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華
摘要:微信已經成為現代最實用的通訊工具之一,也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社交軟件。課程改革要求將德育放在日常教育教學的首位,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管理者,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更是德育工作的展開者。如何提升德育工作的實效,班主任應該立足于當前的管理工作,利用微信這一即時通訊工具,輔助自己的德育教育,從而能夠及時了解教師與學生溝通,幫助學生解決心中的疑惑,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引領學生成長。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微信;互動德育教育
信息技術發展的背景下,人們的生活已經和互聯網接軌,社交軟件微信在人們的溝通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初中班主任應該充分利用微信的強大功能,融入到日常的德育教育中,基于微信展開互動德育,從而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效,引領學生全面發展。
一、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互動德育教育的意義
德育工作是班主任的職責,提高德育工作實效,不僅僅是班主任工作能力的體現,更影響著育人質量的高低。為了優化德育工作,班主任應該站在時代發展的前沿上,緊扣信息社會發展的脈搏,將德育工作的展開與現代化的發展緊密相連,與時俱進,體現出德育工作展開的時代性、時效性,與學生溝通緊密,聯系學生。了解學生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基礎,通過微信軟件能夠實現班主任和學生之間友好的互動,及時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通過微信溝通,擺脫了時空的限制,對學生進行疏導和處理,因此可見微信在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實現德育工作順利展開中具有.積極作用。
二、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互動德育教育的措施
1.立足微信平臺,強化師生聯系
班主任展開德育工作的基礎是對學生的了解,只有在溝通、聯系、信任的基礎上,學生才能夠更加親近老師,班主任才能夠更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發現他們身上的問題,從而建立有針對性的指導,因材施教,推動每一位學生發展。但是,初中生學習任務較緊,加之班主任的工作也比較繁雜,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生活中,班主任并沒有很多空余的時間與學生們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產生了信息不對稱的狀況,不利于班主任更好地展開德育工作,也不能及時發現學生身上的問題,從而使得德育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中學生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也處于青春叛逆期。面對面的溝通,讓學生們感受到很壓抑,從而班主任不能真正清楚自己心中所想,學生也不能夠和老師敞開心扉。通過微信這一社交平臺,建立微信好友或是班級微信群,學生們就能夠在群中的交談毫無障礙,班主任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們的群體問題和個別問題,把握他們的思想動向,從而能夠進行個體交流,幫助他們解決個性化的問題。
例如:班主任可以建立一個微信班級群,讓所有學生加入群中,班主任在群中要與學生進行溝通,引導學生們暢所欲言,講究平等民主,消除學生的心理距離感。同時,通過微倩好友的形式添加班級中一些特殊學生為好友,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并對于他們給予及時的幫助和交流,通過微信群能夠實現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也能夠實現個性化的指導,推動班級德育工作的順利展開。
2.發揮微信優勢,推送學習資料
微信不僅是一個社交平臺,還是一個資源共享的媒介。班主任應該充分發揮微信平臺的優勢,向學生們推送一些相關品德教育的學習資源,通過信息資源的不斷轉發、擴散和共享,與學生們一同學習更多的德育資料,擴展學生的思維,提高他們的思想境界,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例如:在疫情期間,老師可以班級微信群推送一些關于疫情的文章,讓學生觀看,引發學生對社會價值、生命健康的認知,引導學生們進行評論,在學生暢所欲言時,能夠增強師生互動,也能夠引領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各種德育信息,使得資源的推送評論更加針對性、及時性、互動性,達到最佳的德育效果。
3.引導學生交流,促進共同進步
微信是一個非常好的社交平臺,能夠實現信息傳達和思想溝通。例如:老師可以結合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和發展需要,在微信群中引導學生們一同討論經典的德育話題,讓學生們大膽的說出自己的看法和認識。班主任可以給學生提出珍愛生命的話題,讓學生們旁征博引,共同探討對于生命的看法,從而對學生進行生命價值觀教育。結合一系列系統化的德語話題,讓學生們進行探討,既有助于他們相互學習、共同交流,又能夠實現正能量、正思想的不斷傳播,提高學生的整體修養和素質。
三、結束語
班主任在日常的德育工作展開中,必須充分利用微信,采用先進的教學理念,解放個人教育思想,引領學生全面發展。通過微信這一互動性的社交工具,充分實現互動,為德育工作的有效展開,提高學生的綜臺素質,引領中學生學習更多的德育內容,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情緒情感,將他們培養成具有綜合能力的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徐寶佑.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開展互動德育探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6):140.
[2]陳浩軍.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開展互動德育探索[J].才智,2020(12):73.
[3]蔣亞群.對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開展互動德育教育的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