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芳筱
摘 要:圖書作為存儲和傳播知識的載體,管理是手段,服務是目的。在創新圖書管理模式的前提下,做好圖書資源的整合、開發、利用,滿足不同讀者多樣化的訴求,才能凸顯圖書管理的意義。針對當前圖書重管理、輕服務的現狀,應當運用辯證思維,看待圖書管理與服務的相互關系,進而通過創新管理方法、強化服務意識、重視圖書工作隊伍建設等一系列措施,深入挖掘圖書資源價值。
關鍵詞:圖書管理;服務意識;創新思維;信息技術
在“互聯網+”時代,將網絡與信息技術應用到圖書管理中,在減輕圖書工作人員壓力的同時,通過掌握讀者訴求,提供主動服務,讓各類圖書資源能夠在借閱、使用的過程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圖書管理與服務的創新,既需要每一位圖書工作人員具備創新思維,不斷提高自我的業務素養,以實際行動推動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的提升。同時,還需要適當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尤其是引進信息管理系統,推動智能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務的實現。
1 圖書管理與服務工作開展現狀
1.1 圖書管理的方法與思維滯后
在圖書總量不斷增加、讀者需求不斷提升的背景下,現有的圖書管理方法卻沒有同步的創新。面對海量的圖書資源,如果還是以人工為主開展分類、排序、檢索等各項工作,一方面是增加了基層圖書工作人員的負擔和壓力,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為讀者提供優質的借閱服務。當然,也有一些圖書管理人員嘗試進行變革,但是由于硬件設施落后,加上資金投入不足,像目前較為常見的自助服務終端、智能檢索系統等,還沒有引進或推廣,這也成為制約圖書管理水平與服務質量的重要因素。
1.2 圖書信息服務價值沒有充分發揮
圖書只有在使用過程中,才能體現出價值。如果將其束之高閣,而不能滿足讀者的借閱需求,其價值也會大打折扣。結合實際情況,現階段的圖書管理和利用中,還是以被動服務為主。讀者提出借閱要求后,再由圖書工作人員為其檢索、提供相應的書籍。而很少主動去了解讀者的閱讀偏好,沒有形成“以讀者為本”的主動服務意識。這種情況下,一些出版時間較早的書籍,因為知曉率不高,很少有讀者借閱,這些圖書的價值沒有體現出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淹沒在書庫中。
1.3 圖書管理隊伍綜合素質有待提升
無論是從圖書的日常管理方面,還是開發利用方面,都需要一支經驗豐富、專業扎實、責任心強的圖書工作隊伍。根據現階段圖書工作隊伍的現狀,以及圖書管理與服務的實際需求,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圖書數量和種類的增加,迫切需要更多的高素質管理人員。由于現階段圖書工作人員較少,每個人分擔的工作任務較多,圖書上架、排序、巡視、檢索等日常基本工作占據了大多數時間,導致他們很難有自己的時間去思考如何創新管理模式、如何提升服務質量。其二,在逐步推廣圖書管理信息化的背景下,圖書工作人員對各類信息管理系統、軟件、設備的操作不夠熟練,個人的業務水平與崗位工作的要求逐漸脫節。
2 新時期創新圖書管理與服務的必要性
2.1 有助于優化圖書管理流程
圖書管理的制度和流程,能夠幫助圖書工作人員有條不紊的開展各項工作,對保證管理效率有一定的幫助。但是隨著藏書量的增加,以及讀者需求的多樣化發展,圖書檢索速度慢、讀者排隊等待時間長等問題逐漸暴露出來。為了向讀者提供更加滿意的圖書服務,需要加快“供給側”改革。對于提供圖書的圖書室來說,應當嘗試革新管理方法,例如要引進信息技術、信息設備,在服務臺一側安裝幾臺自助服務設備,讓讀者自助辦理圖書檢索和借閱業務。這樣就簡化了圖書管理流程,也省去了讀者排隊等待的麻煩。
2.2 有助于挖掘圖書資源價值
