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儀
摘 要: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新課標的出臺,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和培養。“音樂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養音樂家,而是培養人。”這是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音樂教育的定義。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制度的完善,特別是新課標的出臺,對高中教學中對音樂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過筆者在音樂欣賞實際教學中的經驗進行總結,分析高中音樂欣賞課的現狀和問題,探討如何采取措施,提高音樂欣賞課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音樂;欣賞;問題;解決辦法
高中教學中的音樂學習,可以讓學生通過音樂的學習和欣賞,達到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的作用,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礎。音樂欣賞是高中音樂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提高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重要途徑。如何針對我國當下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充分發揮出音樂欣賞教學的作用,是高中音樂教育工作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課題。
一、高中音樂欣賞課開設的現狀
隨著更多優秀音樂教材和書籍的引進、對音樂理論研究的更加重視和深入,為音樂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極其有利的社會環境。而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也得到很大的發展,特別是音樂欣賞課。不但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設立音樂欣賞課,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學校加大了對音樂教育的投入,增加了音樂教學的器材、引進更多更優秀的音樂欣賞教材。但是,現階段我國的高中音樂教育中,也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和問題。
(一)對音樂教學和音樂欣賞課的投入不夠,影響了音樂欣賞課的教學質量
當今社會科技和信息呈現爆炸式的發展和更新,新技術、新器材、新理論不斷涌現。因此,只有保證在音樂教育中必要的資源投入,才能保證音樂欣賞課教學的質量。比如對當下音樂流行趨勢的把握,就需要對相關信息和知識的收集、整理和總結。適當的音樂器材和音樂欣賞設備的投入,才能讓學生對音樂欣賞得到更加直觀、更多層面、更多角度的理解。
(二)音樂欣賞課教材陳舊,引進和更新不足
高中音樂欣賞課還沒有統一規范的教材,實際的音樂欣賞課教學中,學校大都自己引進或自編教材。一些學校音樂欣賞的教材陳舊,甚至有些學校根本就沒有音樂欣賞教材,完全依靠老師的經驗進行教學。在這樣的條件下,音樂欣賞課的教學很難達到提高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教學目的。
(三)缺少對音樂教師隊伍的建設、缺乏專業師資力量
在已經開設了音樂欣賞課的學校,往往采取音樂老師兼課的形式,缺乏專業的音樂欣賞教師。這樣的音樂欣賞課,常常流于形式、無法更好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二、提高認識、加大投入、完善制度,創建良好的音樂教學環境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音樂修養水平是個人修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高中學生進行音樂欣賞課的教學,可以改善學生的道德修養、提高他們的價格品質、提升他們的精神境界,對提高學生全面綜合素質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對當前高中音樂欣賞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克服困難、解決問題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責任。
(一)改變舊的音樂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新課改已經將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放在了學校教育的重要位置。傳統的應試教育,已經不適合當今社會的發展,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因此,在高中的學校教育中,必須改變以考試分數作為學生評價的唯一標準,對學生在校學習進行全面、綜合的素質評價。
(二)打造良好的音樂教育環境
學校的重視和全體教師的認同,是讓音樂欣賞課達到教學目的的重要前提條件。在課程安排上,應給予音樂欣賞課充分的課時安排,不能對課程進行擠占,以保證音樂欣賞課的教學質量。
三、改變教學理念、提升教學水平,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高中音樂欣賞課的課堂教學效果
在音樂欣賞課的實際課堂教學中,學生對于音樂欣賞課的興趣不大。這種現象并非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不高,或者不喜歡音樂,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恰恰是出在高中音樂欣賞教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上。音樂欣賞課的目的,是引導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對音樂之中“美”的欣賞,從而達到提高學生音樂修養、提高綜合素質的目的。
(一)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設備、設施,發揮多媒體教學在音樂欣賞教學中的作用
網絡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為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教學條件,教師應充分將這些技術運用到音樂欣賞的課堂教學中去。對一些優秀的音樂作品,除了課堂上的欣賞和教師的相關講解,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音樂作品的相關知識內容去搜集資料,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了解和欣賞。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尋找喜歡的音樂作品,在課上進行講解和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二)因材施教,靈活教學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是音樂欣賞課達到教學目的的保障。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要結合學科的自身特點,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比如讓學生為課堂欣賞的音樂配圖、為音樂配文、配詩、添詞等等。這一方面激發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也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想象力得到充分發揮。
高中音樂課程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音樂愛好,發展音樂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教師要通過高中音樂欣賞課的教學,讓學生能夠懂得音樂之美、學會欣賞美,最終可以創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