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開紅
摘? 要:新課改的核心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充分加強美育工作,究其原因,美育既有本身的目的性,同時也有促進其他教育活動的作用。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素質,這既是為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服務,也是貫徹實施素質實踐的基本需要。
關鍵詞:美育;高中英語;教學
引言:
我國美育教育觀念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時期便有孔子的“六藝”教授弟子,現階段,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美育教育煥發了新的生機。美育教育以英語教學為主要手段,發揮美育教育的心理效應。既能使學生愉快地學習,又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修養。
一、英語教學中的審美要素
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能力的教育,稱為美育,也稱美感教育或審美教育,是全面發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審美要素分為三部分:一是語言之美。語言不僅是一種人類交際的重要手段,也是思維的重要工具。所以說,語言就是藝術,使學生更好地運用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英語本身就是一門藝術,蘊含著語言之美。它本身就具有真實、自然的生動之美。二是藝術之美。說到藝術,就不得不提到音樂。音樂在培養學生美育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比如,《Music》這一單元中,為學生介紹了不同種類的音樂。教師在講這一單元時,可以通過播放各種類型的音樂片段,促進他們對音樂的理解。不斷提高他們的音樂修養,培養他們內心深處的真善美。藝術的美不僅僅是音樂,還有美術。在《Art》這一單元,就介紹了西方國家的繪畫史。培養藝術興趣,提高審美水平,是其主要目的。三是自然之美。培養學生美育不僅可以通過集中體現的藝術美,還可以利用自然美本身。用自然美來教育學生,是最方便的途經。在英語教科書中,就有好幾個單元是介紹自然美的,不同國家大自然也有不同的美景,充分使學生享受自然美。
除了以上三種,還有人性之美。在所有審美要素中,人性之美是最為閃耀的。正因為如此,例如,在高中二年級人教版必修五第四單元《Making the news》中,主要講述了周揚第一天作為記者上班,他和老板之間的對話,通過對話讓學生對記者和報社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從而引導學生對新聞充滿興趣,經常關注時事,透過新聞反映的人性道德之美,有利于學生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兩兩對話的形式,熟讀內容,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使學生在高中英語學習中,提高綜合素質。
二、保持美育教育的自由性
以學校為主要場所開展美育素養的培養,學校美育教育具有情感性、形象性、滲透性等特點。在當今時代背景下,高中學生美育素養培養需要保持自由性原則。美育活動是學生對事物內在美和外在美的自由鑒賞,其中不涉及政治觀念及倫理道德。因此,審美活動是一項相對自由的活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應保證接受教育的學生的審美自由,學生通過審美活動,實現個性的解放,完善人格,弘揚人文精神,提高審美素養。
美,不僅僅是美在外表,更重要的是德行。良好的品行造就未來,美育教學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教師開展美育教學,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素材,從而培養學生仁愛、友善的價值觀。通過開設英語交流場所、開展英語辯論比賽、英語作文競賽等活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育活動,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美育素養。
例如,在高中二年級人教版必修五第一單元《Great scientists》中,本單元的主題主要是科學家如何以探索、鉆研、勇往直前的科學精神去驗證未知的科學真理。這一單元可以通過科學家的科學精神,對學生加以啟示,使學生學會欣賞科學家的美。教師也可以通過“霍亂”這種傳染病的角度,引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想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武漢傳染最嚴重的時期,奔赴前線的“戰士”,是人性使然,亦是最美的一道風景線。正如同黑格爾所說的:“精神上的道德力量發揮了它的潛能,舉起了它的旗幟,于是我們的愛國熱情和正義感在現實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在培養學生審美自由性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審美的正確性。
三、提高美育素養重視程度
為了讓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充分激發學生的潛力,我國自上世紀開始,就致力于推行素質教育,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轉變。早在1912年,教育家蔡元培就把美育列入了教育方針,之后他不斷強調美育的重要性。因此,學校應樹立美育教育理念,重視對于美育教育工作的宣傳,學生需要深刻地將美育素養內化為個人素質。美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它有力地推動了素質教育的發展。在英語教學中,通過運用美育教育,可以使學生自覺感受英語的語言魅力,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被動接受變成主動學習,從而能夠融入到英語學習的氛圍中。學生應積極拓展美育教育的理論內容,基于實踐及理念兩個方面提高美育教育的有效性,建立起科學化、系統化的美育教育理念。
例如,在高中二年級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單元《Life in the future》中,教師可以設置情境導入,學生扮演蔡元培,回到1912年,提倡美育的重要性,使學生認識這位教育家的同時,預測未來,也就是現在發生的事。接著學生可以想象未來又會發生什么事?從而導入新課程。為學生提供了想象空間,通過想象未來的世界,與現在做出對比,告誡學生珍惜現在,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引導他們,提高他們的美育素養,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結束語:
通過美育可以促進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美育既能提高學生思想素質,又能培養學生道德情操;既能豐富學生知識,又能發展學生智力;既能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又能提高體育運動的質量;既能激勵學生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又能進行創造性的勞動。總的來說,提高學生美育素養,既是現階段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英語教學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胡異奕,王雨竹,楊妍禎.情景教學法在高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以內江一中為例[J].內江科技,2020,41(07):49-51.
[2]由利波.基于高中英語核心素養的語言能力培養策略[J].華夏教師,2020(20):22-23.
[3]霍楷,李孟賈.中國高校美育素質教育改革研究[J].戲劇之家,2020(22):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