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敏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較以往有了顯著提升,對于精神層面的需求越發旺盛。在當前精神文化生活中,戲劇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透過戲劇,不僅可以傳承我國優秀的歷史文化,而且還可以將人們生產生活當中的內容以凝練的方式體現出來,對于人們更好的感受生活具有重要意義。在社會發展推動下,實際形成的戲劇類型非常多,不僅滿足了人們多元化選擇的需要,而且還讓戲劇藝術呈現出大發展的良好態勢。對于戲劇而言,導演藝術是一個關鍵性的影響因素,依托于導演的科學指導,可以實現戲劇內容的全面展現,對于深化戲劇藝術的感染力意義重大。
在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組成當中,戲曲是其中一個獨具特色的內涵部分,在風格表現上與眾不同,虛實結合的留白式舞美空間及極簡到極致的一桌二椅,將舞臺上的千軍萬馬帝王將相展現得淋漓盡致。對于戲曲而言,這些中國式舞美在表現上并不是空洞的,也不是沒有章程的,而都是圍繞戲劇導演美學設計編排進行的,這些虛實的物理空間將通過戲劇導演設計,讓演員和時空產生關系,和事件產生關系,從而圍繞著既定的主題將戲劇內容進行全方位的表現。在當前社會發展進程中,戲曲的生命力有了進一步提高,戲曲導演的重要性也在各個層面充分體現出來,可以讓舞臺表演具有更高的質量,營造更獨特的觀演關系,讓整出戲在內容表現上也更具有完整性。對于導演而言,需要對劇本進行創新性的二次表達,需要對舞臺進行顛覆性的二度創作,這樣的作品導演出來才有生命力。這樣可以讓演員在表演活動進行中更具有感染力。無數的戲曲表演實踐證明,通過導演合理的工作,可以讓演員的行動表達與劇情沖突更加吸引人,能夠將戲劇的個性化表達更加透徹。這樣才能讓戲劇的組織與引導更加到位,戲劇藝術的內涵性、核心性、歷史性也才能更好的彰顯出來。
1 戲劇導演發展歷程分析
中國,是一個有著豐富歷史文化的國度,在歷朝歷代發展當中,相繼形成了不同類型的戲劇種類,例如,京劇藝術的形成,就包含了非常多的劇中元素,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而形成,在實際表演當中,表現出的技術性、內涵性是相當深刻的,在京劇演出的過程中,需要有專門的人員對京劇如何組織、演員怎樣表現等進行指導,在舊社會的時候,這種角色的人物一般被稱為班主,班主就負責對戲劇進行整體性的編排,安排哪個演員上場,在哪個環節上需要表現出怎樣的感情來,這些都是需要班主提前與演員進行溝通交流,這對于保障戲曲表演的順利進行,整個過程的銜接性都有著重要影響,可以讓京劇內容在展現當中更好的吸引觀眾,從而讓觀眾在更多的藝術感受當中與演員乃至劇情內容形成共鳴。相比較以往班主表現而言,現代社會戲劇發展的專業性、規范性更加明顯,進入到社會主義歷史階段,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對于戲劇表演提出了更多期待與要求,這些都推動著戲劇表演更加需要“導演”的組織與引導,這些都為戲劇導演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同時,為了更好的活躍我國傳統歷史文化,更加深層次滿足人們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國文化部門對戲劇導演藝術的發展先后出臺了多個支持性政策,這對于戲劇導演人才隊伍的形成與發展都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動作用。進入到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后,傳統戲劇的種類也更加豐富,與全面深化改革等也實現了更加緊密的結合,這對于戲劇導演規范化、快速化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除此之外,在社會發展推動戲劇導演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針對戲劇導演的專業化培養也在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大專院校相繼開設了戲劇導演專業,根據中國戲劇協會的一份調查報告,截止到2018年,在我國大專及以上院校當中,實際開設了戲劇導演專業的學校占比超過了27%,開始的研究生戲劇導演專業也超過了13%,由此可以看出,我國戲劇導演人才在培養上呈現出更加快速的狀態,這對于深化和推動我國戲劇導演事業的發展發揮著重要影響。
