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瀚文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擔負著傳承文化的重任,古詩詞教學是重要的途徑和手段,從古詩詞教學的現狀來看,實際教育效果并不樂觀,存在著一定的誤區(qū),古詩詞教學以解釋翻譯和死記硬背為主,主要是為應試服務,古詩詞的美好意境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被弱化,極大地影響了古詩詞教學效果,不符合新課標要求。鑒于此,本文對初中語文中古詩詞誦讀教學的策略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誦讀教學;策略
引言:
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具有重要價值,教師做好誦讀教學,通過多樣化的誦讀,調動學生古詩詞學習的熱情和興趣,促使在誦讀中主動思考,和作者及文本交流,深入理解古詩詞所要抒發(fā)的情感,品味語言美、結構美、意境美、精神美等,提高人文修養(yǎng)和鑒賞能力,自覺傳承古典文化。
一、初中語文古典詩詞誦讀教學意義
(一)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語感
通過古典詩詞的學習,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感知能力,加深學生的文學功底,強化學生的語感。語感的培養(yǎng)是語文學習中的重要內容,語言的學習必須要以大量的文學積累為基礎,文學積累來源于學生對文學藝術的感性認識,而古典詩詞正是體現這種感性認識的關鍵部分。將文學積累變?yōu)橐环N語言習慣以后,就會逐漸上升成為一種規(guī)律,借助這種規(guī)律形成的語言能力就是語感,有了較強的語感之后,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知識環(huán)節(jié)時就會變得比較輕松。語言能力的提高與詩詞反復誦讀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俗話說熟能生巧,誦讀過程是眼、口、耳同時配合的過程,調動的是學生各個感官對詩詞的認知。
(二)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品位和審美能力
古詩詞的誦讀教學有助于增強學生對文學知識的體驗,通過誦讀能夠不斷強化學生對于詩詞內容的理解,并在詩詞描寫的意境中融入自己的情感,體會詩詞體現的文學美、情感美以及格式美,從而幫助學生建立健全的審美觀,建立對文學美的正確認識,發(fā)揮古典詩詞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價值。在詩詞的意境構成中,詩人融入了自己對自然界的情感、對國家和民族的情感,以及自身充沛的情感,學生通過反復誦讀能夠漸漸體會出詩人的情感,并與詩人產生共鳴。另外,古典詩詞中蘊含的優(yōu)秀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智慧也是學生建立健全人格及三觀的標桿,不但能夠陶冶學生的文學情操,而且對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凈化學生的心靈有很大幫助,從而使學生終身受益。
二、初中語文古詩詞誦讀教學的有效途徑
(一)帶節(jié)奏誦讀
古詩詞的節(jié)奏感很強,具有韻律美,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要教會學生誦讀,力求誦讀出美感。古詩詞誦讀要讓學生明確哪些地方需要停頓,掌握語調的強弱以及發(fā)音的輕重,這些共同構成了節(jié)奏。只有按照節(jié)奏去誦讀,學生才能更快地進入到意境之中,感受古詩詞的音韻美、詞句美、意境美,和古詩詞融為一體,進而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得更為深刻,并且逐漸形成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提高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基于這種情況,教師最好先范讀一遍,或者用多媒體播放錄音,學生除了要聽,還要掌握節(jié)奏停頓,明確語速快慢,以及語氣強弱,然后開展多樣化的誦讀活動,調動學生誦讀古詩詞的熱情,采取獨自誦讀、齊誦讀、誦讀比賽等,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誦讀,和作者與作品進行心靈交流,增強文化積累,誦讀中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自我領悟,欣賞能力就會慢慢提升,深刻領會古詩詞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力量,為我所用,平時自覺去學習和誦讀古典文學作品。
(二)引導學生做好平時積累
在古典詩詞教學中,雖然課堂教學十分重要,但是幫助學生做好平時的積累也很重要,千萬不可輕視平時積累的作用,因為知識含量會隨著積累時間而變得越來越豐富。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高效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詩詞積累習慣。可以在日常的學習及課外閱讀中,記錄遇到的好詞好句,長期堅持下來,由量變進而引起質變——由于積累的增多,學生在詩詞誦讀中就能快速地把握詩詞的韻律和情感,同時也能加深對詩詞內涵的理解。
(三)引導學生對難點內容反復誦讀
豐富的文學知識都是需要平時一點一滴地積累才能實現的,可見日常積累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記筆記的好習慣,在平時的閱讀中遇到好的詩詞要及時記錄下來,遇到比較難懂的詩句要主動剖析鉆研,將問題解決后也要及時記錄下來,并且養(yǎng)成隨時復習的好習慣。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開端,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學習的重難點內容進行反復誦讀,在潛移默化中強化學生對詩詞含義的理解,并且在不斷的反復誦讀中熟能生巧,逐漸轉化成自己的知識積累。
結束語:
古詩詞是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學習古詩詞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幫助學生了解璀璨的傳統(tǒng)文化,汲取其中的精神內涵,增強文化底蘊,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古詩詞教學不能過于模式化,而是要引導學生積極誦讀,親身體驗和感悟,細細品味古詩詞高度凝練的語言以及深遠意境,與創(chuàng)作者形成情感共鳴,學會鑒賞古詩詞,喜歡上古詩詞,促進文化的傳承。
參考文獻:
[1]黃志強.初中語文中古詩詞誦讀教學的策略探討[J].名師在線,2019(18):74-75.
[2]胡迎娣.初中語文古典詩詞誦讀教學意義及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