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娟
摘 要:這是一個堅硬的時代,這是一個充滿消費主義喧囂的時代,這是一個一些人的精神忙碌于實際利益,在市場經濟的漩渦中失去重量的時代。顯然這不是一個富于革命情懷和理想信念的時代。在這種情況下,重溫馬克思主義的經典文獻,能夠重新勘定我們的精神坐標,重塑我們的理想信念。
關鍵詞:《共產黨宣言》; 時代的意義
中圖分類號:D2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0)10-117-002
一、一個立場,教導我們堅定一個信念
《共產黨宣言》發表距今已170年了,憑此有些人斷言時過境遷了,這個“原教旨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綱領已經不合時宜了;甚至認為,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今天,《宣言》不過是一個充滿書生意氣的、過于激進的社會改革方案。一句話,在有些人看來,宣言不過是一個歷史的幽靈。
馬克思、恩格斯在1872德文版序言中指出:“……對黨派態度的論述(第四章)雖然在原則上今天還是正確的,但是就其實際運用來說今天畢竟已經過時……”1宣言中的一些具體觀點、具體措施是過時了,誠然,馬克思主義的具體內容是與時俱進的,但是馬克思主義之為馬克思主義,宣言之為宣言,本質上在于其立場和方法。那么,宣言宣的是什么言呢?,它的核心立場是什么呢?
1.《宣言》的核心立場
作為以天才般清晰、透徹的筆調論述的科學社會主義的第一個經典文獻,它的核心立場當然是“無產階級的勝利和資產階級的失敗同樣是不可避免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是人類歷史的必然。從宣言四章內容看,這個立場是第一章“資產者和無產者”的最后一句話,是它的基本結論。第二章“無產者和共產黨人”,是對黨領導無產者所謀求的社會主義實質內涵的具體解釋(消滅剝削,與傳統所有制決裂,發展生產力)。第三章“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文獻”是通過對形形色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批判,與他們劃清界限,進一步堅定科學社會主義立場。第四章“共產黨人對各種反對黨派的態度”闡明了共產黨人堅定的革命理想和態度。
2.教導我們堅定社會主義信念
立場決定人們的基本理想信念,重讀《宣言》最大的教益就是:我們必須堅定社會主義信念。沒有這個信念,就不成熟,不能反對,不能組織,也不能抵抗形形色的思想。
然而,接受一個思想容易,但把它當作我們必須永遠堅持的一個信念很難。世事紛擾,具體問題叢生,人容易迷失,理想信念淡化。正因為如此,習總書記才強調不忘初心,初心,就是這個信念。黨的十八大以后,總書記屢次強調,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和安身立命之本,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和精神上的鈣。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是有的放矢。在當前現實中,一些黨員干部只講“初級階段”,忘掉了前面的“社會主義”;一些黨員干部只講市場經濟,同樣忘記了前面的社會主義定語,埋頭于所謂GDP的政績和物質利益的計較之中,唯物主義變成了物質主義,甚至圍繞著資本跳舞,頭腦成了實用主義、功利主義、機會主義和蠅營狗茍的利己主義思想的跑馬場。
為此,必須牢記在《宣言》中,馬克思說,共產黨人必須在當前的運動中代表著運動的未來。
因此,《宣言》所發出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黃鐘大呂之聲依然生動、清晰的回蕩在我們時代的天空,應該成為我們堅定的信念。
二、一個邏輯線索,要求我們必須具有為人民服務的階級意識
1.貫穿于《宣言》的邏輯線索
何以宣言所表達的美好的社會主義信念不是一種浪漫的獨斷。事實上,這個信念在宣言中始終是建立在唯物史觀基礎上的,有其科學性。這個邏輯線索就是馬克思主義的階級理論。
宣言沒有全面論述階級理論,而是抓住了階級理論的一個關鍵: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斗爭必然導致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旗幟上必然寫著:為勞動階級的自由和幸福?!豆伯a黨宣言》第一章第一句話就是:“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p>
