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華
摘 要:隨著高校信息化建設的發展,信息的高效使用和互聯互通就顯得十分重要。要解決數據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數據來源多且分散、從生產到使用中間流程不清晰、數據孤島眾多、集成困難、數據質量差、完備性與準確性存疑等問題,人們需要從概念、規范、標準、技術、應用等多方面出發,打造數據中心。
關鍵詞:數據中心;信息化建設;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5168(2020)26-0026-0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z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efficient use and interconnection of information becomes very important.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ata use, such as multiple and scattered data sources, unclear processes from production to use, many data islands, integration difficulties, poor data quality, doubts about completeness and accuracy, etc., people need to start from concepts, norms, standards,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and other aspects to build a data center.
Keywords: data center;information construction;improvement strategy
信息化時代,高校越來越重視數據中心建設,這既是高校的重要發展任務,也是對信息化系統管理模式的重大挑戰。因此,本文分析了高職院校數據中心建設的現狀及改進策略。
1 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中數據中心的重要性
1.1 有效規范高校業務流程
隨著信息化的推進,數據中心建設成為高校的重要發展任務,這對信息化系統管理模式構成重大挑戰[1]。數據中心的優劣直接影響各個業務系統的作用發揮,因此有效規范高校業務流程及打通各個業務系統信息數據流是數據中心的核心任務。
1.2 有效打通高校數據孤島
學校在發展過程中投入大量精力建設數據中心,主要是為了打通存在的數據孤島,整合及利用學校各部門間的數據,實現數據的高度融合,進一步提高數據的準確性、權威性和使用效率。
1.3 利用虛擬空間實現跨區域管理
現在,很多學校都由一個或多個新校區、分校區組成,數據中心能打破區域限制,實現多校區間的統一規范與管理。
1.4 為師生提供一站式服務
高校建立數據中心,將多個應用信息數據系統統一門戶,完善教師的教學環境及學生的學習環境,讓用戶在使用時體驗一站式服務。
1.5 影響信息化規范中硬件采購計劃
學校各部門工作性質及職責不同,其所承擔的業務種類不同,在數據中心建設前需要對建設中購買的相關硬件設備與已有的軟硬件進行對接整合,統一標準和規劃,實現多種形式資源的高度整合,進而最大限度地促進高校信息化建設。
1.6 促進源頭數據的標準化
根據國家的要求,結合學校的發展特點,確立信息標準是高校數據中心建設的首要任務。另外,應選擇統一標準的業務系統接口,嚴格遵守信息標準,以實現學校源頭數據的標準化。
1.7 積累數據資產和數據財富
數據是學校的無形資產,業務系統中的數據客觀記錄了學校的歷史情況和現狀,隱含著各層面的數據特點及學校的發展規律和趨勢。學校通過從數據中心積累的數據資產中獲取有效信息,挖掘潛在規律,為內部管理、決策和外部考核提供科學支撐[2]。
2 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中數據中心的現狀及問題
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教育信息化的發展,但高校尤其是高職院校數據集成還處于初級階段,沒有形成一套完備的數據中心體系。學校現有的系統為不同部門所用,通常與其他部門結構標準不同,無法實現信息共享,甚至出現數據混亂、管理混亂等現象,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2.1 缺乏數據標準和規范,信息難以共享
