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
摘要:伴隨著現代化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我國行政事業制度改革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且財政工作也是我國經濟的重要支柱。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中共中央為了發展和完善政府相關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責任制度改革,大力推進和踐行《政府會計制度》,并依據我國的現實情況,提出科學合理的《政府會計制度》改革方案。本文主要針對政府事業單位中的會計制度的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闡述,并結合黨的十九大的相關報告的要求和我國相關事業單位會計政策面臨的實際情況和新的需求要點,從改革制度的全局出發,運用科學合理的發展理念,提出相對應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制度改革;會計;實踐;措施
引言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因此,政府的相關事業單位不僅要針對會計制度改革中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做出相對應的處理,還需要對于一些特定的地方進行特別的說明,進而能夠保證我國政府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順利開展[1]。財政體系是我國目前發展現代化經濟體系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們要在現階段的形勢背景下,清楚認識我國的國情并結合國內外的經驗教訓,加快穩步推動我國經濟財政制度的改革。隨著現代化的新型會計制度的出臺,其主要目的都是為了能夠非常好地推動我國財政會計制度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發展,所以這個制度還僅主要適用于我國政府的行政事業單位,從而對所遇到的問題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進一步推進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改革和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2]。
一、現階段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我國政府財務報告體系的不系統化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以及共享,這五大發展理念,且這是我國新時代國家經濟快速發展和財政會計制度改革的核心發展理念[3]。然而現階段,我國的政府事業單位的財政會計報告的信息并不開放,且資源也沒有共享,這也是嚴重制約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制度改革的重要原因之一。通過調查研究發現,我國目前的《政府會計制度》采取的一般制度都是收費形式的,這主要是可以反映我國會計預算收支情況,從而難以正確的計算出政府運行成本,且難以反映出政府財務報告的信息需求。此外,由于我國目前的財務報告中并沒有按照經濟的分類制度進行費用信息的揭露,并且也沒有根據今年的預算結余和盈利進行差異化的調節,進而導致我國政府的財務報告體系的不完整和信息內容的不充分,進而缺乏信息的透明程度,所以不利于全面地反映出我國政府財務信息的實際情況,從而無法滿足我國會計信息的透明化。政府的相關事業單位急需建立起科學規范的會計評判標準體系,從而建立起科學合理的會計標準體系。
(二)政府相關事業單位的資產家底不清晰化
對于國有資產而言,有關部門必須及時地履行相應的職責,保障我國的財政大權的及時運轉和提供相應的公共服務物質基礎,從而提高我國黨和政府的執政能力。由于資產管理是我國政府財政管理中最主要的內容之一。但是由于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中,并沒有全面引入權責發生制,對于事業單位中的資產核算也并不全面和完善,以及相關的會計核算方式也不夠科學化,進而不能真實客觀地反映我國事業單位財政的實際情況,還會造成一些數據的不明確,從而不利于揭露我國各級政府的財政關系。一直以來,由于我國事業單位中的資產管理工作中的意識薄弱,從而嚴重影響了財政制度作用的發揮和我國國有資產的完整性。現階段,我國的經濟發展已經進行到高速發展階段,但由于經濟壓力非常大,我國的財政收入出現了明顯放緩的現象,從而存在財政資金的利用率不高的問題。因此,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資產利用效率已經是我國目前十分需要迫切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從實際情況來看,政府目前的會計改革制度應該要重點實現實物操作制度的改革,進而有效地加強資產的評估體系和全方位地反映出財政風險,提高我國政府的會計信息質量,推動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對于這樣的現象,我們必須要抓住會計制度改革的主要矛盾,從而客觀現實地分析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主要措施。因此,我們必須要完整地反映出政府的資產實際情況,準確地反映出政府的運行成本和政府資產的全面的信息,從而摸清楚資產的實際情況,所以這也是我國改革真正的“牛鼻子”[4]。
(三)我國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基礎落后于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發展需求
由于政府的會計制度是我國經濟體系中最主要的一部分,也是我國政府重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措施,因此,每次我國政府的會計制度改革都是具有一定時代背景的。隨著我國政治和經濟制度的全面改革,我國社會經濟制度正在進行深入轉型,并以收付的形式為現實基礎,所以也很難滿足現實需求,從而對我國不健康的財政制度造成嚴重的影響。但是,從目前的權責發生制來看,其已經嚴重超越了現金流動的概念,從而真正地明白財政會計制度改革的重要性,這樣才有利于更好地實行資源的管理和真正地實現長期戰略制度的科學運行以及增強我國財政運營能力。縱觀我國發展的歷史背景,我們必須要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踐的理念,為奪取我國革命和經濟建設的偉大勝利,如果我們不能走這條路,就會造成更大的錯誤。所以科學合理的會計核算方式,必須要建立起現代化的財政制度。在目前的新形勢發展的背景下,我們必須要進行《政府會計制度》體系的改革,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毛澤東思想,尊重經濟發展規律,提高我國會計制度的核算基礎。
二、實施《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對我國政府事業單位造成的影響