2 戲劇導演對于新時期藝術表達的重要性分析
對于現代戲劇藝術而言,在表現內容精彩性的基礎上,更加注重不同環節之間的有效組織,引導者的價值作用也充分體現出來,這些都是對戲劇導演的實際要求。從各種研究資料上可以看出,戲劇表現出的藝術水平,與戲劇導演有著直接性的關系,戲劇導演自身的專業素養也影響著戲劇表達的質量水平。進入到全面深化改革新時期,社會層面的精品戲劇不斷呈現出來,更是對戲劇導演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將戲劇導演的價值作用在各個層面充分體現出來,將戲劇表演藝術更加的豐富與完善,這樣才能更好的推動新時期戲劇理論研究的深入,對于舞臺戲劇實踐等工作的開展也具有重要推動。對于藝術表演而言,為了更好的認識戲劇導演,就需要對戲劇導演對于藝術形成的重要性等進行全面分析,以此來更好的把握戲劇導演的藝術特征。
3 戲劇導演讓藝術形式在表現上更加完整
對于戲劇表演而言,除了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之外,其中還實現了對舞蹈藝術、音樂等的深層次吸收,這樣就需要戲劇導演在參與當中表現出構思的獨特性,需要從藝術的整體性上對戲劇表演進行組織與引導。藝術價值,是戲劇內容在表現當中需要有效把握的一個關鍵,但卻不是唯一,還需要將戲劇作品創作主體的個人內心感情及導演的基本思想等一并融合表達出來。進入到近代以來,戲劇藝術的發展不斷加快,更加注重戲劇導演的實際作用,戲劇導演也融入到了戲劇表演的每一個環節當中,從一定程度上而言,甚至會影響整個戲劇表演的成效,因此戲劇導演表現出了非常高的實際應用價值,而在戲劇表演當中所蘊含的哲理性更需要借助戲劇導演表現出來。例如,廣西戲劇院創作的桂劇《七步吟》是一部非常著名的地方戲作品,在這部作品的整體表現當中,六條簡潔流暢的長條白紗,就能勾勒出落水河畔的唯美畫面和曹植甄氏驚艷俗世的愛情故事。看似簡簡單單的勾勒,卻散發著濃厚的藝術詩意,這些都離不開戲劇導演楊小青的精心組織與合理引導。在這部桂劇表演過程中,觀眾一方面需要對劇中的內容進行深入的了解,一方面還需要與導演的思想向對接,將劇中的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從而進行一定的思索,這樣才能在觀看戲劇的過程中與戲劇導演形成共鳴。從戲劇導演層面看,如何通過構思將鮮明形象表現出來,這是一個重要的追求,進而可以對藝術形象進行高水準的凝練,這樣藝術形象在表現上會更加的吸引人,表現出的傳統文化內在氣息也更加濃厚。除此之外,戲劇導演對于戲劇作品在具體處理上,并不是隨性而為,而是需要將基本的美學原則融入到其中,這樣才能將戲曲藝術的寫意性特征進行有效的表現,也才能將內容的傳神和程式化的表達緊密結合起來,在這些方面的基礎上可以將表演的實際風格與作品特色確定下來。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對于整體性的舞臺表演而言,戲劇導演進行的創造具有重要意義,在戲劇表演當中,需要戲劇導演參照寫意性的美學準則將所有的劇情內容進行科學安排,進而將相關的情感價值融合到其中,這樣才能讓程式化的戲曲表演更具有魅力。
4 戲劇導演讓藝術創造表現出更加明顯的差異性
通過對不同類型的戲劇作品表演進行分析可以看出,戲劇導演藝術特征在表現上越來越明顯,藝術形象在表現上的完整性是一個重要方面,同時,在進行藝術創作當中也會受到不同類型因素的影響,從而將差異性特征進行了很好的表現。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戲曲導演的藝術創作會受劇種因素的約束
