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華


【摘要】目的:討論心理干預用于肝癌護理中的臨床價值。方法:將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肝癌患者當作觀察對象,隨機分組各40例,比較對照組(施以常規護理)、研究組(加強心理護理)的干預結局。結果:干預后對照組SDS與SAS評分比研究組高,P<0.05。研究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心理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身心狀態,值得應用推廣。
【關鍵詞】心理護理;肝癌;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5-0162-01
肝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結果,發病機制與病因等尚未明確,認為與肝臟基礎疾病或病肝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隨著病程發展,肝區疼痛與腹水等癥狀表現越發明顯,同時易引發上消化出血等并發癥。疾病病程長且預后差,尤其是在手術或化療等機體應激反應下,會促使患者產生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緒與負面心理,與肝癌等致病因子互為因果關系,促使疾病復發與身體機能惡性循環。心理護理干預能夠調整患者身心狀態,促使其主動規避負面情緒等危險因素對整體療效提升的影響,從而改善預后質量;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收治的80例肝癌患者當作觀察對象,患者均經過CT檢查或病理學檢查確診,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排除臨床資料不全與精神意識障礙者。隨機分組各40例,研究組年齡平均57.3±4.2歲;男性21例,女性19例;平均病程3.52±1.32年。對照組年齡平均57.1±4.6歲;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病程3.18±1.26年。基線資料比對差異不明顯,P>0.05。研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批準。
1.2方法
對照組施以常規護理,包括病情監測與藥物指導等。研究組在其基礎上加強心理護理干預,方法如下。
1.2.1行為干預
組織患者展開娛樂活動,提高患者參與積極性與自我存在感。通過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豐富治療體驗與感受,獲得心理平衡,同時掌握更多自我護理技能,從而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指導患者進行呼吸放松訓練,穩定情緒狀態的同時,提高機體免疫力與疼痛閾值。鼓勵患者參與飲食與運動等計劃制定,促使其主動遵循健康生活方式,同時提高依從性與配合度。
1.2.2認知干預
采取言簡意賅與通俗易懂的語言,根據患者理解程度等個體差異,采取播放視頻或情景演示等方法做好宣教工作,提高患者認知度,糾正錯誤治療觀念與態度。掌握藝術溝通方法,從患者感興趣的話題入手疏導情緒與負面心理,主動拉近護患距離,做好操作解釋與咨詢服務等工作,提高患者知識掌握度與護理依從性。嚴格履行告知義務,告知治療進展等相關內容,提高患者安全感。
1.2.3支持療法
根據患者心理狀態評估結果,告知不良情志與疾病發展的影響,教會患者如何運用心理暗示與轉移注意力等方法自我調節情緒。多做患者家屬思想工作,使其給予患者更多家庭力量支持。主動向患者投入人文關懷,滿足患者合理需求,穩定患者身心狀態。
1.2.4環境干預
合理控制病房溫度濕度,定期通風消毒,減少噪音與強光等不良刺激。做好環境介紹,告知規章制度,介紹主治醫生與責任護士,減少因環境陌生引起的焦躁感。幫助患者采取舒適體位,加強隱私保護,護理操作動作輕柔,降低患者身心痛苦程度。
1.3統計學方法
用spss21.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數據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行秩和檢驗其數據是否符合正態分布;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卡方檢驗差異性;組間統計學差異用P<0.05表示。
2 結果
2.1心理狀態改善程度
2.2生活質量改善情況
3 討論
肝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嚴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加之疾病早期癥狀存在隱匿性特征,到中晚期后的疼痛等癥狀表現越發明顯,療效與預后質量不盡理想。患者長時間受疾病折磨,心理狀況較差,需加強心理護理干預,改善患者身心狀態,提高整體療效。心理護理要求護理人員本著以為本人的原則,主動向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務,滿足患者護理需求,減輕患者心理負擔與疼痛等不良因素刺激,從而提升生活質量,有效改善預后。影響患者心理狀態的因素較多,包括疾病認識片面或是缺乏家庭力量支持等,應當采取多種措施進行全方位的心理干預,包括疼痛干預與健康教育等干預措施,提高患者身心舒適度,實現整體上的恢復[1-3]。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能夠提高肝癌患者的生活質量,緩解不良情緒與負面心理影響,更利于療效提升與康復進程加速,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對此,值得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李姝雯.護理結局分類在肝癌病人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心理月刊,2020,15(06):154.
[2] 朱文英,江園,劉雪.臨床護理路徑在肝癌介入治療患者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吉林醫學,2020,41(03):730-731.
[3] 姜曉燕.肝癌切除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07):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