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英
【中圖分類號】R573.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5-0019-01
慢性胃炎是當前胃腸科室常見疾病,一般情況下,慢性胃炎疾病多發病于50歲中老年人群。但,由于現代人們飲食不規律、生活作息紊亂以及精神壓力過大等方面,導致慢性胃炎疾病的發生有趨向年輕化形式。慢性胃炎會導致機體出現腹部疼痛、腹瀉、嘔血以及便血等癥狀,若不及時對疾病進行干預,會加重疾病,降低患者生活水平。
多數患者確診為慢性胃炎疾病后,過于擔心病情,害怕疾病會轉變為胃癌,從而出現忐忑不安、愁眉苦臉情況,也有少數患者對慢性胃炎疾病不重視,沒有定期進行檢查,這多與其對自身疾病認知度不高有著緊密聯系。所以,本文就針對慢性胃炎與胃癌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希望可為讀者提供一點參考信息,正確對待自身疾病。
1 慢性胃炎與胃癌疾病的關聯性
導致胃癌疾病的主要因素就是幽門螺桿菌,而且胃癌疾病的形成過程緩慢,可長達十年之久。此外,胃癌疾病形成前,會有癌變的過程,比如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息肉、胃潰瘍等疾病均可增加胃癌疾病的發生率,其中慢性萎縮性胃炎發生率最高。
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持續性發展會引發慢性萎縮性胃炎,而長時間受到幽門螺桿菌感染、吸煙、喝酒以及錯誤用藥可也增加慢性萎縮性胃炎發生率。通過相關數據可發現:我國約有超過一半人口受到幽門螺桿菌感染,從而導致慢性萎縮性胃炎疾病形成,是腸上皮化腎與胃黏膜萎縮,進而增加癌變機率。受到幽門螺桿菌感染年齡越小,日后發生胃癌的機率越高。
2 警惕胃癌疾病初期癥狀表現
胃癌疾病初期臨床癥狀不明顯,但少部分患者會出現非特異性表現,比如飲食量少、腹部不適、早飽等癥狀,而且這些表現與胃潰瘍、胃炎疾病相似,發生誤診機率非常高,從而導致治療方向錯誤,治療效果不理想。一旦患者機體出現早期信號后,一定要做好警惕工作,若胃部疼痛、有飽脹感與沉重感,可服用藥物進行緩解;若出現肢體乏力、食欲不振以及機體消瘦等癥狀均屬于胃癌疾病早期臨床表現,其次就是嘔吐惡心,一旦發生嘔血或者便血情況立刻就診,以免生命安全受到威脅。
3 慢性萎縮性胃炎不等同于胃癌
多數患者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就會發生胃癌,從而整日憂心忡忡,處于消極態度,負性情緒高,其實這完全不必要。慢性萎縮性胃炎與胃癌有所不同,而且病理發展過程也有差異。慢性萎縮性胃炎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系統的治療逐步好轉,少數患者會轉變為重度萎縮性胃炎。此外,在飲食、生活作息方面加以規劃,可有效控制疾病的發展,調節機體不適。
4 預防措施
定期體檢:通過胃鏡檢查胃部疾病,可充分觀察胃部病變情況,建議一年體檢一次,若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可半年檢查一次,對并病變部位實施病理檢查,了解腸上皮化生與異型增生情況。
積極配合治療:對慢性胃炎疾病開展正確、合理的治療可有效預防胃癌疾病,將胃部幽門螺桿菌徹底清除后,發生胃癌機率明顯下降,甚至腸上皮化生與慢性萎縮性胃炎狀況也會有所好轉??咕幬锫摵弦炙釀┦侵委熡拈T螺桿菌主要治療方案,患者不可自行用藥,一定到院接受醫師安排,以免殺菌效果不理想,反而導致細菌耐藥,增加治療難度。
飲食調理:患者多食用維生素C、維生素A以及葉酸等食物,比如新鮮的蔬菜與水果,可增強機體免疫能力與抵抗能力,從而控制疾病發展,控制胃癌疾病發生率。相反,慢性胃炎患者不可食用發霉食物、禁食煙熏腌制型食物,這均會增加胃癌疾病的發生。此外,還應戒煙忌酒,以免研究對胃黏膜產生刺激,導致黏膜充血、糜爛,引發機體不適,加重疾病發展,這對疾病好轉有不利影響。
保持好心態:為控制胃炎疾病的發展,患者一定要保持好心態,不可過于焦慮、煩躁,以免過重的心理負擔會使大腦皮層功能失調,影響胃液分泌、胃壁蠕動以及黏膜充血等狀況,這對疾病好轉均有所不利影響。所以,一定要調整好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態,愉快生活。同時,積極配合醫師治療,遵醫囑用藥,按時按量服用,將胃癌扼殺在萌芽中。
運動鍛煉:根據自身體質狀況,適當的開展運動,每日鍛煉30-60min,有助于調節機體血液循環,促進胃動力,進而緩解胃脹等不適感。此外,優質的運動還可消耗機體脂肪,提升自身免疫與抵抗能力。對胃部做好保暖措施,以免胃部受涼,引發不適。
充分休息:保證好睡眠質量對機體健康非常重要,患者調整臥室環境,睡眠時保持安靜,確保睡眠充足,進而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
宣教:定期組織關于胃部疾病方面的醫學講座,讓患者積極參與,從而增強對慢性胃炎、胃癌等疾病的認知度,從而增強其自我管理能力,規避相關風險因素,保持良好的心態治療,消除內心煩躁、壓抑等情緒,安心治病。
慢性胃炎發病率逐年升高,其中多數患者為慢性萎縮性胃炎。一般情況下,慢性萎縮性胃炎通過系統的治療后可以治愈,但若患者的腸上皮化生、幽門腺化會增加癌變機率。所以,患者定期檢查,遵醫囑治療,可有效降低轉變胃癌機率。
綜上:警惕慢性胃炎發生癌變對患者的生活、機體健康有著重要意義。定期檢查,將日常生活方面中影響疾病好轉的因素進行規避,保持良好的心態,這對疾病好轉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