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浩 劉春簾 蔣竺含
摘 要:隨著網絡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網絡因素開始影響大學生觀看電影的選擇。新媒體平臺的不斷發展不僅使電影有了更廣闊的市場,還讓電影網絡評價開始成為大學生選擇電影的因素。本文試圖通過對電影《少年的你》進行研究,探究網絡評價對大學生觀影意愿的影響,了解網絡評價的運作模式,揭示網絡評價的影響,研究網絡評價對票房是否有顯著影響。
關鍵詞:網絡評價;大學生;《少年的你》;網絡社會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看電影已經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休閑娛樂方式,大學生更是其中的主要消費群體。
2019年10月25日,由易烊千璽和周冬雨主演的電影《少年的你》在各大院線上映,廣受關注。本次通過該影片研究網絡評價對大學生群體觀影意愿的影響程度,并在此基礎上揭示大學生對電影網絡評價的關注度與依賴性,探討網絡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電影網絡評價的概念及相關特征
(一)電影網絡評價的概念
目前網絡上的電影評價方式主要分為電影評分和電影評論。
電影評分作為現在許多電影網站的標配功能,以Imdb為例,當普通影迷投票人數遠大于專業工作人員投票人數的時候,影片的得分可以比較客觀地反映影片的質量。通過大數據來反映一個可以量化、較為客觀的電影評價,這也是如今許多電影評分機制依據的基本原理。
電影評論,簡稱影評,是對一部電影的內容的分析和評論,包括導演、劇本、鏡頭和演員等等。
(二)電影網絡評價的特征
進入互聯網時代,普通大眾可以接觸到許多之前無法接觸到的事物,可以傳播許多之前無法傳播的觀點。網絡上的電影評價便是這樣一種新的觀點傳播方式,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數據體量巨大、數據來源繁多、代表性強、評價方式多樣化、互動性強、評價方式簡捷化、內容質量不穩定。
二、大學生觀影現狀
(一)調查對象
為了調查大學生對電影網絡評價的關注度和依賴性對觀看電影意愿的影響,我們采用的是網上問卷法,采訪對象幾乎涵蓋各個高校。本次問卷共設置兩個方面: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調查,第二部分是現狀調查。本次研究共有184份問卷調查,其中有效問卷182份,有效率99%。通過問卷調查發現,73%的學生會根據網絡評價觀看電影,17%的學生不會。
(二)調查結果
在本次問卷中,填寫人數占比例最多的為大三學生,占有59.89%大二占有20.33%,大一占有10.44%,大四占有9.34%。在專業領域上,各個專業都有所涉及,其中理工科學生所占比例最大,文史哲學科次之。看過電影《少年的你》所占的人數比例為34.07%,其中,因為電影團隊包括導演、主演等去觀看《少年的你》的人數最多,其次是電影題材,再次是該片的網絡評分。而不觀看此電影的原因,大部分為沒時間和沒興趣去看。根據問卷數據,大學生經常觀看網絡評價的網站所占比例最多的是豆瓣,其次是微博,再次是淘票票,然后是貓眼,最后用微信小程序和其他的評分網站。絕大部分同學不評分,也不寫影評,只有遇到自己感興趣的電影或者自己想評分的電影才會評分寫影評。有72.35%的同學會因為評分網站上評分高而產生興趣去觀看電影。電影評分和影評還有根據喜好的推薦影響學生是否選擇觀看電影的程度幾乎等同。
(三)大學生查看電影網絡評價的方式和渠道
互聯網憑借自身優勢以及廣泛的受眾群體,為網絡影評的發展提供了眾多各具特色的發布平臺:首先,是綜合性門戶網站開設的影評論壇,如新浪娛樂頻道;其次,是一些專門的電影論壇,如豆瓣電影;再次,一些提供在線選座功能的電影購票應用,如淘票票。同時,社交網絡也成了影評愛好者的發布陣地,例如微博和微信,通過互動實現了多級自由對話的可能。
(四)大學生對電影網絡評價的關注度
關注度,是指社會群體對某一事物的關注程度。公眾對電影網絡評價的關注度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其對電影的消費決策。大學生在瀏覽網絡評價時,往往會關注電影的評分、評論數量、評價方向、評價屬性以及有影響力人物的評價。
從調查數據的相關性檢驗可以看出,電影網絡評價的可信度與大學生是否選擇觀看電影具有顯著相關性,可信度越高,看電影的幾率越大,因此得出大學生對電影的網絡評價關注度較高。
(五)大學生對電影網絡評價的依賴性
電影的網絡評價是影響消費者決策的重要因素之一。由調查數據所得,大學生依靠電影網絡評價去觀看電影《少年的你》所占人數只有15人,占比約為8.24%,因此大學生對電影網絡評價的依賴性較低。
另外,不同的評價會對消費者的決策產生不同的影響。對電影的正向評價越多,越利于消費者的購買決策。這也提示電影制作方,要重視消費者對電影的網絡評價,思考如何引導消費者進行更多的正面評價以提高電影的口碑。消費者也要思考如何在大量的網絡評價中辨別真實評論與虛假評論。
三、電影網絡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網絡言論的自由性及網絡環境的寬松性使得人人都可以在網絡上發表評論,網絡評價的真實性難以判斷。目前電影的網絡評價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如票房與網絡評價不成正比的現象;水軍在網絡上刷評價現象;個人主觀評價的誤導性等。
首先,對于票房與網絡評價不成正比的現象,其產生的根本原因是電影本身質量差。其次,對于雇傭水軍刷評價的現象,是電影制作團隊采取不正當競爭手段產生的結果。最后,個人主觀評價的誤導性源于消費者自身的價值觀和價值判斷,不同的文化背景、社會階層、年齡、性別、喜好等等都是導致個人主觀評價不同的原因。消費者的主觀性是最不可控的因素。
四、結語
通過調查與分析,我們得出如下結論:網絡評價對大學生觀影存在顯著影響,大學生對網絡評價的關注度較高但依賴性較低,網絡評價可信度越高,越會加強大學生的觀影意愿。
然而在新媒體時代,網絡評價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并且引導大學生理性根據網絡評價觀看電影可以成為今后的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朱子驥.論網絡評價對電影票房走勢的影響[J].西部廣播電視,2019(21):118-119.
[2]常恒.國產動畫電影網絡口碑傳播模式、問題與對策[J].傳媒,2018(06):76-78.
[3]陸瑤.差評會毀掉電影作品嗎——網絡電影輿論對中國電影生態的影響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7,8(14):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