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增強掃描中靜脈注射造影劑致藥物滲出的原因及策略。 方法:選取我院行CT增強掃描患者中發生靜脈注射造影劑致藥物滲出的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選取時間為2018年1月-2019年9月,對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觀察并總結藥物滲出的原因及應對策略。 結果:CT增強掃描中靜脈注射造影劑致藥物滲出的原因分別是穿刺血管穿刺不當18例(36%)、患者因素16例(32%)、護士因素10例(20%)、留置針留置時間6例(12%)。 結論:穿刺前正確對血管進行評估,提高護士穿刺技能和理論知識,縮短留置針留置時間,做好患者心理護理,加強觀察可以有效降低造影劑外滲的發生機率,減少給患者帶來的痛苦,使患者順利、安全完成CT增強掃描。
【關鍵詞】CT增強掃描;造影劑;滲出;策略
【中圖分類號】R471【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5-0064-01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analyze the reasons and strategies of drug exudation caused by intravenous contrast agent in CT enhanced scan. 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intravenous contrast agent-induced drug exudation among patients undergoing CT enhanced scanning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time was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8 to September 2019.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observed. The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drug exudation are summarized. Results: The causes of drug exudation caused by intravenous contrast agent in CT enhanced scan were 18 cases (36%) improper puncture, 16 (32%) patient factors, 10 (20%) nurse factors, and indwelling needle indwelling. 6 cases (12%). Conclusion: Correctly evaluate blood vessels before puncturing, improve the puncture skills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nurses, shorten the indwelling needle indwelling time, do good psychological care for patients, and strengthen observa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ntrast agent extravasation and reduce the pain to patients To enable patients to complete CT enhanced scans smoothly and safely.
【Keywords】CT enhanced scan; contrast agent; exudation; strategy
CT增強掃描是臨床上常用的重要檢查方法,是CT檢查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使用方法為在靜脈內注射一定劑量的含碘造影劑后進行CT掃描檢查,主要依靠造影劑顯影提高影像的準確率,能對臨床提供很大的幫助,因此在臨床上被廣泛使用。而多排螺旋 CT掃描與高壓注射器同步進行,可以增強病灶和血管與周圍組織的區別,使病灶更容易被發現及更清楚地顯示出病灶的范圍,有效地提高了病變的檢出率和定性的準確率[1]。但由于高壓注射器注射壓力高、速度快等特點,易發生造影劑外滲,導致局部紅腫、疼痛,嚴重者可出現皮膚潰瘍甚至壞死。因此,為減少造影劑外滲的發生,本研究在此對CT增強掃描中靜脈注射造影劑致藥物滲出的原因及應對策略進行分析討論,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資料