在《宣言》中,馬克思肯定了資產階級曾經在歷史上所起的巨大作用:推翻了封建主義,創造了巨大財富,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開拓了世界市場,等等。但是,資本主義的發展,內在矛盾日益尖銳化,并不是一個千年的幸福王國,資產階級許諾給無產者的一切不過是謊言和騙局,對剩余價值的瘋狂追求,使“資產階級撕掉了罩在家庭關系上溫情脈脈的面紗,把一切關系都淹沒在利己主義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撕掉了罩在醫生教師等頭上神圣的光環,使人與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益交換關系,此外再沒有別的關系了,它讓人一邊雙手緊緊地捂著自己的錢袋,一邊用猜疑嫉妒的眼光打量著自己的鄰居;它一邊是財富的積累,一邊用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剝削使勞動者變得一無所有;它把勞動者變成了可以用金錢衡量的交換價值、商品。
所以,馬克思在宣言最后才說:“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2.共產黨人必須具有為人民服務的階級意識
《宣言》的階級斗爭線索要求我們必須思考:共產黨依靠誰,又為了誰?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什么?宗旨和使命是什么?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
今天,社會主義國家政權已經建立,大規模的階級斗爭已經消滅,但是這絕不意味著黨員干部為人民服務的階級意識可以消滅。我們的黨是人民的黨,政權是人民的政權(人民民主專政)。我們必須具有鮮明的階級立場。強調這一點,是因為在現實中,一些人以效益原則取代公平正義原則,以政績意識的發展觀取代為誰發展、誰之發展;以增長取代社會全面進步。
宣言的階級斗爭線索及其所導致的社會主義信念都要求我們:在制度安排,價值尺度等方面一切為了群眾,為了群眾一切。
三、一個邏輯支撐點,啟示我們
1.《宣言》的邏輯支撐點
《宣言》所貫穿的階級斗爭這一邏輯線索本身的邏輯支撐又是什么?換句話說,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斗爭必然導致社會主義的合法性根據又是什么?
事實上,在《宣言》文本中,經典作家始終是把階級斗爭建立在生產實踐內在矛盾基礎上的,這是唯物史觀最深層次的根據。即是說,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斗爭不過是生產方式內在矛盾在階級上的表現而已。在第一章就指出,資產階級用以戰勝封建主義的最有力的武器——生產力的社會化水平日益提高,反過來反對它自己了。在1883恩格斯序言也說:每一時代的經濟生產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和精神的的歷史的基礎。所以,資本主義社會既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它也必將又由于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所導致的其與生產關系的矛盾而必然滅亡。
其實,階級的本質內涵就是生產實踐發展所導致的利益集團。魯迅曾有比喻:賈府的焦大不會愛上林妹妹,北京街頭撿煤渣的老婦沒有石油大王的煩惱。階級本身就是一個經濟范疇。不同的階級各有其各方面的訴求和利益。
2.啟示:探尋和諧且不斷推動社會進步的實踐模式,逐步實現人的自由和幸福
唯物史觀強調勞動實踐的本質地位絕不意味所有的勞動實踐模式都具有合法性,資本主義生產實踐就是這樣。
顯然,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斗爭是資本主義生產實踐異化的產物,社會主義的勝利將是異化勞動問題的解決。這就意味著,社會主義必然會產生全新的生產實踐模式。從最終意義上說,消除異化的社會主義實踐必須以構建自由人的聯合體為根本目標,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必須消除異化,把勞動者從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中解放出來,把勞動者從不合理的社會分工中解放出來,把勞動者從不合理的觀念中解放出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必須消滅剝削。這不僅是我們共產黨的歷史使命,也是生產實踐邏輯發展的必然。
但是正如馬克思在宣言第四章“共產黨對其它反對黨的態度”中所指出的那樣,在社會主義革命實踐中我們應該根據實際的具體條件團結和協調各種社會力量,在今天的社會主義建設中我們也應該從國情出發,一步步向共產主義邁進。社會主義建設是個漫長的過程,新問題不斷向我們提出新挑戰,需要我們積極應對。這種應對,就是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不斷探索,就是馬克思主義真正的中國化。盡管我們不能具體而微地說明這個模式是什么,但在原則上它一定是和諧且不斷推動社會進步的。
參考文獻:
《〈共產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