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飛 朱薪宇 竺雨 楊影 曲文秀
摘要: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主席提出的“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這一理論被寫入了中共十九大報告中,這顯示出黨和國家對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以及生態環境保護迫在眉睫的境況。而作為未來中國發展中堅力量的青年大學生群體,應該自覺承擔起保護環境的任務,其中綠色消費是保護環境的一個重要環節。經調研,大學生綠色消費并不存在能力和知識水平方面的困難,但事實上絕大多數大學生對于綠色消費的認知還是處于一個比較低級的認知階段,因此適當的綠色消費觀念和行為引導是有必要的。
關鍵詞:綠色消費;大學生;觀念 ;行為
基金項目:2019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大學生綠色消費觀念與行為引導研究
引言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帶動了移動支付、快遞行業、外賣行業等的快速發展,再加上人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現在的大學生群體已經具有較強的消費能力,越來越成為消費的主體,但是又因為在校大學生對于綠色消費觀念處在低級的認知階段,才更應該對他們進行及時的、積極的綠色消費觀念的引導。綠色消費是指一種健康的、適度的,從滿足生態環境需要出發,符合人們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和消費方式的總稱。
一、當代大學生存在的不良消費觀念與行為
大多數中國大學生在青少年階段缺少適當的理財訓練和實踐的消費觀念的教育,在擁有獨立支配一定生活費的條件下,往往會做出不理智的消費行為,且不能意識到自己錯誤的消費觀念,造成許多浪費,對環境產生許多額外的負擔。
1.不成熟的消費心理。消費心理是指消費者進行消費活動時所表現出的心理特征與心理活動的過程。包括消費者心理發生的一切心理活動,以及由此產生的消費行為,如消費者觀察商品、搜集商品信息、選擇商品品牌、決策購買方式、使用商品形成心理感受和心理體驗、向生產經營單位提供信息反饋等等。而綠色消費心理則是指以“綠色、自然、和諧、健康”為宗旨的綠色消費意識,這是人們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和社會道德不斷提升的體現。每個人身處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也不同,因而所形成的消費心理不相同。有的人很早就接觸了社會,并且融入到了社會中,對消費也有了相當的一部分經驗,具有較為成熟的消費心理。但是也有很多人可以稱得上是溫室里的花朵,很少接觸社會,因此對于消費并沒有概念,也很難養成成熟的消費心理,對于他們來說消費可能是隨意而為的一件事,如此就會讓自己做出不良的消費行為。
2. 不合理的消費行為。由于消費觀念的不成熟,很多大學生會做出許多不理智的消費行為。他們不明白消費的真正含義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要而消耗物質和精神產品的行為與過程,也不關心什么是綠色消費,為何要做到綠色消費。他們或許僅僅是因為在逛街或者在逛淘寶等購物軟件時看都了某件具有吸引力的商品,雖然這些商品并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卻只因一時合了眼緣而做出了缺乏理性的消費行為,而之后如果產品不合心意甚至會隨意丟棄,對于舊物和出現了可修問題的物件也缺乏耐心和尊重,動輒更換,隨意丟棄。
3.沒有明確的消費動機。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明確的目標和動機,否則只會做無用功。消費也是一樣的道理,需要擁有明確的目標才不會做出不合理的消費行為。比如很多人只是跟盲目風,或者是出于攀比的心理,消費的動機并不是出于本身需要,于是就會做出不良的消費行為。
二、影響當代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因素
對于當代大學生為何會做出以上這些不良的消費行為,原因并非是單一的,而是由各方面的因素綜合造成的,這些原因包括以下諸類。
1.個人消費心理的不成熟、缺乏自律意識。大學生的個人消費心理是影響他們消費行為的主要因素,不成熟的、缺乏自律意識的消費心理就會導致他們做出缺乏理性的消費行為。大部分大學生都屬于初次離開父母身邊,在學校獨立生活。他們對于消費等生活瑣事沒有足夠的經驗,還沒有形成成熟的消費心理,自己管理資金的自律意識和能力都還欠缺。同時大學階段已經不同于中學生階段,學生的消費觀念也因為身邊同齡人的消費行為而有所影響,有的出于跟風而進行消費,有的因為攀比而進行消費。這樣的消費心理、自律意識以及同齡人的影響就容易讓他們做出非理性的消費行為。
2.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踏入大學的學生們已經可以稱得上是半個社會人了,他們與社會有著各種各樣的交集,因此社會環境也會對他們的消費觀念造成一定的影響。如雙十一、雙十二等購物狂歡節的出現以及推出的網絡商品促銷活動吸引了消費者們的眼球,大學生群體也不例外。這個時候消費者們就可能會因為湊單不足而購買其他自己不需要的或者說對自己沒多少用處的商品,一方面造成了自己經濟的流失,另一方面也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這些不良的社會風氣對于許多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有著極大的影響。
