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
【摘要】教育一直以來都受到國家和人們的重視,陶行知幼兒科學教育具有豐富的科學內涵,對當今科學教育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他的推行與發展對學前教育的開展與改革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講述陶行知幼兒科學教育思想的相關啟示,希望通過教育來促進幼兒的進步與發展。
【關鍵詞】陶行知;幼兒科學;教育思想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6-0186-02
幼兒的教育一直都備受關注,它是一個民族進步的基礎,是國家未來發展的希望。陶行知先生則將學前教育分為五大方面,主要是:培養幼兒健康的身體、勤于勞動的動手能力、對藝術的興趣與自治精神以及一個科學的頭腦。一直以來他都主張“好教育,好未來”,對好幾代入的教育理念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一、健康教育為幼兒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健康一直都是人類生活的最基本保障,擁有健康的身體是人們活動的基礎,一切財富對于健康而言都為零,人如果沒有健康,那么一切都為空。人生的初期階段,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可以使其終身受用。所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中把健康放在了首要的位置,把健康教育作為衡量學生學習的標準?,F階段,我國的教育教學中對幼兒的教育考核重心主要放在幼兒的個人衛生、生活習慣等方面,還需要結合幼兒的日常活動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這也符合陶行知先生的“良好的教育才有良好的未來”。
二、通過勞動教育促進幼兒對勞動的熱愛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幼兒在步人學校的那一刻,應當學會從事相應的家務。當下我國的學前教育也在倡導學前教育中需要給幼兒增加相應的義務活動,以此有效引導幼兒對其生活、學習、興趣愛好的認知,借此還可以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的品質以及對生活與未來的期待。還可以在實際的生活中,培養幼兒從小的認知,讓他們有勞動光榮的使命,家長必要的時候可以創造條件對幼兒進行教育,慢慢讓幼兒學會生活上的自理,例如在幼兒的衣食住行上,學校應當開設課程對幼兒進行專門的培訓,提升他們的動手能力以及創造力。最終的目的是讓幼兒可以主動關心他人、關心周邊的一切、熱愛生活。
三、培養幼兒對藝術的興趣與審美情操
藝術來源于生活,藝術無處不在。藝術的表達方式有很多種,是人們宣泄自己情緒的一種表現,也是自身情感的流露。陶行知先生認為優雅的校園環境不但對學生學習上有所幫助,還可以給學生的情感上帶來依托,還可以促進幼兒優良性情的養成。我們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育教學方案還可以改成帶著幼兒去親近大自然,通過感受自然之美陶冶幼兒的情操。還可以組織幼兒積極走進城市中的紀念館,通過學習古文古跡來正確認識歷史。最后就是課外活動的時候,幼兒園應聯合家長舉辦一些親子活動,例如親子繪畫、才藝表演等,這些活動不但可以提升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感情,還可以傳遞藝術的交流,提高幼兒的審美情操。幼兒園還可以在現有的基礎上創辦一些詩歌朗誦、舞蹈表演、美術繪畫等教學課程,幫助幼兒在有效的時間段里獲取無限的藝術知識,不斷提升幼兒的審美觀念??傊瑹o論是上述自然美,還是優雅的學習環境、和諧之美,都會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的藝術氣質和道德情操。在藝術教育的幫助下培養孩子的審美觀念,我們也應該以藝術興趣的培養為有效的指導,否則我們的教育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背誦多少古詩、認識多少油畫,最終只會是無效的教育。
四、以科學教育培養幼兒的科學精神
陶行知先生的學前教育觀念具有多元化特征,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應該掌握日常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當幼兒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幫助他們解決,還可以助力他們成長,用科學的方式培養幼兒的科學精神。在課堂中,可以進行科學的實驗教學,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幼兒的想象力,還可以幫助他們增長知識。例如在教授《浮力》時,可以事先準備一個雞蛋和一個玻璃杯,把雞蛋放人玻璃杯中然后加滿水,再往水中添加一些食鹽,雞蛋就可以浮上來。通過實驗豐富幼兒的想象力,還可以增長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認識,激發他們對科學現象的興趣。
五、通過資質教育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
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一文中提到,幼兒從小養成互助、協作的理念,他們長大后才會更好地與別人一起為祖國繁榮貢獻自身的力量。所以在學前教育上我們必須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學習,讓學生在交流中合作、創新、進步。我們可以讓學生多多交流,分組合作進行游戲拼圖,共同完成一個游戲項目,不僅可以讓學生在交流中獲得知識,還可以樹立合作創新的精神。我們通過對孩子合作思維的培養發現,學生在獨立睡覺與獨立穿衣等方面有了非常大的進步,慢慢地變得成熟懂事起來。
總之,陶行知先生的教學理念已經提出了多年,在新課改的環境下,我們今天如何利用陶先生的教育理念培養學前教育,是我們當下需要思考的問題,他的教學方式依然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深思與探究。教育作為一個國家的未來,是社會進步與文明發展的主要前進動力,當下教育在結合陶行知先生教育的理念與精神理念的同時,還需要做到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當下的教育可以有更長遠的發展。作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應當踐行“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教育精神,時刻學會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引導自己和提升自己,為祖國的未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周新蘭.運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探究[J].成才之路,2016(04).
[2]朱怡雯.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在幼兒園教學中的實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04).
(責編 黃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