只有讓圖書資源的價值得到了體現,才能吸引更多的讀者前來辦理圖書借閱業務,實現圖書管理與服務的良性發展。在原有的圖書管理模式下,由于服務意識不強,圖書利用率不高,給讀者留下了不好的影響。以圖書管理創新和服務優化為契機,除了要向讀者提供需要的書籍外,還要做好出借記錄。然后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這些圖書借閱信息的整合、分析,向讀者精準推送關聯性或相似性的書籍。既可以滿足讀者的需求,又提高了圖書資源的利用價值。
3 圖書管理與服務模式的創新路徑
3.1 完善基礎設施,創新管理方法
近年來電子圖書的比例有逐年升高的趨勢,推廣圖書管理信息系統也成為新時期簡化圖書管理流程、提升讀者服務滿意度的一種有效措施。一方面是要結合圖書管理需要,制定相應的組織計劃并計算出大體的預算。根據預算劃撥專項資金,采購相應的信息設備,盡快建立起一套穩定運行的圖書管理信息系統。這樣一來,像圖書分類、檢索、借閱等常規的業務,都可以利用信息系統完成一鍵式辦理,而不需要檔案工作人員從書架上搜尋書籍,工作壓力得以減輕,工作效率得以提升。
3.2 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
在信息時代下,若想做好圖書的管理、服務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了解其需求并給予其充分的幫助,然后通過對讀者的深入了解,對圖書的閱讀量、信息資源的利用率、讀者的年齡性別及興趣愛好等展開全面的分析探討。圖書工作人員應從職業角度出發,將服務意識貫穿于每一項管理工作中,讓讀者的圖書借閱需求得到更好地滿足。除了被動的等待讀者上門借閱書籍外,還應當嘗試利用計算機技術,通過大數據分析了解讀者的閱讀偏好,然后向讀者精準推送其他書籍,讓圖書資源得到更加充分而廣泛的運用。
3.3 重視隊伍建設,增強管理成效
圖書管理與服務的創新,要求圖書工作人員要具備創新思維和掌握新的技術,才能在實際工作中,身體力行的推進圖書管理效率和圖書服務質量的全面提升。可以嘗試以下渠道:
其一,建立基于崗位工作需求的常態化培訓機制,通過定期組織培訓、教育,讓一線檔案管理人員也能夠定期接受最新的專業知識,通過實現知識結構更新,才能緊跟行業發展和工作要求,提高自身的崗位勝任力。在培訓內容上,除了圖書管理學相關的專業知識外,還應當增加關于互聯網技術、信息設施的操作培訓。例如,要熟練掌握圖書管理信息系統以及各類辦公軟件的操作方法,才能實現各類圖書快速檢索,自動辦理圖書出借、歸還等基礎業務。其二,還要引進必要的激勵制度,讓圖書工作人員具有危機感,增強工作積極性和創新創造力。可以在服務臺前放置“讀者評分表”,讀者可以對圖書工作人員進行評分,或是提出反饋意見。將讀者評分納入圖書工作人員考核指標體系中,用這種方式倒逼圖書工作人員強化主動服務意識。
4 結語
信息時代的到來和讀者訴求的多元變化,迫切要求現行的圖書管理和服務模式進行調整、優化,才能適應新時期的需要,始終發揮圖書資源的信息服務價值。圖書管理與服務創新,應當得到多方面的支持。要通過增加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重點引進信息設備,推進管理自動化、服務智能化的發展。同時,還要重視圖書管理隊伍的建設,將職業素養、專業技能、信息技術作為重點培訓對象,優化考核機制,督促圖書工作人員在對內做好圖書管理,對外優化服務質量中,履行自己的責任,發揮圖書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王欣.“互聯網+圖書館”模式下的管理與服務創新[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20):124-125.
[2]徐興余.高校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創新與功能的復歸——評《高校圖書館知識信息服務模式創新研究》[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6.
[3]王菲.網絡時代高校圖書館服務與管理的創新探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07):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