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少平
【摘要】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滲透STEM教育理論,能夠推動教育活動進入新時代。教師在開展小學階段科學學科的教學活動時,遵循STEM的理論,引導學生進行項目式學習,以此創建及優化教學情境,將STEM理論與科學課堂進行融合,可以使學生掌握高效率的學習方法,提升自身的科學素養。
【關鍵詞】項目化學習;科學;小學;STEM理念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6-0091-02
一、滲透STEM理念,開展教學活動的意義
STEM教育理念,是將技術、工程、數學與科學進行融合,為學生構建出動態的、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將所有學科進行聯系,進行項目式學習的設計,能夠豐富課堂環境,使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知識學習中,進而使自身的綜合素養得到有效提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滲透STEM理念,能將日常的生活和學科相關的知識結合起來,使學生依據自身的生活經驗,進一步探索科學知識,提升自身的科學素養。例如,《紙》這一課程就具有較高的代表性。在這一實驗過程中,STEM的教學形式,充分發揮了實踐引導與整合知識的特性。科學知識中造紙實驗涉及機械學、歷史學、物理學等學科,STEM教學形式的有效應用,實現了不同學科知識的整合教學,進一步提高了小學階段科學實驗實踐教學的質量。在小學科學學科的教學中,滲透STEM等教學形式,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和發展的必然需求。STEM的教育形式,與提高小學課堂教學質量和實踐性的要求相適應,同時STEM這一教學理念,能夠高效快速地運用到科學課堂教學的各個部分中,其中包括實驗環節、引導環節和導人環節。小學生在這一教學理念的引導下,開展科學知識點的學習活動,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培養其發散思維,從而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最終提高自身的科學素質。同時,在小學科學學科的教學中,逐步滲透STEM教學理念,能夠提高小學教學的長期發展效益。
二、在STEM理念下開展小學科學項目式學習的有效措施
(一)基于STEM理念的項目式學習
教師在開展小學階段科學學科的教學活動時,滲透STEM理念,引導小學生開展項目式學習活動,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了解科學知識,形成科學素養,增強自身的綜合能力。例如,教師在引導小學生學習“摩擦力的秘密”這一節課時,以項目式學習為主要策略,將教學內容分成:1.提問階段,提問與摩擦現象相關的問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2.實驗階段,準備好相應的實驗器材,配合完成好摩擦實驗。對于該階段可以先設計出學生可能出現的操作步驟:一是讓學生用手擠壓桌面,二是讓學生用手擠壓桌面的同時,往前推。三是讓學生感受摩擦力、比較摩擦力。3.討論階段,對實驗產生的現象進行總結和討論。以下是具體實施過程:首先,可以先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探索相關理論知識。如:在兩本書中間夾上一頁紙,在分不開書本的情況下,注意摩擦力。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提出問題,如,兩本書中會產生什么力量?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摩擦力的相關理念,進而開展有效的學習活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實踐活動,滲透STEM理念,進行項目化學習的設計,引導學生通過選擇實驗的器材,進行實驗設計,在實驗探究中了解科學知識。
(二)項目式學習的學習進階
教師在開展小學階段科學學科的教學活動時,滲透STEM教學理念,引導學生進行項目式的學習活動,將以往的學習方式,放在項目式學習背景下,能夠進行概念的轉換。從而使學生開展有效的學習活動,進行科學知識的積累,掌握正確科學的學習方法,進一步培養自身學習的能力,增強科學素養。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引導學生進行項目化學習的學習進階,能夠營造科學的探究環境,更新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拓寬教學資源和教學空間,使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學習活動中,了解科學知識,增強自身的科學素養,進行高效發展。比如,以《生命離不開水》這一課堂內容為例,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首先要向學生提出問題以引導和啟發學生思考——哪些地方有水以及植物體內的含水量等。小學生在了解這一問題后,會在小組內進行熱烈討論,通過開始捶打或擠壓植物,直觀感知植物中含水量的現象。在通過各種方式得知植物的含水量后,教師又引導學生對比各種植物含水量的多少,包括甘蔗、梨、蘿卜、韭菜等植物。教師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會起到重要引導作用,幫助小學生了解這一部分植物含水量的情況。
學習進階,是指學生在探索科學知識時,由低級過渡到高級的發展過程。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摩擦力”這一節課的知識時,由于小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有限,認知水平不高,從而對摩擦力并沒有系統、科學的認識。面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滲透STEM理念,引導學生進行項目式學習的學習進階,從科學角度了解哪些元素與摩擦力息息相關,探索摩擦力、了解摩擦力的相關概念,進一步學習摩擦力方向與摩擦力大小,從而提升自身的學習水平。這一階段的學習,是項目式學習的學習進階中的低階階段。教師在開展小學階段科學學科的教學活動時,滲透STEM理念,引導學生進行項目式學習的學習進階,從學習的低階階段過渡到高階階段。能夠使學生自主地融入科學課堂中,更深層次地探索科學知識,進行科學知識的有效延伸,了解摩擦力與哪種因素有關,找到減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從多方面探索摩擦力,進行有效學習活動,不斷提升自身的科學素養,進行綜合發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在開展小學階段科學學科的教學時,注重提升學生自身的科學素養,能夠促使其得到高效的發展。教師在開展科學課堂教學活動時,遵循STEM的理念,引導小學生開展項目式學習,能使其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進一步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進而開展高質量的學習活動,探索科學知識,提升自身的科學素養,增強課堂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楊玉佩,彭虹斌.基于項目學習的小學科學探究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學研究,2018(07).
(責編 黃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