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濤 李中香 張現麗 劉海艷
摘 要:我國正處于經濟與科技快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這種趨勢使得人們的生產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同樣也帶來一些問題諸如環境污染。工業的快速發展破壞了生態環境,降低空氣質量。所以人們開始重視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建設,利用植被的光合作用治理風沙,降低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基于此,針對當前時代背景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策略展開探討,推進林業管理,提高生態環境質量。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生態林業;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快速發展,但這也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資源的過度消耗以及環境的污染和破壞,都在進一步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與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理念不符。林業資源具有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凈化空氣等重要作用,同時林業的發展還能為生產活動提供重要的木材等原料,既能滿足社會發展需求,也能實現較高的生態效益。所以應提高對林業發展和建設的重視,從可持續發展角度探索林業生產經營的新方案。
一、當前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現狀分析
我國的地理位置優越,環境適宜,有著豐富的林業資源,整體上呈現出分布廣、品種豐富的特點。但是由于我國近年來社會生產與發展快速,人們過度開采林業資源,開采速度遠遠超過了森林資源本身的自我修復速度,所以林業生態背景下的可持續發展趨勢并不樂觀。要想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首先應重視對森林資源的維護[1]。
要想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生產經營林業資源,就必須考慮森林資源對社會經濟整體水平提升的保障能力,木材是制作家具、建筑、裝飾、紙張等的重要原材料,人們對木材的需求量大。所以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生態林業建設,還需平衡林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市場經濟的需求。當前林業發展中存在此類問題,木材消耗量逐年提升,市場供需矛盾,與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理念不符[2]。
二、林業生態背景下可持續發展策略探討
(一)提高人們的生態保護意識
在林業生產經營活動中融入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理念,不僅是生產經營工作者的責任,更關系到社會生活中的大多數民眾,要想從根本上做到林業的生態管理,需要人們首先在思想覺悟方面做好提升。當前,我國存在人們對森林資源保護意識不足的問題,相關人員缺乏保護理念和責任意識,導致生態理念下的林業建設工作實施困難。所以,應提升人們的思想覺悟,加大對林業生態文明保護的宣傳,在日常管理活動中融入可持續發展理念,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建設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去。從多個角度宣傳林業管理,如新媒體、報紙等,向人們講解和宣傳林業發展對人們未來發展的重要作用,并幫助人們熟知林業可持續發展的相關注意事項,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作用,從根本上減少木材的浪費,保護林業資源,提高林業生態管理和建設的效果[3]。
(二)完善林業部門監管機制
在以往的林業發展管理工作中,常常出現因監管機制缺乏而工作人員效率低的問題,甚至還會出現亂砍亂伐的情況,既不利于生態環境的穩定發展,也給林業的管理工作帶來困難。針對這種問題,應有針對性的完善林業部門監管機制,可以建立專門的監督管理部門,對日常林業管理工作進行監督,確保工作人員按照要求完成相關工作。并且細化管理責任,將具體的工作任務細化到每一個工作人員身上,實施獎懲機制,調動人們的工作積極性。并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作用,鼓勵人們舉報違法亂紀行為,對出現違法亂紀行為的當事人進行懲處,并給予舉報人一定的獎勵。這樣有助于進一步推動生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建設步伐,在持續的森林資源保護工作中提升人們的環保意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三)在林業發展中應用現代科技
應用現代科學技術,能夠有效的提升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當前社會生產生活中已經充分融入了現代科技,林業發展工作也應如此,重視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要力量,跟進科技的發展腳步。工作人員應積極發現林業發展上的技術問題,擯棄傳統的林業管理理念,針對當前林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以新時代生態文明為視角,合理利用生態資源,提高環保意識,加強對林業建設相關科技的投入。比如在林業發展過程中,重視對育苗科技手段的研發,采用現代技術手段,培育高品質幼苗,已達到振興林業、擴大林業面積的目的。同時也能充分提升林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人們的森林資源的需求,實現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根據當前時代背景下林業資源的發展情況,建立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針對傳統林業管理工作的不足之處,制定和完善相關工作方案,重點懲治不合理的森林采伐行為,對當前林業管理工作進行準確定位,并推出合理且具有較高約束力的林業管理政策,為未來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和林業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進一步加大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提高人們的法律意識,促進林業建設和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升工作效率及工作質量,促進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生態林業建設目標的實現。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對于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至關重要,目前我國存在森林資源過度消耗、人們的林業資源保護意識不足、木材的市場需求過大等問題,這些問題是阻礙我國生態林業建設的重要因素。所以,為了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林業建設目標的實現,提出完善林業部門的監管機制、建立相關法律制度、提高人們的生態保護意識等策略,積極發揮人民群眾在保護森林資源方面的作用,嚴厲打擊亂砍亂伐樹木的行為,積極發揮林業管理工作人員的作用,建立獎懲機制、提升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以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效果,平衡市場需求,保護自然環境,實現人與資源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永.生態文明視角下的林業管理及可持續發展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20(10):202.
[2]劉鑫.林業生態背景下林業生產經營可持續發展分析[J].南方農業,2019,13(35):81-82,88.
[3]司宏煜.森林資源管理和生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J].江西農業,2019(24):70.
作者簡介:
經濤(出生1973年),男,漢族,籍貫河南省新蔡縣棠村鎮農業服務發展中心,林業工程師,從事林業技術推廣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