3.家庭消費觀念的影響。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基礎環境,也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如果一個家庭的消費觀念本身就存在不足,那么孩子就容易養成不良的消費觀念和習慣,即使通過學校的學習以及身邊同伴的影響,這種觀念和習慣也是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的。雖然說大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都很強,但是觀念一旦形成,想要改變也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每個家庭的經濟能力不同,消費的觀念也會有所不同,但是為了孩子的良好習慣的養成,家長們應該對孩子消費觀念進行積極健康的引導,而不是形成要么不消費,要么亂消費的行為。
4.學校相關消費教育的缺失。除了家庭以外,學生所處時間最長的就是學校。就目前而言,國內學校在引導學生消費方面的教育還是比較薄弱的,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對于學生的消費方面的教育更多的是停留在教師平時講課的過程當中,這樣的方法會給學生們一種消費教育可有可無的觀念,讓他們覺得消費并不是大事,生活中也不刻意關注消費這一環節。學校對于學生消費教育的缺乏對于學生形成不良的消費觀念和行為具有很大的關聯。
三、引導大學生樹立綠色消費行為的具體措施
對于大學生的不良消費觀念和行為我們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判斷,據此我們應該根據相應的問題,尋找措施來幫助引導大學生樹立良好的消費行為,自覺做到綠色消費。
1.家庭是基礎,要強化家庭中的綠色消費觀念。家庭是一個人最基礎的生存、成長環境,父母等家長們的行為對于孩子的影響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家庭的家風建設十分有必要。之前有一句話說“××從娃娃抓起”,消費也不例外。家長也需要從小就做好孩子的消費榜樣,為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消費觀念和行為做出相應的引導。要強化家庭中的綠色消費觀念,發揮家庭的基礎性作用,為孩子養成良好的綠色消費觀念。
2.加強高校對于大學生綠色消費觀念的引導和教育。學校是學生學習的最佳場所,因此各高校如果要求大學生進行綠色消費的相關學習,效果也一定是顯著的。第一,高效可以設置與綠色消費相關的課程,可以是以公共選修課的形式,這樣既不給學生增加學習壓力,同時也對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和行為做出了相應的引導與教育,為他們樹立綠色消費觀提供了一個著力點,不會覺得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是無中生有、沒事找事的行為。第二,學校可以成立以“綠色消費”為核心的社團,積極舉辦相關的社團活動,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到保護環境的活動當中,自覺將自己不需要的舊衣物進行回收等。一個人想要辦成一件事或許是困難的,但當有一個團體一起努力時,事情就會變得容易得多。
3.社會要營造良好的消費風氣。大學生也是社會成員的組成部分,是將來為社會、為國家服務的群體,那么就可以說他們的觀念和行為與社會今后的發展關系密切。與此同時,社會也為大學生的成長提供了相應的環境,對于大學生的成長有著極大的影響。
社會是復雜的,相信很多人都做不到獨善其身,也做不到“出淤泥而不染”,所以為了大學生的發展及以后社會的建設著想,社會需要為大學生目前的消費行為養成營造良好的消費風氣。一方面,社會中可以積極開展綠色消費相關的各種活動,給與大學生一定的參與權,鼓勵他們參與到社會活動中,而不是一味追求經濟效益,想各種方法從大學生身上尋找商機,誤導他們的消費觀念。另一方面,政府部門可以完善有關綠色消費的規章制度,積極引導大學生的綠色消費觀念和行為,提高他們的消費素養。
結語
在我國,大學生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同時也是祖國接班人中的主要力量群體。他們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以及學習能力都是很強的,關于綠色消費亦是如此。但是大學生群體并不是一個獨立的群體,他們與家庭、學校、社會息息相關,因此對于大學生綠色消費觀念和行為的引導就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努力,每一方都需要堅守自己的崗位和職責,為大學生群體的良好消費行為習慣的養成做出自己的努力。綠色消費對于個人來講,雖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它又關乎環境保護就成了大事,我們應該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的落實到生活中,各方都應該為大學生綠色消費觀念和行為做出相應的引導。
參考文獻:
[1]徐湘荷.大學生綠色消費觀念調查[J].教育與職業,2014(28):80-82.
[2]余超男,楊金鳳.杭州大學生綠色消費行為的影響因素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11):148-149.
[3]楊盼.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綠色消費行為研究[J].科技創業月刊,2019,32(04):43-46.
[4]郭正秋,趙美嵐.新時代大學生綠色消費觀培育研究[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0(01):12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