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睿
【摘要】目的:探討院前急救在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6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3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的急救措施,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院前急救,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急救時間。結果: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為86.67%,對照組為60.00%,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較對照組高,P<0.05。觀察組患者的急救時間為17.15±3.89min,對照組患者的急救時間為34.31±5.41min,觀察組的急救時間明顯較對照組短,P<0.05。結論:院前急救可提高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有效率,縮短急救時間,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院前急救;急性左心衰竭;療效;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6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5-0268-02
急性左心衰是一種常見的心內科急癥,因某種原因,短時間內患者的心肌收縮力會明顯降低,心臟負荷出現明顯增加,從而導致患者的心排血量明顯降低,肺循環壓力出現明顯上升,具有起病急、病情兇險的特點,嚴重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1],因此一旦確診,需給予積極有效的院前急救治療,從而挽救患者生命,而在后續治療中,院前急救也有重要意義[2]。本文分析了院前急救在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療效及安全性,以為急性左心衰患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所有患者紐約心臟協會分級均為Ⅳ級[3],60例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年齡范圍為52~84歲,平均年齡為65.14±3.15歲,原發疾病類型:冠心病者28例,高血壓者16例,糖尿病者4例,風濕性心臟病者6例,心肌炎者4例,肺部感染者2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6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30例。
觀察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范圍為53~84歲,平均年齡為65.09±3.21歲,原發疾病類型:冠心病者14例,高血壓者9例,糖尿病者2例,風濕性心臟病者3例,心肌炎者1例,肺部感染者1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范圍為52~83歲,平均年齡為65.28±3.23歲,原發疾病類型:冠心病者14例,高血壓者7例,糖尿病者2例,風濕性心臟病者3例,心肌炎者3例,肺部感染者1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所有患者知情同意,且符合醫學倫理。
1.2方法
60例患者均給予常規的急救措施,患者到達醫院后,立即給予常規的急救措施;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院前急救,醫院在接到患者的急救信息后,派遣救護車進行救治,將患者送到醫院,救護人員在現場給予患者救治,同時根據患者的體征、臨床表現、即刻給出準確診斷,再給予患者院前急救,此外患者需取正確的體位,休克者取平臥位,其他患者一般取坐位,給予患者吸氧處理,若患者情況嚴重,可給予吸氧處理,若患者情況嚴重,可先給予患者藥物急救,如嚴重者靜脈滴注硝酸甘油,休克者靜脈推注嗎啡5mg等。在患者進入醫院的途中,可實施心電監護,從而確定患者情況,以便于入院后的進一步救治。
1.3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緩解,各項指標穩定且無異常為顯效,治療后患者的各項指標明顯變化,需持續觀察為有效,治療后患者身體無明顯改善,但也無明顯惡化為無效,治療后患者生命體征完全消失,臨床救治無效為死亡[4];(2)對比兩組患者的急救時間。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軟件,計數資料(n/%)和計量資料()分別行卡方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為86.67%,對照組為60.00%,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較對照組高,P<0.05。
2.2對比兩組患者的急救時間
觀察組患者的急救時間為17.15±3.89min,對照組患者的急救時間為34.31±5.41min,觀察組的急救時間明顯較對照組低,P<0.05。
3 討論
急性左心衰患者多是在肺炎、高血壓、過度輸液等因素下急性發作的,患者常會出現發紺、呼吸困難、兩肺底可聞及水泡音等表現,其病情危急,會出現心源性休克、昏迷,甚至導致患者死亡[5],本文分析了院前急救在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療效,以為急性左心衰患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提供依據。
本文結果表明,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較對照組高,觀察組的急救時間明顯較對照組低,主要是由于院前急救醫護人員可迅速出車搶救患者,待到達患者處后,詢問患者病史,結合患者的體征、癥狀給予相應治療,從而控制患者癥狀,待其病情穩定后轉運至醫院進行下一步救治,其可及早的救治患者,從而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肺水腫、組織血流灌注等癥狀,提高治療效果,也縮短了急救時間。
綜上所述,院前急救可提高急性左心衰患者中有效率,縮短急救時間,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楊娉萍,臺磊.可達龍院前急救治療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華衛生應急電子雜志,2018,4(2):92-96.
[2] 陳文華.系統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36):18-19.
[3] 張芳.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竭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刊,2018,45(7):77-79.
[4] 廖仍照,呂博文,梁洪斌.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前急救成功率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9,12(19):4-7.
[5] 李霏,涂惠,喻華妹.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50):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