組,引進ERP管理系統,對原材料、產成品等存貨的收入、發(fā)出、結存進行明細管理。信息化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各個行業(yè)的工作都可以與信息化技術結合起來,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制造業(yè)企業(yè)工作量大,涉及的單據多,更應該引進信息化技術,利用ERP對生產全過程進行控制,既能保證成本核算的準確性,也能減少人工處理的繁雜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全面預算工作由財務部牽頭組織,各部門經理負責本部門預算編制及控制,財務部負責匯總編制全公司預算,控制公司層面的預算指標,并定期匯報給公司管理層。
編制公司全員參與的全面預算,設置公司級預算目標,部門級預算目標,各崗位預算目標。根據工作職責,將預算目標分解到每個崗位,比如:核定生產部經理的責任目標:產品單位成本;測試員工責任目標:測試準確率;生產員工責任目標:產品合格率;銷售部經理責任目標:年度銷售費用;銷售人員:差旅費、業(yè)務招待費;財務部經理責任目標:差旅費、招待費、財務費用等,給各崗位確定恰當合適的指標,根據預算量化指標。每月對于目標完成情況進行分析,找出差異原因,制定措施,改進工作。
(3)利用行業(yè)標桿。由市場部負責搜集行業(yè)數據,尋找行業(yè)標桿企業(yè),確定標桿指標;財務部結合行業(yè)數據進行比較分析,分析差距,與生產、采購等部門進行查找原因;生產、采購部門負責改進各環(huán)節(jié)工作,有計劃改善差距。在企業(yè)發(fā)展中能夠樹立自身行業(yè)標桿,減少彎路的學習方法。標桿指標表示通過努力,企業(yè)可以達到的可成為現實的高度。有利于企業(yè)設定先進、科學、合理的績效目標;減少探索企業(yè)目標的成本,通過不斷分析、學習,融入實踐使企業(yè)技術突破、創(chuàng)新,獲得競爭優(yōu)勢。成本是企業(yè)核心競爭力之一,同樣品質產品,成本低于別人就能獲得更大的市場空間,提高企業(yè)綜合競爭力。
3?加強存貨和采購管理
(1)提高存貨管理人員專業(yè)能力。培訓庫房管理人員的財務知識和電算化知識;培訓采購人員采購管理和談判能力,關注行業(yè)變動信息。運用ERP及IMIS計算機系統,加強生產物資控制,提高存貨核算準確性。結合銷售訂單情況,制定科學材料采購計劃,保持最佳存貨水平。存貨進行ABC分類管理:A類庫存物資數量雖少但對企業(yè)最為重要,是需要嚴格管理和控制的庫存。必須對這類庫存定時進行盤點,在滿足需要的前提下維持盡可能低的安全庫存量,降低庫存水平,加快庫存周轉。B類庫存的狀況處于A類庫存和C類庫存之間,對B類庫存進行正常的例行管理和控制即可。C類庫存物資數量最大但對企業(yè)的重要性最低,這類庫存一般進行簡單的管理和控制。①加強入庫驗收。采購人員和專業(yè)的驗收人員對取得存貨的品種、數量、規(guī)格、質量和其他相關內容進行驗收,與簽訂合同要求不一致的貨物拒絕入庫,退回供應商。②監(jiān)督和檢查。定期檢查人員設置及存貨收發(fā)存流程及單據是否符合存貨管理制度;檢查存貨處置執(zhí)行情況;定期盤點,實物與會計賬核對,重要物資每月盤點,找出差異,短缺找出原因,屬于個人原因,對相應責任人進行追究責任。③完善存貨內部控制制度。根據內部控制要求,錢、賬、物分管,存貨崗位人員與會計、出納應該職責不分離;制定完善的存貨申購、采購、領用審批流程,并嚴格執(zhí)行,定期檢查。
(2)加強采購管理。材料價格是構成生產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企業(yè)并不重視材料供應商管理。通過對供應商的資質、生產能力、財務狀況、歷年的實際履約完成情況等各方面的考察,可以了解其供貨能力能否滿足公司生產經營需求;了解材料質量是否如合同承諾一樣,達到標準,有問題能否及時整改。通過對材料價格管理可以了解成本構成,以及控制點。
4?成本分項目核算、分析
(1)生產成本核算。企業(yè)對生產成本核算項目的分類不科學,不夠明細,一個匯總的成本金額很難讓人與同行產品、同企業(yè)歷史成本等進行比較;分品種、分材料類別、分其它項目進行生產成本核算,可以看到歷史水平中的升降情況,能分析出具體是什么材料出現了問題;對主要材料分類別進行單位耗用核算,通過對主要材料單位耗用進行核算能看出該種材料生產成本升降是耗用方面的原因還是采購價格方面的原因,如果是材料耗用方面的原因可能就和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關,如果是采購價格的原因就是由于材料購進時價格有波動有關。
例如:A企業(yè)的成本核算就分為金額核算和耗用核算,能夠看出歷史期間各期的單位生產成本及單位材料生產耗用情況,從成本表格就能看出與歷史相比,單位生產成本有沒有問題,哪個項目有波動,是價格的原因還是耗用的原因,價格原因可以從采購方面去查問題,耗用的原因可以從生產去查問題,明細的核算使解決分析生產成本問題就非常容易。
(2)期間費用分項目核算、分析。期間費用的核算和分析不容忽視,分項目核算能從歷史各期看出是哪個項目在波動,就能從波動的項目入手查找原因。
(3)虧損產品的退出管理。對于毛利出現虧損的產品,進行盈虧平衡分析,邊際貢獻為負的產品應該結合行業(yè)市場情況進行分析,已經沒有市場,被新進入的產品所替代的產品應該及時退出,停止生產,減少損失。
(4)運用計算機信息系統進行費用管理。費用的管理匹配預算,超出月度預算的項目計算機審批系統不予以通過,須經公司相關領導審批才予報銷。
財務部進行成本及費用核算,分析,生產、采購及其他部門協助改進各自部門相關的成本費用控制。
5?成本管控業(yè)績考核
(1)生產人員考核。產品成本單位耗用與生產人員效率有直接關系,效率高則生產耗用降低,效率低則生產耗用升高。比如:A企業(yè)是光纖生產企業(yè),光纖預制棒作為生產光纖的主要材料,生產效率高則光纖合格率高,則光纖單位耗用預制棒就低,在采購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單位光纖生產成本金額就低。將生產人員的績效與單位產品的耗用結合起來,有利于生產效率的提高。
(2)采購人員考核。材料采購價格是通過采購人員與供應商進行談判決定的,在單位生產耗用量不變的情況下采購價格高則單位生產成本高,采購價格降低則單位生產成本降低。所以將生產成本與采購人員績效考核結合起來,有利于生產成本的控制。
(3)銷售人員考核。銷售費用尤其是業(yè)務費用與銷售部人員的績效考核結合。
(4)其他管理人員考核。其他管理人員的績效考核與各自的費用預算結合。
人力資源部根據公司年度預算及管理目標,下達各部門相關年度任務,并進行季度、半年度、全年度進行考核,與年終獎金掛鉤。
參考文獻:
[1]謝梅?制造業(yè)企業(yè)成本管控研究[J].經貿實踐,2018,(17):178~180
[2]羅衛(wèi)鋒?制造業(yè)企業(yè)成本管控研究[J].經貿實踐,2018,(12):32~33
[3]史菜花?制造業(yè)企業(yè)成本管控研究[J].經濟縱橫,2018,(18):189~191
作者簡介:
鄭瓊,供職于成都中住光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