其一是,提高我國政府的會計信息制度,通過提高我國財務管理水平會提高我國《政府會計制度》的改革,并且對引進權責發生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樣還能夠正確地進行核算和擴大會計核算范圍的全面和可靠性[5]。因此新的會計機制的改革,有利于準確地反映出我國資產的實際價值,這樣也非常符合當前的事業單位的發展。通過科學的會計核算生成的財務報告,能夠有效地提高我國政府相關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其二,全面推進我國會計制度的改革,強烈要求對傳統財務管理制度的改革,是需要保障事業單位的財務信息,從而獲取高效的經濟效益。對于財務制度的改革單位,要充分地認識到財務管理對事業單位管理發展的重要性,從而更加深入地對財務管理工作的準確定位,這樣才能夠達到減低風險的方式。由于新的財政會計制度是要依據我國的實際國情的,且要符合我國的現實發展狀況,這樣才能夠保障我國會計制度改革的穩定發展。其三,提高我國財政會計績效管理水平和資金效益,是維護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穩定發展的基礎,所以我們的改革目的不能僅停留在對事業單位的資金運作上,還需要為我國的行政單位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源源動力。因此,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將財政會計改革的管理工作提到戰略層面上,用科學發展的眼光看待利弊關系,從而促進我國財政會計的管理工作。
三、推動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相關策略
(一)組織相關會計人員的專業培訓,進一步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
對于目前我國的政府行政事業單位而言,其發展和完善離不開團隊的支持,但是由于團隊是由獨立的個體組成的,所以為了更好地提高我國行政單位財政會計管理工作的更好發展,其最主要的方面在于要對團隊中每一個成員的業務水平的提高[6]。當然,并不是說,只是提高現階段行政事業單位中的人員專業水平的培訓,還需要積極的引入一大批更加具有豐富經驗和素質極高的專業人才,其次還可以同國內 高校之間進行合作,實現人才的輸送和對接,這樣才能夠保障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中不會造成人才的流失。與此同時,行政事業單位的招聘工作要進行合理的改革和管理,這樣才不會造成對人才市場上的流失情況,并要以專業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為招聘要求,要及時地招聘一些有利于推動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政會計工作改革的人才。因此,相關事業單位應該實行一些激勵和獎勵機制,這樣才能激發相關工作人員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另外,對于政府方面而言,必須要起到嚴格監督和監管的作用,并定期對行政事業單位進行嚴格的檢查,必要時還要聘請專家進行指導,從而發揮政府的帶頭作用,進而推動行政事業單位的良好發展。
(二)轉變發展理念是前提,為財政會計改革提供思想支持
事物的發展總是不斷變化著的,如果只是故步自封是不能夠適應新時代大背景的發展需求的,這樣并不會得到更好的發展。因此,政府行政事業單位對于財政會計工作的改革不能僅僅局限于對會計數據核算方法的改革,而是要從更加全面的角度對行政事業單位進行改革。權責發生制的實行,一方面,加強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成本,強化行政管理制度,從而奠定了行政會計核算的基礎。另一方面,財政會計制度的改革并不只是財務部門的事情,還關乎其他相關部門和人員,攜手共同推動政府行政事業單位財政會計制度的改革的有效實施。所以有關人員必須要高度重視行政事業單位財政會計工作,并提高認識轉變發展的理念,為我國的財政會計工作的改革提供思想上的支持,這樣我們才能夠準確地把握住我國政府對會計工作的管理理念,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統一規劃處理和監督指導。
(三)進一步加強政府會計信息化建設,促進新制度的有效實施
由于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會計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制約,從而很難推動新的財政制度的實施。對于目前擁有更加創新化和實用的信息管理系統,是有利于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管理水平效率的提高。所以對于絕大多數的單位來說,必須要給予信息化建設足夠的重視程度,因此導致目前我國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后。針對如此現象,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出發的利用現在的互聯網技術,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的料理;另一方面,可以加強對目前我國財政會計工作的監督的及時性,這樣有利于提高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監督體系,從而在實際的會計工作中真正地做到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幫助,推動我國財政會計新制度的有效實施。
結語
綜上所述,政府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正確實施,不僅可以有效地推動我國傳統會計核算方式的改革創新,還能夠對我國政府的事業單位進行統一規劃管理,從而幫助政府會計核算體系更加的科學化,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提高我國財政會計工作的精細化管理水平。因此,基于我國政府相關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背景,順利地開展會計工作,要時刻注重與信息化技術的有機結合,從而提高政府會計工作工作效率,為我國會計新制度改革的順利開展和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秀峰.推進行政事業單位《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思考與實踐[J].當代會計,2019(05):34–35.
[2]周欣,張琛,朱雪華.推進行政事業單位《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思考與實踐[J].管理觀察,2019(03):160–161+164.
[3]李蘭蘭.《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財經界(學術版),2019(18):95–96.
[4]張衛琴.《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與對策[J].納稅,2020,14(09):60–61.
[5]靳娜.行政事業單位《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后固定資產折舊探討[J].財會學習,2019(20):117-118.
[6]魏向黎,張黎.關于政府會計的一些思考——關于《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 和會計報表》 (征求意見稿)的一些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1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