從戲劇的本質上分析可以看出,戲劇劇本始終屬于劇種劇本的范疇,方言是戲劇表達的主要語言方式,而通過方言可以看到戲劇完全與地域性緊密聯系在了一起。戲劇導演在對戲劇內容等進行分析和研究的過程中,需要對戲劇表現的基本語言形式進行了解,進而融入到不同地域環境當中去,這樣才能對藝術進行更具有針對性的構思。戲劇導演在進行構思的過程中,面對不同的劇種表現出不同的思想認識,如果戲劇沒有實質性的變化,但是劇種卻出現了明顯改變,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導演針對不同的劇種重新進行審視與構思,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對戲劇當中不同人物形象的定位上,會受到劇種不同的深刻影響。在戲劇導演對演員表演的指導上也能夠清晰看到劇種對于戲劇導演的影響所在。從整體的角度上進行分析,無論是劇種存在何種類型的不同,其基本形態之間的本質性差異并不明顯,但是在具體的表演動作上往往會存在著各自不同的特色,就是一模一樣的動作,因為劇種的不同,在合理表現上也需要有戲劇導演的合理指導,這樣才能將動作的表現更加符合劇種的內涵要求,這樣對于觀眾的感染力也才能更加深刻。
(二)戲曲導演藝術創作會受流派和行當制約
對于導演而言,在自身作用發揮上,需要建立在對劇本有效了解和深層次判斷基礎上,進而明確對于劇本內容是否可以通過劇團演出形式進行表演,演員流派與角色表演是否能夠做到有效銜接,這樣才能在今后的實際演出排練等環節當中,讓演員與劇團的優勢更好的體現出來,讓角色與劇本表演的實際需要緊密結合起來,讓流派風格通過劇本內容的表演更好呈現出自身特色來,這對于塑造藝術流派的獨特性具有重要影響。同時,在對人物角色進行塑造當中,戲劇在整個過程中圍繞著程式化也表現出了某種不同,為此,導演進行構思當中也會受到劇本不同的直接影響,都需要導演對行當和劇本之間的關聯關系進行把握,以此突出行當的出發點特點,這對于最終構思的完成發揮著直接影響。
5 戲劇導演讓藝術表演表現出更加明顯的程式性
在戲劇表演當中,不可避免的借鑒了歌舞動作的程式化特點,這些都決定了戲劇表演也是與程式化不可分割的。形體動作是程式化的一個重要方面,除此之外,圍繞著音樂、念白等也會表現出非常明顯的程式化特點。從社會發展來看,這個程式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與社會發展、時代進步、人民需要進行了動態化的轉變。從戲劇表演來看,在動作程式化的表達上,需要按照相關的規律進行。首先,規定情境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對于戲劇而言,動作的表現具有基礎性的影響作用,有必要和規定情境進行更為深入的結合,這樣才能將戲劇的內涵與其歷史意義有效表現出來。其次,是對類似的動作進行搜尋,演員可以對自己掌握較為熟練的程式化動作進行回憶或者是對新的程式化動作進行學習,這樣才能熟能生巧,真正的在程式化動作表達中彰顯出自己獨具特色的一面來。圍繞著程式化動作,需要演員對這些動作進行深入的研究,精準把握其中的精神要義,在融入到實際表演當中后,切實做到動作掌握與應用的到位,這樣程式化動作才不會給人以生硬或者機械化的感受。對于演員而言,面對程式化動作,需要充分表現出自身的主動性來,對程式化動作進行深入的改造,這個過程中,不能完全的憑主觀感受進行,而是需要與戲劇導演的整體構思與內心意愿結合起來,這就需要戲劇導演對演員進行有效的引導,做好不同環節之間的組織,并進行各個方面的有效判斷等,進而組織創作程式性舞臺動作為表演服務。
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人們對于戲劇藝術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如何更好的推進戲劇藝術發展進步,這是全社會乃至整個人類共同思考的問題。戲曲導演是戲曲藝術的組織與引導者,戲曲導演的藝術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戲曲作品的創作水準。在新時期大力倡導打造精品戲曲的背景之下,戲曲導演的重要性又進一步凸顯。只有充分發揮戲曲導演的積極作用,不斷完善戲曲表演藝術,進一步推動戲曲表演藝術的發展,滿足新時期戲曲藝術繁榮發展的要求,才能夠為新時期戲曲理論與實踐工作的長效發展提供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