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
摘 要:在戲劇表演過程中觀演雙方的互動和節奏的把握質量會直接影響到整個戲劇演出的效果。在實際表演中很多演員為了在舞臺上更好的呈現作品的情感、帶動觀眾的情緒都會重點注意互動和節奏的把握。本文通過分析戲劇表演中的觀演互動內容和節奏把握內容深入了解戲劇表演中觀演雙方互動及節奏把握的方法,希望能夠給表演者帶來一些幫助。
關鍵詞:戲劇表演;觀演雙方互動;節奏把握
引言
戲劇表演就是指舞臺上的演員通過動作和舞蹈等形式表達出來。戲劇表演過程中會涉及到很多因素,其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就是觀演雙方互動節奏。在戲劇表演的時候觀眾能夠給予一定的支持和活力。戲劇演員要想調動觀眾的情緒就需要通過自己的表演節奏來帶動觀眾。
一、戲劇表演中觀演雙方的互動及節奏的把握的重要性
戲劇演員在進行表演的時候能夠正確把握舞臺表演節奏能夠提高表演的效果。本文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對戲劇表演中觀演雙方的互動及節奏的把握的重要性進行分析:
1、戲劇表演中觀演雙方的互動及節奏的把握能夠更好的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演員在進行戲劇表演的時候要想順利的進行就需要準確的掌握表演節奏和觀演雙方的互動。例如:在戲劇表演高潮的時候演員會把自己的節奏加快,這樣能夠更好的推進表演進行。
2、戲劇表演中觀演雙方的互動及節奏的把握能夠準確的表達人物的感情
戲劇演員在進行舞臺表演的時候一定要準確的表達自己飾演人物的情感,情感的把握需要通過節奏來表現出來,演員通過合理的節奏展現就可以達到提高表演感染力的目的。
3、戲劇表演中觀演雙方的互動及節奏的把握能夠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
演員在進行戲劇表演的時候,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這些性格特征可以通過節奏的快慢表現來展現。演員能夠通過把握戲劇舞臺節奏的方式更好的塑造戲劇人物的形象。
二、戲劇表演中的“觀-演”關系
1、“觀-演”關系的概念
“觀-演”關系就是在戲劇演出的時候觀眾和演員之間的關系,也可以理解為在創作過程中,創作者和欣賞者之間的關系。創作者的范圍非常廣,除了作者之外還包括導演、舞美等一系列的創作人員。在戲劇表演進行的時候整個戲劇藝術的核心就是演員和觀眾。
2、“觀-演”關系
“觀-演”關系是觀者和演者之間非常重要的關系之一,沒有觀眾的戲劇是沒有生命的戲劇;不受觀眾感興趣的戲劇也就沒有其真正存在的意義。觀和演之間兩者互相聯系、互相制約。在觀演關系中演員的作用主要體現為以下幾方面:第一:戲劇作品,戲劇作品就是以演出為主的戲劇創作活動,沒有創作活動,戲劇就沒有辦法進行演出;第二就是戲劇演出活動決定了戲劇的消費方式,所有能享受藝術的人都是有一定修養的人;第三就是演員的演出能夠給觀眾提供一個消費的動力。
觀眾雖然不是戲劇表演中最重要的那部分,但是卻是戲劇表演中不可忽視的要素之一,觀眾是實現戲劇功能的重要途徑。戲劇中的“觀-演”關系就是創造-共享的過程。在觀-演關系中,雙方都是以自己為主存在著。演員演出的目的就是為了觀眾,沒有觀眾,戲劇就是不完整的狀態。
在觀演的過程中,觀眾的接受程度體現了改戲劇存在的意義,創作戲劇就是為了引起觀眾的注意力,戲劇只有在觀眾的欣賞中才能有更多的美學價值。如果把戲劇創作看作是一個生產過程,那生產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觀眾的需要。觀眾對戲劇的喜歡程度能夠決定戲劇創造的方向。“觀眾”是一個集體的概念,一般在戲劇創作過程中觀眾都會以旁觀者的身份來了解作品的意義,不能真正的介入到劇情中。戲劇的創作會影響整個戲劇被人們的接受程度,同樣戲劇的接受程度也影響著創作人對戲劇的創作。
3、戲劇“觀-演”關系的特質和內涵
戲劇是一個表現性非常強的藝術形式,在戲劇表演的時候戲劇的演員和觀眾是在同一空間中。對于觀眾來說,戲劇具有其他藝術形式沒有的屬性,這個屬性就是“現場性”和“現在性”。演員和觀眾能夠通過表演的形式進行交流,一起進入到溝通的狀態。表演者和觀眾發出的反應屬于偶發性反應。
戲劇表演上的很多東西都是虛擬的,演員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打扮來進行展示,在展示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改一下聲調,換一個“靈魂”,但是無論怎么變都不會離開舞臺,這樣演員在演出的時候不僅能夠改變傳統戲劇的觀念,還能突破觀眾和演員之間的距離。戲劇活動屬于一種綜合性的活動里面包含很多的藝術方式,例如:文學、音樂、表演等,最終以戲劇為旨歸。戲劇自身的特性決定了戲劇消費活動的復雜程度。另外戲劇在表演的時候還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所以不能向其他藝術形式一樣展現出來,一定要和同一空間的觀眾在一起進行表演。戲劇表演的時空限制有的時候也導致戲劇不能在真實的世界中展現出來。例如:在傳統的中國戲曲里面,表演者就可以通過有限的舞臺表演展現出高超的技藝,一會兒讓觀眾在險峰中穿梭,一會兒在行舟上乘坐,給予觀眾一定的想象空間。戲劇表演的虛擬性還能讓表演者在表現藝術的時候更加的自由,這種虛擬性在展示的時候一定要和實際的表演結合在一起。例如:在表演騎馬的過程中,馬雖然是虛的,但是表演者拿著的馬鞭確實真的,所以要想讓表演者的表演更讓觀眾接受,就需要在模擬動作的時候更加符合生活的客觀邏輯,除此之外表演者還可以根據觀眾的實際生活經驗和觀眾達成一種默契,這樣才能把所有的表現細節全部都展現出來。
