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洪麗
【摘要】目的:探討血液紅細胞參數在鑒別診斷地中海貧血和缺鐵性貧血中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我院確診的貧血病例80例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其中確診地中海貧血病例40例,缺鐵性貧血40例,并同期選擇我院健康體檢40例。所有受檢者均進行血液檢驗,對其RBC(紅細胞計數)、Hb(血紅蛋白含量)、MCV(紅細胞平均體積)、MCH(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紅細胞分布寬度(RDW)等紅細胞參數水平進行檢測分析。結果: 地中海貧血組(A)和缺鐵性貧血組(B)MCV、MCH、MCHC、RDW、Hb與健康對照組(C組)MCV、MCH、MCHC、RDW、Hb比較中,均存在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RBC和C組RBC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MCV、RDW顯著低于B組MCV、RDW;A組MCHC、Hb顯著高于B組MCHC、Hb,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MCH和C組MCH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血液紅細胞參數在貧血鑒別診斷中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能夠為臨床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紅細胞參數;地中海貧血;缺鐵性貧血;
【中圖分類號】R55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5-0044-01
貧血是一種常見的血液系統疾病,地中海貧血(THAL),亦稱海洋性貧血,是一種遺傳性血紅蛋白病,其發病機制是由遺傳基因缺陷致使血紅蛋白中一種或一種以上珠蛋白合成缺失或不足所導致α鏈和β鏈珠蛋白合成比列失衡,致使紅細胞壽命縮短的貧血,屬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臨床易與高發的缺鐵性貧血(IDA)混淆,前者通過血紅蛋白電泳結合基因檢測的技術確診,后者常使用鐵代謝指標檢測,兩者對實驗設備要求高,操作復雜,價格昂貴而至推廣應用困難[1]。目前國內實驗室常規篩查運用血常規初步鑒別THAL和IDA,而紅細胞參數是貧血鑒別診斷的一個重要指標[2]。本文就采用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方式對地中海貧血和缺鐵性貧血的鑒別診斷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6月確診的地中海貧血40例作為研究A組,缺鐵性貧血40例作為研究B組。另選同期進行健康體檢人群40例作為健康對照組。研究A組平均年齡30.65±11.41;B組平均年齡34.35±15.63;對照組平均年齡34.33±+8.71,三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研究組和對照組均接受血常規檢查,采集患者空腹狀態下靜脈血2ml于乙二胺四乙酸二鉀(EDTA-k2)抗凝管中,輕輕顛倒混勻5~8次。采用本院SYSMEX XE-2100血細胞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對受檢者血液標本進行檢測,操作流程嚴格按照SOP操作,對三組研究對象的紅細胞參數進行分析,對比三組測定結果。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A組和B組)MCV、MCH、MCHC、RDW、Hb與健康對照組(C組)MCV、MCH、MCHC、RDW、Hb比較中,均存在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RBC和C組RBC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MCV、RDW顯著低于B組MCV、RDW;A組MCHC、Hb顯著高于B組MCHC、Hb,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MCH和C組MCH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下表1。
3 討論
貧血屬于血液系統中的一種常見疾病,患者發病后會有心悸,面色蒼白,乏力,失眠,頭暈等癥狀產生,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隨著人們生活環境和醫療水平的發展,貧血的發病率和檢出率呈現出一種上升的趨勢而引起了臨床工作者的重視。貧血按其臨床表現和發病病因的不同可以分為多種類型,因此,患者出現貧血應及早進行診斷和及時進行治療以期提高生存質量。這就需要臨床提高對貧血診斷的確診率和時效性。
地中海貧血和缺鐵性貧血是臨床上常見的兩種貧血類型,均屬于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但兩種疾病的病因,治療和預后完全不同而成為臨床鑒別診斷的重點[3]。地中海貧血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突變導致珠蛋白肽鏈合成出現障礙, α和β鏈失衡,使幼紅細胞對鐵的利用率明顯降低而呈現小細胞低色素貧血。該類貧血在全世界范圍內以東南亞地區、地中海地區、非洲國家較為高發, 在我國主要分別于四川、海南、臺灣等地[4]。缺鐵性貧血是由于機體珠蛋白及鐵含量明顯下降,長時間下降的鐵含量導致機體Hb減少。鐵元素屬于人體生理活動過程中的一種必需元素,與紅細胞的形成和成熟等過程均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5]。機體長時間鐵元素含量不足或利用程度差, 會使與鐵有關生理活動機能發生紊亂, 使紅細胞的充盈度出現嚴重異常, 紅細胞直徑大小發生變化, 使MCH、Hb及MCV水平下降,表現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病因引起的貧血,其紅細胞參數的變化也各不相同。本研究中C組的MCV、MCH、 MCHC、 Hb均明顯高于A,B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通過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可有效診斷貧血。A組 RBC和C組RBC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結果呈現與其余指標變化趨勢分離的現象,考慮系地貧組珠蛋白鏈合成異常致正常血紅蛋白下降,刺激機體促紅細胞生成素合成增加,促使紅細胞代償增多[6,7]。
本次研究發現,A組MCV、RDW顯著低于B組MCV、RDW;A組MCHC、Hb顯著高于B組MCHC、Hb,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MCH和C組MCH結果比較,差異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顯示,地貧組呈現小細胞低色素貧血且紅細胞體積分布較小;缺鐵組亦呈現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但其紅細胞體積分布較大,分析在小細胞低色素貧血中,RDW升高可優先考慮缺鐵性貧血,研究結果與相關研究[8]結果一致。與這就為鑒別兩種貧血提供了一定依據。因此,通過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能有效辨別地中海貧血和缺鐵性貧血,具有較高的檢驗價值。
綜上所述,血常規檢驗作為血液系統疾病檢測的主要手段,我們應該充分運用紅細胞檢驗參數特性提高各類貧血的篩查鑒別作用,總結規律以提高鑒別診斷效能,且其具有檢查價格低廉,快速簡單等優點,值得臨床推廣應用及深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 賀海林,陳劍虹,鐘澤艷,等.紅細胞參數及計算公式對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鑒別診斷效能比較[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8,22(1):53-55.
[2] 趙麗,毛志剛,江虹,等. MCV/RDW結合網織紅細胞參數在多種貧血中的鑒別診斷作用[J].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 2015, 23(6): 1662-1666.
[3] 梁洪煥.血常規紅細胞參數檢驗在地中海貧血和缺鐵性貧血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檢驗醫師雜志,2015.7(4):241-242,215.
[4] 吳文強,江遠平.α-地中海貧血基因型與紅細胞參數變化的相關性分析[J]. 臨床輸血與檢驗,2016,18(6):583-585,586.
[5] 張濤.血液檢驗紅細胞參數在貧血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臨床醫學,2018,4:107-108.
[6] 劉志昂,張新華,吳志奎,等.地中海貧血患者促紅細胞生成素檢測及臨床應用[J].臨床檢驗雜志,2005,23(1):46.
[7] 陶義豐,丘玉鈴,林發全,等.紅細胞參數的運算公式對缺鐵性貧血與β-地中海貧血鑒別診斷價值探討[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2,16(3):426.
[8] 王英,潘昆貽,黃際憲,等.紅細胞與網織紅細胞參數在缺鐵性貧血與地中海貧血患兒中的意義[J].熱帶醫學雜志,2014,14(10):1303-1305,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