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秋蓉
摘 要:在籃球比賽中,有一種戰術叫做“小球戰術”,所謂打小球,就是利用積極的跑動,積極傳球,來創造得分機會。開展黨支部創新立項工作時,也可以借鑒這一戰術,合理運用到黨支部創新立項工作中來。
關鍵詞:小球得分法;黨支部工作;創新
一、選題重“單”不重“全”
黨支部創新立項課題的選擇應該重“單”不能重“全”。“單”的意思就是一次只選擇一個具體的攻關項目。例如在冶煉生產廠,對于產品的考核指標就選擇“降低丟渣品位”或“降低燒結塊殘硫率”;對于生產成本就選擇“減少鏟車運輸費用”或“減少氧管消耗”等具體的單一的攻關項目,而不是選擇“控制考核指標”或“降低生產成本”這些大而全的課題,因為對于企業中的基層黨組織來說,創新課題的選擇越細、越小,越具體,才更有針對性和具有可操作性,也更容易開展,更容易取得實效,就像俗語說的:“誰也別想一口吃成個大胖子”,反而是采用逐步蠶食,小小螞蟻也可以食象。因此黨支部創新選題時,應該選擇具體的單一項目,而不是籠統的全面內容。
選題前應做好市場調查與可行性分析:黨支部創新課題不能盲目選擇,課題必須是符合企業生產發展需要的,對企業生產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的。畢竟在企業中,基層黨組織所做的一切工作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服務群眾,促進企業發展。因此,在確定選題之初,做好充分的、全面的市場調查就成了首要任務,市場調查的原則應當遵循科學性與客觀性,調查人員自始至終都應當保持客觀的態度,對調查的信息不能帶有任何個人主觀的意愿或偏見。例如在選擇生產廠指標做為課題時,不能因為個人認為某項指標的完成對專業技術的要求高,而另一項指標的完成對專業技術的要求低,就私自將要求高的那項信息虛報或瞞報,以便最終選擇一個輕松的課題。調查還要注意全面性,要全面了解企業的生產現況,并將調查到的信息做出可行性分析,以確定最終選題。
二、充分調動黨員的參與熱情,擴大影響提高群眾的配合度
選定好課題后,就等于在比賽中“拿球”了,下面要做的就是如何得分了。比賽中如何得分?當然要靠球員們的積極配合、積極跑動、積極傳球,以早點沖到籃下投球得分。因此,在開展項目之前,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充分調動黨員的參與熱情,使得黨員們能夠積極投身到創新活動中來。
要使黨員們積極參與進來,就要使他們對這個項目有使命感和歸屬感,這就要求從制定目標、完善計劃、制定、執行細則,最后到出臺相應的獎罰機制,都要黨員們全程參與。對于創新項目的開展,最忌諱的就是搞“一言堂”,這是整個支部的項目,不是一個人的表演秀,因此從選題立項到項目開展都應該是全員參與的,這樣才能有效的調動黨員們的積極性,有利于項目的有效開展。
項目進入實施階段后,應該做好相關的宣傳工作,要有效利用企業的一切媒介進行宣傳,因為項目的實施地點是生產一線,最終效果也體現在生產上,最后受益的是全體企業員工。因此項目的有效開展不能僅僅依靠黨支部和黨員們,還應當依靠其他員工群眾。因此要廣泛做好宣傳,讓群眾充分了解項目的目的和要求,提高他們的配合度,為項目的順利開展打好群眾基礎。
三、開展“階段回頭看”,總結經驗去蕪存精
馬克思、恩格斯說過:歷史是一門唯一的科學。培根說:史鑒使人明智。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唐太宗說: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毛澤東說,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都應諸認真研究。列寧指出,發展似乎是在重復以往的階段,但它是以另一種方式重復,是在更高的基礎上的重復。這里所說的重復,其實就是指“回頭看”。
創新活動開展過程中,要按實施的效果及時開展“階段回頭看”,主要是回看前一階段工作的回顧。例如在已經圓滿閉幕的黨的例屆代表大會上的工作報告里,就是對全黨、全國過去幾年工作的“回頭看”,報告中既講成就和成績,又指出了困難和問題,分析了造成困難和問題的原因,提出了解決辦法,最后做出對今后工作的相關部署。
“回頭看”時要善于用歷史地、辯證地、發展地眼光去看。“回頭看”不意味著“回頭走”,“回頭看”是為了看到前進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才能揚長避短,銳意進取,更好地向前走。
四、必須形成長效激勵機制
任何一項活動的開展,如果最終沒有形成長效激勵機制,那么都不能算是一項完整的、好的活動。
所謂長效激勵機制,其實就是指激勵主體采用具有助長作用的激勵機制去最優化激勵客體的表現,從而有效提升激勵客體的工作績效及其組織的贏利能力的一種激勵行為。
基層黨支部創新項目的核心是發揮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提高支部整體素質,促進企業發展。因此要建立長效激勵機制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黨員在活動中分工明確:只有明確的分工,才能劃分明確的職責范圍,這樣才能知人善用,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賞罰分明。只有分工和協作結合起來才能產生較高的集體力量和效率,活動中有不同層次的權力與責任的區分,才能使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從而保證目標的實現。而且明確的分工有助于提高責任心,賞罰分明能提升積極性。
(二)注重組織領導,具有人本管理思想:支部要把創新活動做為重要工作來抓,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全面規劃。所謂人本管理,不同于“見物不見人”或把人作為工具、手段的傳統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認識人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作用的基礎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實現以人為中心的管理。人本管理的一項基本內容就是“以激勵為主要方式”激勵是指管理者針對下屬需要,采取外部誘因進行刺激,并使之內化為按照管理要求自覺行動的過程。激勵是一個領導行為的過程,它主要是激發人的動機,使人產生一種內在動力,朝著所期望的目標前進的活動過程。未滿足的需要,才會引起動機,所以它是激勵的起點。激勵必須是領導者利用某種外部誘因,刺激人的未滿足的需要,誘發人的“潛在的需要”,一且潛在的需要變成現實的需要,就會引起動機。
(三)建立長效機制: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度建設是黨員“長期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重要保障,在形成長效機制中,獎勵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折不扣地去執行。獎勵機制的長效執行,能有效激勵廣大黨員積極性,深入開展活動的熱情也會被進步調動。
當在開展支部創新立項活動時,以上四點都具備的時候,好了,球已經被最好的球員積極的運送到籃下,可以上籃得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