由于學校各個業務系統之間缺乏信息共享的標準和規范,各系統的數據定義、結構及使用規則不統一,造成無法交互和共享,如部門代碼、教師工號、學生學號等,這也使得業務部門之間無法高效便捷地獲取來源于其他部門的所需數據信息。
2.2 各業務系統結構不同,阻礙信息共享
信息化建設在高校發展迅速,為了滿足不同部門的業務需求,學校建立了許多不同的應用系統,這些系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但是,各系統建設方式不同,很難與其他部門的系統進行數據交互共享,如教務、人事、招生就業、財務等系統,各業務系統往往獨立開發或從不同廠家采購,所用數據庫、運行環境等不一致,隨著學校的不斷發展,采購的業務系統越來越多,各系統間信息交互的需求更強烈,異構系統的增加使得信息交互更加困難[3]。
2.3 數據冗余,權威數據源頭不明
學校已有系統雖然能完成日常工作,但也僅限于提供簡單的數據查詢、數據統計和打印等操作型處理,而且只限于一個部門使用,無法實現數據交互共享、給管理者提供分析型數據供決策參考。各部門獨立應用該部門的業務系統,造成同一數據在多處冗余存儲,甚至出現數據不一致。因此,學校各業務系統針對相同數據的管理和應用不一,同一數據存在多個來源、多個管理者,造成權威數據源頭不明,無法做到數據誰產生誰維護,最終導致數據管理混亂,影響上層應用[4]。
2.4 難以實現綜合查詢,無法有效利用全局信息
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各業務系統一般只滿足該部門工作要求、解決當前問題或在局部應用。由于缺少長期整體規劃和統一管理,大量信息孤島數據標準不統一,信息無法互聯互通,限制了信息化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如想了解一個教師的詳細信息,需要從人事、科研、教務等多個系統查詢相應信息,查詢結果零散,無法對查詢后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基本的信息查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更不可能進行數據分析給決策層提供決策支持。
2.5 已有數據質量差,無法提供實時精準數據
相同數據存在于多個系統且由不同系統自主采集,無法做到不同系統同步更新數據,造成不同系統提供的同一數據不一致,數據質量差,用戶無法從現有系統中獲取真實、準確的全局信息。
2.6 歷史數據缺失,無法支撐決策
由于不積累數據財富、大量歷史數據缺失、現有數據質量差等原因,現有系統不能提供實時精準數據為領導提供決策支持。那么,有了數據中心是否就能立馬解決上述問題?其實不然,有學校已經建成了單純的數據中心,但該數據中心數據標準制定不合理,與各業務系統間的數據互通僅停留在定期從業務系統向數據中心同步,積累的數據無法保證實時可用,也沒有形成有效的數據下發機制及各系統數據互通機制,中心庫數據與業務系統自身數據兩層皮,數據中心就成了陳舊數據的倉庫,無法充分發揮應有作用。什么樣的數據中心能促進學校信息化發展呢?
3 改進策略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高校需要建立一個動態的數據中心,構建統一的數據標準,使其與業務系統之間的數據實時互通。數據中心負責核心數據的收集和存儲,形成權威數據,各業務系統使用涉及其他業務系統的數據時,必須通過數據中心獲取,數據中心形成了規范的業務系統數據上傳和中心庫數據下發的機制,保證了全校數據的統一性和唯一性,避免了業務系統之間的彼此割裂。最終實現大數據基礎構建,便于大數據挖掘,便于實現業務系統的輕量化和碎片化開發。
3.1 數據指標體系的建立
入庫的信息會直接影響數據中心的存儲空間、運行速度、數據利用率等方面,構建動態數據庫除了技術層面的支撐以外,更重要的是信息資源建設,因此首先要建立數據指標體系,確立入庫信息資源。
完整的數據指標體系主要包括三部分:基礎數據、擴展數據和已有業務系統專用數據。基本數據主要指學校每年定期上報的數據,如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高基報表數據、教育系統相關統計年報等。每年填報這些數據時,需要各部門從各業務系統中導入導出,其間容易出現數據統計口徑不一致、數值不同、單位不同等問題,導致上報前反復修改,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為解決數據上報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首先要將基礎數據納入指標體系。其次是擴展數據,主要包括各類評價或排行榜指標,如“金平果”、廣州日報等高職院校排行榜,每年定期發布相關排行榜(如綜合、品牌等競爭力排行),這是學校找準位置、制定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參考因素,需要納入指標體系中進行監控。最后是已有業務系統的專用數據,主要包括各業務部門需要不定期上報或申報的項目數據,如就業處報就業數據、基建處報基建相關數據等。
