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琪


【摘 要】 目的:探討和研究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采用針對性護理對負性情緒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選取近年來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00例圍術期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使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50例患者,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干預,實驗組使用針對性護理進行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焦慮情況、抑郁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經(jīng)過護理干預之后,實驗組患者的焦慮評分以及抑郁評分較對照著更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并且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患者更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臨床上對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使用針對性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焦慮評分以及抑郁評分,同時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及應用。
【關鍵詞】 子宮肌瘤;圍術期;護理;焦慮;抑郁
【中圖分類號】R256.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9-156-02
在臨床上子宮肌瘤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良性腫瘤,該疾病主要是因為患者的子宮平滑肌細胞出現(xiàn)了增生[1]。有相關的研究報告顯示該疾病常發(fā)于30~50歲之間的女性,該疾病在臨床上的主要表現(xiàn)有不孕、流產(chǎn)、貧血等,目前在臨床上針對子宮肌瘤患者治療的主要手段主要手段還是使用子宮肌瘤切除術,雖然該疾病能夠有效的對患者的疾病進行治療,但是患者常常會在手術后出現(xiàn)應激反應,進而導致患者在手術后易出現(xiàn)不良反應,進而使手術的治療效果受到影響[2]。本院為了提高子宮肌瘤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了本次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近年來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00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使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50例患者,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guī)的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干預,實驗組患者使用針對性護理進行干預。在對照組當中患者的年齡在24~45歲之間,平均年齡在(35.1±12.4)歲之間,病程在0.7~4.5年之間,平均病程(2.65±0.64)年之間;在實驗組當中患者的年齡在23~44歲之間,平均年齡在(34.1±12.3)歲之間,病程在0.6~4.5年之間,平均病程(2.65±0.63)年之間。納入標準:有明確的手術指征的患者、同意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排除標準:患有嚴重精神病患者、不能正常溝通患者、為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經(jīng)過對比后發(fā)現(xiàn),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在參與本次研究之前均已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護理方法
在本次的研究當中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使用針對性護理干預,具體護理內(nèi)容如下:(1)認知護理:護理人員應當在患者辦理入院手續(xù)之后告知其病情,同時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使用符合患者情況的方法對患者進行子宮肌瘤的相關知識講解,同時將本次手術的目的以及手術過程當中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和注意事項一并告知患者。(2)心理干預:大多數(shù)患者在入院以后由于自身對于該疾病的不了解以及手術后出現(xiàn)的應激反應均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此時護理人員應當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并告知患者成功的案例,鼓勵患者建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以此達到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的目的,必要時可以采用靜默法的等方式對患者進行放松護理。(3)環(huán)境干預患者在入院以后需要為患者提供一個健康舒適的治療環(huán)境,醫(yī)護人員還應當注意患者病房當中的溫度,盡量將患者患者病房內(nèi)的溫度控制在24~60℃之間。
1.3 觀察指標
在本次的研究當中使用抑郁自評量表以及焦慮自評表分別對患者的抑郁以及焦慮情況進行評定,患者的得分越高則表明患者的焦慮或抑郁情況越嚴重[3]。使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對護理滿意度進行調(diào)查,患者的得分超過70分則為滿意,患者的得分在60~70分之間,則為一般,若患者的得分低于60分,則為不滿意。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本次研究所得的數(shù)據(jù)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對本次研究所得的計數(shù)資料使用百分比進行表示,使用卡方值進行檢驗,使用均值對本次研究所得的計量資料進行表示,使用t值進行檢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焦慮、抑郁情況
兩組患者經(jīng)過護理干預之后,實驗組患者的焦慮評分以及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
經(jīng)過護理干預之后,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患者更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3 結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以及城市的快節(jié)奏生活,導致了子宮肌瘤的患病人數(shù)在不斷的上升。該疾病主要是因為患者的子宮平滑肌細胞出現(xiàn)了增生,有相關的研究報告顯示該疾病常發(fā)于30~50歲之間的女性,目前在臨床上針對子宮肌瘤患者治療的主要手段主要手段還是使用子宮肌瘤切除術,雖然該疾病能夠有效的對患者的疾病進行治療,但是患者常常會在手術后出現(xiàn)應激反應,進而導致患者在手術后易出現(xiàn)不良反應,進而使手術的治療效果受到影響[4]。
綜上所述,在臨床上對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使用針對性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焦慮評分以及抑郁評分,同時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靜,徐桂梅,宋樂樂,等.系統(tǒng)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術后的應用價值[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18,25(21):83.
[2] 王瑞敏.心理護理干預在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18,25(21):159-160.
[3] 姚言.護理干預對子宮肌瘤圍手術期負性情緒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9(36):141-142.
[4] 彭燕,李娜.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患者圍術期綜合護理效果[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7,2(36):183-184.
[5] 廖利霞.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3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