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遠勛
摘 要:煤礦生產在我國的生產業中占有極重要的的地位,煤礦意味著能源,代表著經濟。煤礦開采是一項極為危險且難度較大的作業,近年來,如何安全開采煤礦成為了企業和人們關注的焦點。在開采煤礦安全問題成為熱點的形勢下,“一通三防”技術應運而生。本文借助“一通三防”技術的重要性,探究該技術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
關鍵詞:煤礦生產;安全性;一通三防;應用探析
前言
煤炭是極為重要的生產能源,煤炭資源的有效開采,是發展生產力的有效保障。煤炭存在于沉積巖中,且多處于復雜地形之中,開采難度極大,危險性極高,若沒有做好安全防范,貿然開采,會導致各類安全事故,為減少事故發生,應切實做好“一通三防”。“一通”是指礦井的通風安全管理,“三防”是指防火、防治瓦斯、防治煤塵。煤礦企業想要健康長遠的發展,須以“安全采礦”為原則,“一通三防”做保障。
一、安全生產煤礦中一通三防的重要性
(一)“一通三防”概述
“一通三防”是我國現階段的煤礦開采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價值在于提升生產煤礦的安全性,保障采煤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一通”是指礦井的通風安全管理,為保證井內空氣能與外界高效流通互換,需在井內搭建適宜的通風渠道,想要獲得良好的通風效果,除了要合理設置渠道的搭建結構,還需借助通風設備。“三防”是指防火、防治瓦斯、防治煤塵,防火是指對煤塵自燃或其它火災的有效控制,需盡快控制小火勢范圍,防止更重大事故;防治瓦斯是指控制開采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瓦斯氣體,防止因瓦斯大量堆積而引發爆炸;防治煤塵是指檢測處理煤塵濃度,避免濃度過高而發生爆炸[1]。使用“一通三防”技術配合井下作業人員的個人防護,能有效避免多種事故,提升采煤的安全性。
(二)“一通三防”的重要性
“一通三防”技術的有效使用,能夠極大地提升煤礦生產的安全性,其重要性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①“一通三防”對多種安全隱患有較為理想的防控效果,例如,有效通風,降低有害氣體的濃度,為作業人員提供較理想的工作環境,極大程度上減少對工人健康的損傷,同時減少爆炸帶來的危險;②“一通三防”能有效控制各類明火出現,避免爆炸隱患,提升作業安全性;③“一通三防”能夠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提升煤礦生產的效率,提高經濟效益。在實際的煤礦生產工作中,應實時監控各有害氣體的濃度、井下溫度以及風流量等數據,分析計算,建立科學模型,作為后續防控工作的參照;④“一通三防”能在極大程度上預防井下事故發生,我國科學技術日益精進,礦井監控技術已經應用在煤礦生產業中,且建立起了完善的管理體系,有效規避了許多安全隱患[2]。
二 一通三防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
(一)提升安全意識
煤礦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安全事故相較于其他事故,所涉及的范圍廣泛,影響深遠,會造成眾多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近年來,煤礦業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引起國民對安全生產的重視。礦井安全事故的出現,以及“一通三防”技術的使用,讓煤礦產業的相關工作人員對開采過程中的危害有了一定的了解,且引起了反思,總結了經驗,對生產安全的認知有了提高。
(二)增強通風系統的有效性
對井下作業人員來說,通風系統是安全的重要保障,優化通風系統,能降低危險系數。通風系統由風路和通風設備兩部分組成,通風設備能提供動能,來獲取穩定風流,促使井內與外部環境進行空氣流通互換;而風路起引導作用,使井內的有害氣體在風的作用下排到井外。要想增強通風系統的有效性,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選擇合理有效的通風模式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計搭建,如選用較為理想的U型模式,需同時參考井下風向及地質情況,以達最佳通風效果;②合理選擇通風設備并根據實際進行布置,通風設備是井下通風的核心,是通風效果好壞的關鍵,要保證所選用的通風設備,能夠在進行作業的礦井下發揮出理想的運行狀態,并根據環境地形,將通風設備安裝在最能發揮效果的位置;③加強通風系統的日常檢查,日常檢修,是防患于未然的有效手段,要檢查通風設備的運行狀態,評估其運行效果,排除設備隱患,提高可靠度,充分保障安全效果。
(三)加大瓦斯防治力度
瓦斯防治,是為了防止井下瓦斯濃度過高,超出安全范圍,從而引起爆炸等危害。空氣里的瓦斯濃度應保持在0.8%以下,二氧化碳濃度應保持在1.5%以下,一旦超過限制,應立即采取安全措施,組織人員撤離。為加強瓦斯防治,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密切關注濃度異常區域,礦井內的構造復雜,某些區域極易堆積瓦斯,應安排人員密切監控這些區域的瓦斯濃度變化,做好防控準備;②若出現瓦斯濃度明顯超高,應立即采取處理手段,加大排風力度,盡快降低濃度,并對此區域制定合理有效的監控措施,預防因瓦斯過高而造成的毀滅性傷害。
(四)加強對煤塵的防治工作
對井下工作者來說,煤塵的危害也是極大的,防治煤塵至關重要。煤塵會造成塵土飛揚的場景,會影響作業人員的視線,若煤塵超過安全范圍,也可能造成爆炸傷害。有效減少煤塵的手段有多種,針對塵土紛飛,可采取水封爆破、預濕注水等方式;針對已存在井內的煤塵,可使用水幕降塵的方式[3]。此外,通風設備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帶走煤塵,從而保證生產安全。
(五)加強對明火的防控
礦井中存在多種可燃氣體,一旦發生火災,將造成無法挽回的人員及財產損失。火災會導致有毒氣體,如一氧化碳的釋放。若遇上強風,火勢更加難以撲滅。煤礦生產過程中,火災發生原因的類型主要有二,其一是內因火災,其二是外因火災,若火災發生,要先找到起火原因,采取針對性措施,才能高效的控制。在進行井下作業時,要嚴格控制各類火源,從源頭上避免火災發生。
結語
安全生產是每一個生產行業都應遵守的原則,煤礦產業更應將此原則放在首位。在煤礦產業中,“一通三防”技術的有效應用意義重大,能創造較為良好的工作環境,使得煤礦生產的效率提高,還能保障相關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促使我國的煤礦生產業能夠長久、健康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凱,于海洋."一通三防"技術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J].山東工業技術,2017,1(1):56-56.
[2]郭天龍.一通三防技術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探究[J].能源與節能,2017,1(10):124-125.
[3]馮長紅.探究"一通三防"技術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價值[J].機械管理開發,2016, 31(9):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