3.2 數據中心——數據標準的建立
數據中心的建立目標是整合多個部門的多個不同的業務系統,整合已有業務系統的前提是先制定數據標準和信息編碼標準,數據類別不同,參考標準也不同,有一些數據需要參照國家標準,有一些需要由權威部門制定,因此制定時應以國家教育部信息標準為基礎,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形成最終的標準。有了統一、規范、科學的標準,數據才能真正做到交互和共享。數據中心是一個動態的產物,需要長期建設、積累和更新,因此建立的統一標準不僅要兼顧已有業務系統數據庫的特點,還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這樣才能保障數據中心的正常運轉,促進學校信息化建設高質量發展。
3.3 數據管理規則
3.3.1 數據入庫規則。學校各個業務系統包含學校各個層面的數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數據都需要進入數據中心,到底哪些數據需要入庫才能真正讓數據中心發揮為學校其他各業務系統提供數據支撐的作用呢?前期梳理的基礎數據和擴展數據需要上報或定期更新,這部分數據需要入庫以便于學校定期上報;其次是各業務系統間需要共享交互的數據,比如學工系統中學生的學籍信息,教務系統同樣需要這一部分基礎信息,因此不同業務部門需要的相同數據項都需要入庫,這樣才能做到各個業務系統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有選擇性的數據入庫不僅解決了“死數據”浪費存儲空間的問題,也提高了數據中心運行效率及數據可靠性。
3.3.2 數據更新規則。數據更新規則主要包括三部分:更新時間、更新規則和更新來源。更新時間要結合學校實際情況進行確定,如新生報到時,學生報到系統與財務系統中學費繳納數據就需要實時更新;每年需要上報的基礎數據(狀態數據和高基報表)需要根據相應時間節點定期更新。因此,要根據不同情況確定數據更新頻率。根據不同的更新頻率、不同的業務需求,制定相應的更新規則及更新來源,如財務數據由財務部門按照自然年更新數據,數據中心管理部門同步更新此數據。另外,根據數據本身的特點及學校需要,制定數據備份及存儲的規則。
3.3.3 數據使用規則。數據中心建設的目的是以服務為基礎,方便師生查詢、下載及應用數據。但是,不同的業務部門或不同人員需要查看及應用的數據不同,因此數據中心管理部門要根據不同業務需求制定相應的訪問權限,最終讓用戶體驗一站式查詢、多維度分析及決策支持等服務。
3.3.4 數據管理辦法。數據中心是學校信息化發展的產物,數據中心的建設需要軟硬件的配合,硬件可以通過采購完成,但信息資源建設需要特定的部門規劃設計以及專職工作人員維護,因此需要制定包括數據標準的規則、數據變更標準規則、數據入庫及出庫規則、數據保密及安全等在內一系列的管理辦法,要求數據采集人員、新增信息系統的開發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各項管理辦法,以“誰生產,誰維護,誰負責”為原則,將數據維護的責任落實到每個責任人身上,從而提升數據的權威性和準確性。同時,應注意數據安全問題,做好數據的備份工作。
4 結語
數據中心建設不僅是學校信息化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是一個長期連續的過程。目前,其仍存在諸多急需解決的問題,如數據中心安全如何保障、數據質量治理、海量數據存儲、數據分析應用等。為了解決數據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人們需要從概念、規范、標準、技術和應用等多方面出發,打造數據中心。
參考文獻:
[1]王康.淺談高校信息化建設中數據中心的作用[J].人間,2015(32):70.
[2]高勇.利用數據挖掘為高校資產管理提供決策支持[J].廣東科技,2013(14):18.
[3]李丹,吳征.某軍工企業信息系統集成的關鍵問題及對策[J].科技信息,2013(22):243.
[4]張琳琳.高校數據中心的實現[D].濟南:濟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