三、戲劇表演中的觀演互動
戲劇表演過程是一個表演者向觀眾傳遞情感的過程,在表演的時候觀眾會成為主動接受信息的人,觀眾的表現程度能夠體現出戲劇表演本身的時代特征和人文特征。戲劇表演中的觀演互動是人們觀看表演的推動,同時也能表現觀眾和表演者的關系。戲劇表演中的三角反應能夠直接影響整場表演的結果。三角反應主要包括:觀眾給表演者的反應;觀眾對整個表演空間的反應;觀眾和觀眾之間的反饋。觀眾給表演者的反應主要有掌聲、情緒等,這些掌聲和情緒會直接影響到演員表演的信心。觀眾對空間的反饋也會影響整體的表演,有的時候表演者會在比較大的空間進行演出,但是觀眾卻很少,這樣也會影響到表演者的熱情。觀眾和觀眾之間的反饋也會影響到表演者的信息,觀眾在觀看演出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狀態都是不由自主的,觀眾的狀態也會影響到身邊的人,有一定的渲染作用。觀眾和戲劇表演演員之間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觀眾的行為會給表演帶來動力,讓表演變得更加的精彩。
四、戲劇舞臺表演中對節奏的把握分析
為了更好的表現戲劇舞臺表演的效果,戲劇演員在進行表演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把握:
1、準確把握人物的語言節奏
演員在進行表演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人物的語言,戲劇演員在進行舞臺表演的時候一定要先仔細的分析劇本,深入了解任務的性格特征和語言特征,只有通過了解才能在舞臺上更好的把任務特色展現出來,讓塑造的形象更加的生動。
2、保證人物肢體節奏的協調
演員在進行戲劇舞臺表演的時候除了掌握語言節奏之外還需要保證人物肢體語言的協調,只有準確的把握人物的肢體語言和肢體節奏才能更好的發展故事的節奏,提高戲劇舞臺表演效果。
3、準確的把握戲劇的整體節奏
一臺戲劇舞臺成功的關鍵就是準確的把握戲劇的節奏。合理的把握節奏不僅能夠保證肢體節奏和語言節奏的準確性還能全面把握人物的準確性。在塑造人物的時候還需要先了解整個表演的構思,這樣就可以保證語言和肢體之間的合理性。
五、戲劇表演節奏的把握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在戲劇表演的時候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除了觀眾之外,節奏的把握也非常的重要。在把握互動節奏的時候需要注意:
1、戲劇表演節奏把握時需要注意觀眾情緒對表演節奏的反應
在戲劇演員表演的時候觀眾的反應就是對表演者最真實的感受和反饋,舞臺上的演員也需要根據觀眾的情緒隨時做出調整,例如:當觀眾情緒比較激動的時候,表演者需要給予觀眾一些反應的時間,不能在觀眾鼓掌的時候急著搶節奏,這樣觀眾就不會錯看一些表演;當觀眾情緒低落的時候,表演者需要更加的熱情,用自己的熱情帶動觀眾的情緒。在表演一些悲傷情緒的時候為了不讓觀者一直處于悲傷的環境中,觀眾在表演的時候可以適當的進行轉換,在不改變原有表演情調的基礎上淡化悲傷的情緒。戲劇表演者還需要注意在觀眾觀看表演的時候一定要讓觀眾看到作品本身的內涵,而不是之沉浸在情緒中。
2、戲劇表演節奏把握時需要注意觀演互動中的節奏調節
在戲劇表演中演員和觀眾之間是相互依賴的,要想更好的和觀眾產生共鳴就需要科學的控制互動節奏。在表演的過程中演員需要及時的調整自己的情緒,這樣觀眾才能跟著演員的思路走,演員在引導觀眾的時候還要注意調節表演方式,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表演的劇情上。另外還需要展開話題討論,以此來調動觀眾的積極性。為了更好額激發觀眾參與的欲望,戲劇演員還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烘托現場的氣氛,讓表演變得更加的真實。
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更好的了解觀眾情緒和審美特征,戲劇演員需要在表演的時候盡可能的傳遞一些正能量,以此達到價值輸出的目的。表演者在表演的時候也需要盡可能的放松,在表演之余仔細觀察觀眾的反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提高演員對現場的掌控能力。
參考文獻
[1]項陽.戲劇表演中潛臺詞對人物形象塑造的意義[J].戲劇之家,2015(03):32.
[2]何二紅.如何做好戲劇表演中任務形象的塑造[J].大眾文藝,2015(13):161-162.
[3]劉柳.當代戲劇表演藝術中“互動”的魅力分析--兼論《戲劇表演藝術》[J].染整技術,2018(10).
[4]邵宇.淺析當代戲劇表演藝術中“互動”的魅力[J].大眾文藝,2018(19).
[5]向群.戲劇表演藝術對音樂舞臺表演的影響研究[J].當代音樂,2017(21).
[6]陳剛,太清華.戲劇表演中的觀演互動與節奏把握[J].戲劇之家,2014(7).
[7]姚春宏.戲劇表演中臺詞的節奏與情感表達[J].大眾文藝,2014(03):168.
[8]劉嵐斌.試論形體語言的特性及其在戲劇表演中的作用[J].科技創新導報,2008(1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