選取我院行CT增強掃描患者中發生靜脈注射造影劑致藥物滲出的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選取時間為2018年1月-2019年9月。患者男女比例29:21,年齡20-78歲,平均年齡(62.25±0.21)歲,CT增強掃描部位為腹部、頸部、頭部和胸部。
1.2 方法
根據患者檢查項目,患者所在科室護士提前靜脈穿刺置入留置針后帶到CT室。CT增強掃描采用美國GE64排螺旋CT,高壓注射器采用潔瑞壓力注射器,造影劑采用非離子型造影劑(碘海醇 300 mg/mL)[2]。
操作前先確定高壓注射器的各項參數,根據患者的體重、年齡、部位、身體狀況及診斷要求來確定,再用20mL0.9%生理鹽水進行加壓注射測試,觀察是否滲漏,詢問患者有無疼痛感,如沒有滲漏和不適感則開始注入造影劑,一般注射總量為65-100mL,注射流速為3-5mL/s[3]。
2 結果
CT增強掃描中靜脈注射造影劑致藥物滲出的原因包括穿刺血管穿刺不當、患者因素、護士因素、留置針留置時間,具體情況如表1。
3 討論
3.1原因分析和應對策略
3.1.1 穿刺血管選擇不當
①原因分析:住院時間較長的患者,因需長時間輸液治療,進行靜脈穿刺次數較多而導致血管被破壞,在造影時注射壓力大極易發生滲漏。
②應對策略:穿刺前認真評估患者的血管,血管最好選用相對粗、直,充盈好、彈性好且易固定的,如手背靜脈、前臂靜脈、肘正中靜脈 ,盡量避免選擇末梢小靜脈、局部血液循環較差的部位等。
3.1.2 患者因素
①原因分析:a.長時間放、化療的患者:因長期長期輸入大量藥物,血管受損嚴重,血管變細且脆性增加,易導致藥物滲出。b.老年患者:血液循環欠佳,血管彈性減弱等。c.心理因素:因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檢查中不配合導致穿刺針移位。
②應對策略:操作前加強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做好心理護理,緩解其恐懼、焦慮等情緒,告知患者注射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及出現造影劑滲漏的癥狀及后果,對長期放、化療及老年患者給藥時應加強觀察避免出現滲漏未及時處理。
3.1.3 護士因素
①原因分析:a.責任心不強,未加強給藥前觀察。b.在同一部位反復穿刺。c.固定不良。d.注射流速過快,滲透壓過高。
②應對策略:a.在開始注射造影劑時應著重觀察穿刺部位有無腫脹及患者情況,確認無異常后方可離開。對于易引起滲漏的高危人群,必須加強責任心和警惕性。b.努力提高穿刺水平,根據血管選擇合適留置針,提高穿刺成功率。c.提高護士的操作技能及理論知識,掌握好留置針的固定技術,提高預見性。d.應根據患者的血管情況及年齡選擇合適的注射流速和濃度,減少外滲發生。
3.1.4 留置針留置時間
①原因分析:留置針留置的時間越長,外滲的機率越高。
②應對策略:縮短留置針留置時間,已超過24小時的留置針,病房護士應選擇血管重新置入。管理層可從人力資源方面合理安排護理人員在患者進入CT室后進行穿刺。
3.2造影劑外滲后護理
造影劑發生后,護理人員應立即停止對患者的注射和掃描,將留置針拔出,因高壓注射器流速較快,導致藥物會滲入局部組織,因此要盡量回抽造影劑,并且緊壓穿刺點進行止血,同時避免藥物外流導致腫脹加重,壓迫時間超過5分鐘[4]。若患者造影劑滲出不超過20ml,則在止血后用通透性好的敷料對外滲處進行外敷并持續用冰袋冷敷2天,一般1-3天后即可恢復。若患者造影劑滲出超過20ml,則應該將穿刺側肢體抬高,高于心臟水平,然后用通透性好的敷料對外滲處進行外敷并持續用冰袋冷敷2天,若仍有較明顯腫脹或疼痛,可使用硫酸鎂濕敷或使用利百素局部涂抹,一般1周左右即可恢復[5]。
綜上所述,CT增強掃描中靜脈注射造影劑致藥物滲出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穿刺血管穿刺不當、患者因素、護士因素及留置針留置時間這幾個方面。通過對外滲原因進行總結分析,制定有效的應對措施,加強醫護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職業素養,提高其責任心,做到早預防、早處理,避免因造影劑外滲給患者帶來的痛苦,保證CT增強掃描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 姚紅.CT增強掃描造影劑滲漏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10):1372- 1373.
[2] 張鳳霞.CT增強掃描造影劑滲漏的預防和護理[J].中國農村衛生,2019,11(14):40-41.
[3] 鄭立東.CT增強掃描注射對比劑滲漏原因分析[J].影像技術,2018,30(3):59-61.
[4] 南英姬, 馬惠麗, 薛鳳艷. CT增強掃描中造影劑外滲的預防及護理體會[J]. 中國實用醫藥, 2012, 07(21):231-232.
[5] 董宇清.分析CT增強掃描過程中造影劑外滲的原因及護理措施[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7):3438-3438.
作者簡介:
陳鴻(1986~),大學本科,中級,醫學影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