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海

【摘 要】 目的:探討經輸尿管軟鏡取石術與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腎結石患者開展研究,抽簽方式分成2組,一組給予經輸尿管軟鏡取石術治療(甲組,50例),一組給予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乙組,50例),對比兩種術式的療效。結果:甲組的術中出血量、并發癥發生率均優于乙組;乙組結石清除率高于甲組。結論:經輸尿管軟鏡取石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小,術中出血量小,引發的并發癥少,而經皮腎鏡取石術具有較高的結石清除率。
【關鍵詞】 經輸尿管軟鏡取石術;經皮腎鏡取石術;腎結石;安全性;療效分析
【中圖分類號】R249【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9-064-01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ureteroscopic soft lithotomy and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renal calculi.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100 patients with renal calculi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or study. The method of drawing lots wa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 (group A, 50 cases), the other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 (group B, 50 cases), and the effect of the two method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amount of bleeding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group A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and the stone clearance rate in group B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 Conclusion: soft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 has the advantages of less trauma, less bleeding and less complications, whil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 has a high stone removal rate.
Key words:transureteroscopy;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nephrolithiasis;safety;efficacy analysis
腎結石屬于一種泌尿系統疾病,臨床癥狀一般表現為排尿困難、腹部疼痛、血尿等,不及時給予處理,將會嚴重損傷患者的腎功能。本研究分析經輸尿管軟鏡取石術與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進行腎結石患者的100例腎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甲組:男38例,女12例;年齡43-81歲,平均年齡(56.3±5.4)歲;結實直徑:最小10.3mm,最大24.9mm,平均(17.5±5.3)mm。乙組:男36例,女14例;年齡44-80歲,平均年齡(56.4±5.5)歲;結實直徑:最小11.2mm,最大25.0mm,平均(17.7±4.9)mm。本研究排除全身性疾病者、嚴重腎功能損害者、凝血功能異常者。對比兩組資料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
1.2 方法
甲組:本組腎結石患者給予經輸尿管軟鏡取石術治療,首先,采取輸尿管硬鏡檢查患者的結石情況,在7d后在實施,經輸尿管軟鏡取石術?;颊呷砺樽恚瑢⑤斈蚬苤Ъ苋コ?,緩慢的導入斑馬絲,后將輸尿管軟鏡導引鞘小心的沿著導絲置入患者體內,確定結石位置后,采用激光將結石擊碎。
乙組:本組腎結石患者給予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患者行全身麻醉且麻醉生效后,于患者患側輸尿管插入導管至腎盂,患者為俯臥位的體位,并將患者腹部抬高,在B超下做穿刺,將患者的皮膚,并沿著導絲將腎造瘺口擴張開來,將導引鏡鞘置入患者體內,采取可視化技術確定關系的結石位置及大小、形態等情況,采用激光將結石擊碎。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結石清除率、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及并發癥(包括腎絞痛、尿漏、發熱、肌酐升高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以SPSS22.0分析本組數據,結石清除率、并發癥發生率采用(%)表示,X2檢驗,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用(x±s)表示,t檢驗。當數據對比有統計學意義時,P<0.05。
2 結果
2.1 結石清除率、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治療后,甲組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乙組,乙組的結石清除率高于甲組,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2.2 兩組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對比
甲組的手術時長為(86.5±18.3)min,乙組的手術時長為(60.0±10.3)min,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t=6.934,P<0.05);甲組的術中出血量為(8.69±3.5)ml,乙組的術中出血量為(20.3±9.5)ml,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t=11.391,P<0.05)。
3 結論
目前,治療腎結石的主要目的是將患者的的結石去除,保障患者的尿路通暢,有效改善并恢復患者的泌尿系統功能[1]。
在開展經皮腎鏡取石術的醫師應注意在手術過程中應盡可能不要單通道取石,以免導致患者的腎單位丟失,如果手術過程中,碎石較為困難,應當建立多通道碎石取石[2]。但經皮腎鏡取石術卻容易導致多種并發癥的發。經輸尿管取石術的手術通道選擇了人體的自然腔道,這樣在開展手術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對人體腎臟的損傷,但此種手術方式要求操作醫師具備優秀的操作技巧,該種術式的安全性相對較高,引起的并發癥少,出血量較少,能更快促進患者的病情恢復,但同時,其結石清除率較經皮腎鏡取石術低[3]。
本研究結果顯示,甲組的術中出血量、并發癥發生率均優于乙組,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乙組的手術時長較甲組短,結石清除率高于甲組,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臨床醫師應科學的選擇最佳的取石方式,以避免對患者的腎臟造成嚴重的損傷。
參考文獻
[1] 楊青彥,王長安,李濤.經輸尿管軟鏡取石術與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臨床對比研究[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8,24(20):3163-3165.
[2] 阮遠,李杏,潘生玉.腹腔鏡輔助經皮腎鏡與輸尿管軟鏡治療盆腔異位腎結石的臨床研究[J].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2019,13(2):80-84.
[3] 周青,舒暢,朱云海.經輸尿管軟鏡碎石術與經皮腎鏡碎石術在治療腎結石中的療效分析[J].貴州醫藥,2019,5(3):427-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