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國

【摘 要】 目的:分析封閉式負壓吸引技術治療骨科創傷及感染創面的臨床療效。方法:組內共選取了68例研究對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科創傷且存在感染的患者,均符合入組標準,均使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并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每組34例患者,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換藥治療,觀察組則使用封閉式負壓吸引技術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及治療情況。結果:觀察組僅出現1例創面感染,1例創面化膿情況,并發癥發生率為(5.88%);對照組患者存在創面感染、創面疼痛、創面化膿情況,例數分別為2例、2例、1例,并發癥發生率(14.71%),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更低于對照組,(P<0.05)。其次,觀察組換藥次數(2.42±0.63)次,創面2期處理時間(4.86±1.33)d,住院時間(11.36±2.78)d;對照組相關指標分別為(8.93±2.56)次、(7.68±2.65)d、(17.89±3.14)d,兩組數據間差異較大,存在明顯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封閉式負壓吸引技術應用于骨科創傷及抗感染的治療中有較好的臨床應用效果,可促進患者創面盡快康復。
【關鍵詞】?封閉式負壓吸引技術;骨科;創傷;感染;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9-026-01
引言
當前骨科病癥發生率較高,骨骼相對比較堅硬,導致患者出現該方面病癥的原因與意外情況、跌倒、器物打擊等因素有關。骨科創傷情況的影響下,患者會伴隨有劇烈的疼痛感,臨床上需采用手術治療,但在術后由于護理人員操作不規范、療法局限性大等因素影響,使得創面感染率較高,以至于會對患者的生理、心理造成雙重傷害。當前對于術后創面多采用常規換藥治療,但實際應用效果并不佳。如今現代化醫療技術發展迅速,對于創面處理已經涌現出了更多的新型方法,其中以封閉式負壓吸引技術最具代表性,該療法較之常規普通換藥具有操作簡單、耗時短、創面愈合快等特點。本次實驗中便詳細分析了將封閉式負壓吸引技術應用于骨科創傷及抗感染治療中的臨床實際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中共選取了6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為我院骨科所收治,均存在骨折情況,需接受手術治療。據分析,導致患者骨折的原因為車禍、器物打擊、跌倒,患者資料真實,無其他系統類病癥、精神病史等情況,同意入組參加實驗,家屬已在同意書中簽字,符合入組標準。入組后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患者隨機分配為了使用常規換藥療法的對照組和使用封閉式負壓吸引技術的觀察組,每組34例患者。觀察組男性、女性患者比例為19∶15,年齡在19~58歲之間,平均年齡(41.26±2.63)歲;對照組共有18例男性患者及16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齡范圍為25~70歲,平均年齡(54.26±3.07)歲。對比來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換藥治療,醫務人員需根據患者病癥情況采取抗炎治療。
觀察組使用封閉式負壓吸引技術治療。醫務人員首先應對皮膚創面已經壞死或發炎的組織剔除,并使用生理鹽水沖洗,隨后采用封閉式負壓吸引技術治療。醫務人員需根據創面大小、形狀選擇敷料,并于填充泡沫縫合,然后貼敷于創面之上,最后置入引流管,吸引內部殘留的空氣,保障其真空性。注意,護理人員要關注患者創面恢復情況,并選擇合適的2期處理時機[1]。
1.3?觀察指標
本次實驗的觀察指標以并發癥發生率、治療指標為準。
1.4?統計學處理
SPSS23.0為統計學處理工具,結果使用t值檢驗,以(P<0.05)表示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僅出現1例創面感染,1例創面化膿情況,并發癥發生率為(5.88%);對照組患者存在創面感染、創面疼痛、創面化膿情況,例數分別為2例、2例、1例,并發癥發生率(14.71%),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更低于對照組,(P<0.05)。
2.2??觀察組換藥次數、創面2期處理時間、住院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封閉式負壓吸引技術是當前比較先進的一種創面治療方法,應用價值較高,臨床療效更佳,尤其是在燒傷、骨傷、傷口不愈合、撕脫傷等病癥的治療中[2]。骨科創傷患者創面情況一般比較嚴重,會出現局部皮膚組織壞死或流膿的情況,不利于患者的整體康復,常規療法主要是采用抗生素進行抗炎治療,但所需時間較長,臨床治療難度也較大[3]。封閉式負壓吸引技術可首先去除已經壞死的組織、膿液,將敷料、泡沫等結合,保障了創面的透氣性,同時在敷藥完成后會置入引流管,營造了良好的恢復條件,降低了內部空間滋生細菌的可能,據實際應用情況來看,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換藥次數、創面2期處理、住院時間等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數據間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通過本次實驗來看,將封閉式負壓吸引技術應用于骨科創面治療及抗感染中的價值極高,可促進患者的康復,適宜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崔全章.封閉式負壓吸引技術(VSD)治療骨科創傷及感染創面的療效及與常規換藥的臨床效果對比評價[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A1):116-117.
[2]?趙智.封閉式負壓吸引技術(VSD)治療骨科創傷及感染創面的療效及與常規換藥的臨床效果對比[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21):84+86.
[3]?張美良.封閉式負壓吸引技術與常規換藥治療骨科創傷及感染創面的臨床效果對比[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12):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